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性腺融合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儿,男, 7岁, G1P1足月顺产,出生体重 3.25kg,母乳喂养,发育可。 5岁时因先心 (房间隔缺损 )在本院行手术修补术,术后恢复良好; 6岁时因双隐睾行右睾肉膜下固定术,本次再入院欲解决左侧隐睾。右睾已降阴囊 1.5cm× 1.5cm大小。术中发现脾脏呈“问号 ?形”,一直向下延伸到左腹股沟“隐睾”处,未见“睾丸”,即行脾部分切除术,术后 1年随访情况良好。   病理检查:带条索状组织 6.0cm× 0.3cm之组织 5.2cm× 4.0cm× 1.8cm,表面光滑,切面为中间暗红,两边各 0.7cm范围之灰白色小区 (图 1)。镜下观察:脾被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临床疗效及食管测压与pH值监测对长期疗效的预估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4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Nissen组),56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Dor胃底折叠术(Dor组)。术后随访1年,对比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记录食管测压及pH检测等指标变化情况、Gerd Q、DeMeester评分等。 结果Nissen组术程以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Dor组(P<0.05),2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年食管反流情况与DeMeester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Nissen组在减少反流次数、长反流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方面均优于Dor组(P<0.05)。2组在反流时间、酸反流时间百分比与DeMeest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静息呼吸平均值、食管残余压较术前均显著提升(P<0.05),但2组间术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食管松弛率、无效吞咽与Gerd Q评分均较术前也均明显降低,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或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均有明显效果,临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乳腺纤维腺瘤(fibroadenoma)是发生于乳腺的良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成年女性,但在儿童期内发生率甚低,往往不为临床儿科医师所重视。儿童乳腺纤维腺瘤在儿童乳腺肿瘤中最为常见,且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们收集了14例,均为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证实,就此病展开讨论和分析,以提高对儿童期此肿瘤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8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联合组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 结果2组术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反流症状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对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微创、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阳性或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黏膜病变程度与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患儿通过胃镜确诊,并进行胃窦部黏膜病理检查和Hp检测,同时取胃液进行白细胞介素(IL-8)、过氧化物酶(MPO)检测。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Hp抗体。对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根据H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胃窦炎症均重于Hp阴性者。Hp感染能够增加胃液内IL-8、MPO含量。胄液内IL-8、MPO含量随着胃窦部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增加,IL-8与MPO之间有较强相关性。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患儿中,IL-8表达能较确切地反映胃黏膜的病变程度。炎症因子在Hp引起的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LRCL)后影响胆囊收缩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于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普通外科接受LRCL的胆囊结石患者104例,均在腹腔镜胆道镜下行LRCL,术后24个月B超检查,根据胆囊功能恢复情况分为胆囊功能恢复良好组(n=86)和胆囊功能恢复不良组(n=18),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进入模型的危险因子.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χ2检验,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结石数目及术前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结石数目及术前症状均为影响LRCL术后胆囊收缩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性别、年龄、结石数目、术前症状均为LRCL后影响胆囊收缩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抗反流手术(laparo scopic antireflux surgery,LARS)治疗顽固性复杂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诊治的顽固性复杂GERD 30例,均行LARS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病死率及远期并发症、症状转归,了解手术满意度。结果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或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出血量(30.56±12.16)ml,手术时间(105.51±14.51)min。1例出现术中并发症,予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24.27±1.57)个月,3例术后1周出现较明显的吞咽梗阻感,其中2例术后3个月内症状逐渐消失,1例术后6个月仍存在较为明显的吞咽困难,经胃镜下球囊扩张后痊愈。本组无腹胀、腹泻、气顶综合征、排气增多等术后并发症。28例对手术治疗效果满意,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总有效率93.33%;2例胸痛及食管外症状未得到明显缓解。本组1例病情复发,复发率3.33%。结论 LARS治疗顽固性GERD效果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肺组织胞浆菌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组织胞浆菌病一例报告夏德懋,罗冰清,沙宝康肺组织胞浆菌病由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我院近期收住1例肺组织胞浆菌病,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5岁,1991年8月因轻咳摄胸片报告为正常。3个月后体检示右肺下部异常阴影而住院检查。无明显症状,体检、血尿便常规...  相似文献   
9.
恶性组织细胞瘤是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原发于肺者尤为少见,且组织学图象以大量恶性组织细胞占绝对优势者更属罕见。本院32年来仅遇1例,占同时肺恶性肿瘤0.05%,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65岁,农民,已婚。因咳嗽、胸闷、胸痛1月,1周来咳嗽加剧,伴痰血、消瘦、无力,于1991年6月29日住院。有慢性支气管炎史6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胃癌临床与病理学特点。方法 通过复习4例经手术切除标本,经病理确诊之儿童胃癌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包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1例加染PAS,HP,AE1/AE3,CK8,KP-1,LCA,SMA免疫标记,进行病理学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4例儿童胃腺癌,3例均为低分化,部分为印戒细胞癌,男3例,女1例,年龄3例12岁,1例8岁,3例均有呕吐,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黑便),均经手术治疗已属晚期。1例合并重度幽门螺杆菌(HP)感染,1例母亲有胃癌手术史。结论 (1)儿童胃腺癌病理形态学与成人相仿,但分化较差,部分为印戒细胞癌。(2)儿童胃腺癌罕见,本院37年仅有4例,而且一经确诊往往已属晚期,可能因为其症状不如成人典型,且又罕见,常常不被家长甚至医生所警惕,而延误诊治。(3)本文也对儿童胃腺癌与幽门螺杆菌关系及遗传因素,及预防干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呼吁重视儿童上消化道不适及出血问题,必要时需及时讲行纤维胃镜检查及HP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