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华燕  杨培  谢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20):1597-1598,1616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治疗特发性矮小(ISS)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1年4月在本院儿科就诊并诊断为ISS的患儿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5~12岁.每晚睡前皮下注射rhGH 0.15 IU· kg-1·d-1,观察1 a,自身比较生长速度(GV)、骨龄(BA)、体质量、身高、年龄对应的身高标准差积分( HtSDSCA)、BA对应的身高标准差积分(HtSDSBA)、BA/年龄( BA/CA)、预测成年身高(PA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 治疗1 a后,GV由治疗前(4.03±0.69) cm·a-1提高到(8.94±1.74) cm·a-1,身高由( 116.16±16.09) cm提高到(125.26±14.72) cm,HtSDSCA由-2.83±0.91提高到-2.07±0.94,HtSDSBA由0.21±1.01提高到1.14±1.25,PAH由(166.26±9.08) cm提高到(172.46±8.32) cm,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而BA、体质量、BA/CA 、IGF-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H对ISS患儿促生长作用显著,且对BA无明显影响,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胡华燕  谢薇  杨培  郭相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6):2467-2470
目的:探讨儿童性早熟的年龄、病因及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4月~2010年5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92例(男5例,女187例)性早熟儿童的年龄、临床特征、病因、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性早熟中以女性为主,占97.4%,年龄以8月~1岁占2.08%,~3岁占28.12%,~9岁7月占69.79%。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乳房增大占92.9%,其次为乳房色素沉着占65.5%,外阴分泌物增多占12.3%,阴毛早现占4.3%和阴蒂(阴茎)、睾丸增大占4.6%,阴道出血占0.01%。病因:促性腺素依赖性性早熟(CPP)占26.4%,同性性早熟中女性除垂体肿瘤2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1例、Williams综合征1例外,余均为特发性性早熟,男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例。非促性腺素依赖性性早熟(GIPP)占73.6%。女性均表现为同性性早熟,男性则因外源性摄入雌激素(避孕药)表现为异性性早熟3例。<3岁的婴幼儿发病率达28.12%,除1例CAH及1例垂体肿瘤外,均为GIPP,发病人群以农村儿童多见占87%,尤以留守儿童为主,以酸奶饮料代替牛奶,不加节制的喝饮料和吃油炸小零食以及误服避孕药是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儿童性早熟病因复杂,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特别关注农村婴幼儿饮食安全,提高家长认知能力,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但扬华  胡华燕 《当代医学》2021,27(13):129-130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身高和骨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胰岛素促生长因子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身高及骨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儿童,可提高患儿体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素水平、身高、骨龄情况,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基于Kano模型下的护理干预对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患儿生长发育、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2年1—7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IS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干预,给予干预组患儿常规干预+基于Kano模型下的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血清生长因子、骨代谢水平及体格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25-羟维生素D3水平均升高,且干预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身高、体重、骨龄(bone age,BA)及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 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SDS)均升高,其中干预组身高、HtSD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九江市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及发病原因,为该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九江市三个区4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共3 312名3~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进行乳房、阴毛、睾丸等分期评定,通过发放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受调查者月经初潮和遗精、饮食睡眠生活习惯、特殊爱好以及父母亲青春期发育情况。 【结果】 九江市城区儿童性早熟检出率为0.68%,女童检出率(1.25%)高于男童(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19,P=0.000)。乳房开始发育年龄平均为(10.26±2.34)岁,城区女童[(9.91±1.85)岁]早于郊区女童[(11.29±1.3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阴毛发育年龄平均为(11.67±0.84)岁,城区女童[(11.68±0.85)岁]和郊区女童[(11.63±0.86)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常食动物性食物、营养滋补品、饮料,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父母缺乏育儿知识、以及遗传因素等在儿童性早熟组和正常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常进食动物性食物、营养滋补品、饮料,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父母缺乏育儿知识、以及遗传因素在性早熟发病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华燕  许亚红  黎娟娟  袁帅  刘林肢 《医学信息》2008,21(12):2344-2344
目的 观察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的疗效.方法 应用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病例280例,与常规对照组(病毒唑肌注)行疗效对比.结果 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采用亮丙瑞林微球缓释剂两种给药方案在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至2020年于本院治疗的中枢性性早熟女童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女童体质量分研究组(体质量<30 kg)和参照组(体质量≥30 kg),各34例.两组均采取亮丙瑞林微球缓释剂治疗,参照组间隔4周注射1次,每次3.75 mg,研...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川崎病患儿血脂代谢变化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损害的关系,探讨是否可以将血脂作为川崎病后监测指标,尤其对冠脉病变组通过早期血脂干预达到促进冠脉修复的目的.方法 选择40例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在急性期行心脏彩超检查,分为冠脉病变组和冠脉正常组各20例,同时进行血脂6项检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于恢复期的1、3、6、12个月进行血脂和心脏彩超检查,两组冠脉和血脂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川崎病患儿无论有无冠脉损害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存在血脂代谢紊乱,但是与冠脉正常比较,冠脉病变组TG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L的升高水平、HDL-C的下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1、ApoB、LDL-C的异常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趋势比较血脂代谢紊乱恢复正常水平冠脉正常组优于病变组.结论 川崎病患儿有冠脉损害时血脂紊乱更为严重,因此对病变组尤其应注意血脂监测,可以考虑通过指导饮食、改变生活习惯、临床早期干预来达到促进冠脉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血尿是儿科常见疾病,引起血尿原因繁多,其中药物性血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就我院2000~2004年收治的因头孢拉啶引起的血尿18例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