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移植肾临界改变的转归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3月移植肾穿刺提示临界改变的受者110例,年龄14~65岁,平均39岁。其中44例为程序活检提示临界改变者(A组),未予抗排斥治疗;66例为术后6个月内肾功能异常行诊断性穿刺提示临界改变者(B组)行抗排斥治疗。另取102例程序活检提示移植肾状态者为对照组(C组)。比较随访期内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肾功能,并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A、C组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发生率分别为6.8%(3/44)和4.9%(5/102)(P>0.05)。B组接受抗排斥治疗后,62例(93.9%)患者肾功能完全逆转。术后6个月,A、B、C组平均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09.00±20.75)、(122.67±27.28)、(109.23±18.28)μmol/L,B组与A、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03。B组间质浸润的CD8、CD68阳性细胞显著多于A组(P值分别为0.041,0.022)。结论对于病理表现为临界改变的肾移植受者,应密切结合临床,对于肾功能稳定者可不予抗排斥治疗,肾功能异常者应积极抗排斥治疗,CD8、CD68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方法 选取9种人类细胞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Q-PCR方法测定相对T/S比率,DNA印迹法测定末端限制性片段(TRF)长度,进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为0.68±0.57,DNA印迹法测量平均TRF值为8.57±2.3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R2=0.7807(P<0.01).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量端粒长度具有重复性好、省时、简便、可靠的特点,可高通量处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3.
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检测手段,能同时研究数万条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其集成化、微型化、自动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介绍基因芯片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现况,并对其意义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基因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检测手段,能同时研究数万条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其集成化、微型化、自动化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介绍基因芯片在肾移植中的应用现况,并对其意义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小鼠皮肤移植模型是研究T淋巴细胞识别同种异体抗原机制的标准方法,亦是探讨免疫排斥反应及鉴定近交系小鼠的基本方法之一[1].根据移植皮片的来源不同,目前常用的小鼠皮肤移植方法有背-背法、耳-背法、尾-背法等[2].我们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小鼠耳朵来源皮片的皮肤移植模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受者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水平对急性排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术前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对肾移植受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及排斥类型的预测作用。方法 共纳入自1998年12月至2003年8月在本中心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且存有术前血标本的707例受者。 回顾性总结该组受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的发生情况及其它临床资料,同时选取健康对照40例。用sCD30 ELISA 试剂盒复孔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和健康对照血清sCD30水平。根据术前sCD30水平将肾移植受者分为低sCD30组、中间sCD30组和高sCD30组。结果 肾移植组术前sCD3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血管性、细胞性排斥及临界改变的发生率随着sCD30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均 < 0.05),但低、中、高sCD30 3组急性排斥逆转率却分别为100%、90.6%和78.6%,低sCD30组、中间sCD30组与高sCD3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血管性排斥、细胞性排斥、临界改变和临床排斥的sCD30水平[(198.95±76.09)、(165.89±44.56)、(172.94±74.22)和(161.23±64.87) U/ml]和未排斥组[(133.76±61.95) U/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sCD30、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和巨细胞病毒(CMV)抗原阳性均为急性排斥的危险因素,优势比分别为2.683、2.384和2.065结论 术前高sCD30水平预示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率的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首发表现的儿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以发热、头痛起病的11岁男性p SS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经自身抗体、唇腺活检和眼科检查确诊p SS,给予免疫抑制治疗后好转。文献报道,儿童p SS发病率低,其中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更少,而头痛是最常发生的中枢神经症状。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助于改善病情。结论儿童p SS中枢神经受累症状不典型,自身抗体和唇腺活检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中正常T淋巴细胞表达及调节因子(RANTES)、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γ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CXCL9/Mig)、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CXCL10/IP-10)及其受体CCR5、CCR2、CXCR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以52例肾移植受者为对象,移植后常规进行移植肾穿刺,所取材料一部分进行组织学观察,另一部分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结果 52例中,17例为临界改变,21例为排斥改变,其中I a级18例,I b级3例(以上38例为排斥组).另14例肾功能稳定,移植肾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非排斥组).排斥组RANTES、CXCL10及CCR5的mRNA表达明显上调,其mRNA表达量分别是非排斥组的2.70倍(P<0.01)、3.76倍(P<0.01)和6.88倍(P<0.01);两组间CXCL9、MCP-1及CCR2 mRNA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中RANTES、CXCL10和CCR5表达升高,提示它们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它们的高表达可以作为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颗粒酶B为靶向的磁共振造影剂(gadolinium-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granzyme B monoclonal antibody,Gd-DTPA-GB mAb)的制备方法及反应条件.方法:采用颗粒酶B单抗制成颗粒酶B靶向造影剂Gd-DTPA-GB mAb;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计算其相关参数,采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毒性,以及免疫组化法判定其免疫活性.结果:MALDI-TOF-MS鉴定结果显示:颗粒酶B单抗的质荷比高峰主要出现在133986.41处,连接Gd-DTPA后高峰主要在139736.06的位置;根据质谱结果计算得每分子抗体可以连接20个左右的Gd3+;MTT法结果显示:Gd、DTPA、Gd-DTPA,以及Gd-DTPA-GB mAb组在浓度逐渐递增的情况下对于细胞活性没有明显影响,且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靶向造影剂(1∶175)与阳性对照组(1∶150)比较,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结论:在体外,本实验室设定的条件能够合成磁共振靶向造影剂Gd-DTPA-GB mAb,而且该造影剂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0.
趋化因子通过与其特异性的受体结合 ,对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具有趋化作用 ,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其在肾移植损伤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