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5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0篇
  3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肝病时血浆心钠素的含量测定浙江丽水市医院检验科放免室(323000)管丽华肝病科朱安善,孙慧伶,王树明心钠素(ANP)又称心房利钠多肽,是心房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具有强大的利尿、利钠、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肝脏是ANP的主要代谢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胸腹水中结核杆菌的临床应用浙江省丽水市医院检验科(323000)王伟,邱敏,管丽华,陈爱萍聚合酶链反应(PCR)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国内外不少学者将此法用于痰液中结核杆菌的检测已取得较满意结果[1-3]。但对胸腹水中结核杆菌的检...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醛固酮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清醛固酮 (AL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 7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和 40例非高血压患者的血清醛固酮水平 ,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EH组血清醛固酮水平 (142 5 7± 14.0 5 )ng L显著高于对照组 (6 8 0 3± 7.483)ng L(t=3.830 7,P <0 0 1) ,且与平均动脉压成正相关 (r=0 .4986 ,P <0 0 1) ,但与体重指数无相关性意义。Ⅰ、Ⅱ、Ⅲ期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伴脑血管、心血管并发症者与无并发症者血清醛固酮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我们认为EH患者血清醛固酮水平升高是一种继发性变化 ,原因可能与存在多种神经体液内分泌因子改变有关 ,提示在其治疗过程中传统选用噻嗪类利尿药作为基础和一线用药的观点受到了挑战 ,醛固酮拮抗剂安体舒通的地位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Ⅰ、Ⅱ(AngⅠ、AngⅡ)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轻型肺炎组患者(45例),肺炎心衰组患者(9例)和对照组(15名)的血浆ET、AngⅠ,AngⅡ水平。结果 轻型肺炎组及肺炎心衰组血浆ET、AngⅠ,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u=15.25,14.86,14.96,35.38,33.26,33.38,均P<0.05或0.01),肺炎心衰组明显高于轻型肺炎型(u=20.13,18.40,18.42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轻型肺炎组及肺炎心衰组ET与AngⅠ,AngⅡ,AngⅠ,AngⅡ均呈正相关(均P<0.05或0.01)。结论 ET和血管紧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肺炎与肺炎心衰的发生和发展,其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已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不适合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术前病例的筛选和评价对于TAVI非常重要。尤其是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解剖病变不同于三叶式主动脉瓣,手术难度更大,术前的筛选和评价更为重要[2]。系统、全面、准确地应用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4000的糖蛋白,属于细胞因子1家族。因为有促进造血的作用,EPO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近年来研究发现,EPO具有潜在的组织和细胞保护作用,被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我们就FPO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老年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65岁以上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使用ASD封堵器(ASDO)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随访临床研究。方法:老年继发孔型ASD患者4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在65~79岁(68.58±3.83岁),其中10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AF),8例持续性AF,ASD大小在5~49mm(以最大直径计算),肺动脉收缩压54.43±12.14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30.63±6.41mmHg,患者术前2d服用肠溶肠溶阿司匹林(ASP)200mg·d-1,经股静脉穿刺,在X线下及体表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的监测下使用国产ASDO进行封堵治疗,术后1个月改为ASP100mg·d-1,持续服用ASP治疗6个月。术前患有AF的患者服用华法灵治疗,维持凝血酶原国际标准比(INR)在2.0~2.5,4周以上。术后1、3、6个月门诊随访胸X线片和TTE。结果:48例患者中,2例在释放ASDO后即刻发现ASDO移位,手术后即刻成功率为91.7%,1例在手术后3d发现ASDO移位,成功率为89.6%,1例患者在封堵后6个月发现ASDO移位,成功率为87.5%。ASDO直径为7~42mm(29.44±12.14mm)。经导管测定肺动脉收缩压在34~89mmHg(50.21±13.16mmHg,1mmHg=0.133kPa),平均肺动脉压为22~48mmHg(30.63±6.41mmHg);TTE封堵前测定肺动脉收缩压为42~92mmHg(54.43±12.14mmHg),封堵后测定肺动脉压力为收缩压为35~76mmHg(43.53±9.56mmHg),与封堵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例发生头痛,发生率为4.5%(2/44),3d后消失,随访中无头痛。患者随访3~6个月,均未发现有栓塞性疾病。1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心前区不适,发生率为34%(16/47);术后随访中发生心律失常有16例,发生率为36.4%(16/44),其中10例为房性早搏,在以后随访中消失,术后2例出现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加速性交界性心动过速,1例既往无AF的患者出现阵发性AF。1例患者阵发性AF发作次数增多。1例阵发性AF在术后转为持续性AF;1例阵发性AF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术后发生心包积液1例。结论:老年ASD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有效、相对安全,但对下腔静脉残端缺者应慎重;对主动脉残端缺者可进行介入封堵治疗;有AF的患者术前应行TEE检查以了解心耳有否血栓形成;特大型ASD在术前应行TTE检查、术中应行TEE监测。手术后应坚持随访。  相似文献   
8.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已被证实可降低无禁忌证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风险,而我国冠心病人群中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存在明显不规范,主要体现为使用率低、使用剂量不足和长期治疗依从性差。该共识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基础上,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新证据,进一步细化患者分类,明确了冠心病患者β受体阻滞剂应用应遵循的“BETA”原则,即Beneficial assessment(获益评估)、Enough dosage(足量应用)、Timely usage(及时使用)、Adequate titration(充分滴定),就不同患者人群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指征、用法用量、治疗目标和疗程给出了明确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常年监测分析上海市南翔地区呼吸道感染儿童病毒病原学情况。方法采集2007年1月至2013年9月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4 389例鼻咽分泌物,多重逆转录PCR法(Multiplex RT-PCR)检测9种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人博卡病毒(HBOV)、人冠状病毒(Cov)、肠病毒(EV)、人偏肺炎病毒(HMPV)、鼻病毒(HRV)。同期采集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123例,同时多重逆转录PCR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毒。结果 4 389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标本中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为34.8%(1526/4389),前3位病毒依次为FLU 10.3%(453/4389)、RSV 7.3%(320/4389)和PIV 6.2%(274/4389);2种及2种以上呼吸道病毒混合感染273例(6.2%)。不同年龄组病毒总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1,P0.001),学龄组儿童检出率最低为23.4%,其余3组检出率均≥35.0%;RSV、HRV在婴儿组检出率均较高;FLU在学龄组儿童中检出率较高为13.6%。儿童喘息性疾病中存在较高的病毒检出率,其中RSV检出率14.8%(30/204),其次为HBOV 13.8%(28/204)。同期采集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儿童鼻咽分泌物标本123例,病毒检出率6.5%(8/123),与呼吸道感染组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0,P0.001)。结论在连续7年的常年检测中,FLU、RSV在该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重要地位。不同年龄组病毒检出率存在差异,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有较高的病毒检出率,RSV检出率较高;随年龄增长,总体病毒检出率下降,但流感病毒在大年龄组的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细菌溶解产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再发呼吸道感染次数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6%(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3、6、12个月时再发呼吸道感染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 0.05),而2组Ig M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增强患儿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