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患者,女,9岁,主因发现颈部肿物2个月而入院.2个月前患儿家属无意中发现患儿颈部肿物,约蚕豆大小,无疼痛,不伴发热、咳嗽、喘息、盗汗、咯血、腹痛、腹泻及关节疼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将小儿腹泻病惠儿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禁食、抗病毒、静脉补液、止吐、退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整饮食、口服微生态制剂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口服。观察两纽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热退时间。结果: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腹泻病,治疗组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34.69±20.90)h与对照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57.67±29.08)h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呕吐消失时间(19.83±20.01)h与对照组患儿呕吐消失时间(28.66±14.13)h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热退时间(38.00±22.67)h与对照组患儿热退时间(42.77±24.16)h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穆艳顺  张宝玺  安肃英  徐青  段国威  李芳 《临床荟萃》2008,23(16):1198-1198
患儿,男,13岁,于2007年7月14日入主因有机磷农药中毒17天,间断高热,咳嗽16天人院,患儿17天前误服有机磷农药(具体不详)后,出现胸闷、咳嗽、口吐白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苍苓止泻口服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小儿腹泻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禁食、抗病毒、静脉补液、止吐、退热、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调整饮食、口服微生态制剂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苍苓止泻口服液联合蒙脱石散口服。观察两组患儿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热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9.4%,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9%、75.0%,两组显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为(39.33±24.10)h,对照组为(57.67±29.08)h,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呕吐消失时间、热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苓止泻口服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儿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对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两组治疗前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天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53.07±17.80) μmol/L与对照组(30.56±13.43)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降至正常时间(4.87±2.06)d与对照组(7.12±2.3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显效率75% (30/4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5% (14/4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P<0.05);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92.5% (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 (30/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结论 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阿糖胞苷(Ara—C)于1959年合成,是细胞周期特异性抗肿瘤药物,1968年应用于临床,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上世纪8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迄今已有30余年的历史。普通剂量的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较好。而在90年代提出的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方案,提高了治疗的缓解率,但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我科应用中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喜炎平雾化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止咳化痰、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喜炎平雾化联合孟鲁司特钠121服,观察两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喘憋消失时IN[(4.22±1.34)d]与对照组喘憋消失时间[(5.75±1.3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5.85±1.71)d]与对照组咳嗽消失时间[(7.37±2.2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天数[(7.20±1.59)d]与对照组住院天数[(9.12±2.18)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雾化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华北石油总医院新生儿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56例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对症及支持治疗,如供氧、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四君子汤灌肠、茵栀黄口服。两组治疗前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日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102μmol/L的天数。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102μmol/L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22例(7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10例(35.7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窒息后高胆红素血症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102μmol/L的天数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月行保胆取石术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后保胆取石术,记录两组围手术期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随访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2±12.5)min,与对照组的(84.9±16.4)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23.7±1.8)h,与对照组的(36.9±1.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5.1±0.9)d,与对照组的(8.3±1.6)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对照组发生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O5)。治疗组复发1例,对照组复发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息肉)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适于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其对胃动素(MOT)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t2年8月华北石油总医院收治的窒息后喂养不耐受患儿58例。随机分成双歧杆菌治疗组和全胃肠外营养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洗胃及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双歧杆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或经鼻饲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观察两组患儿呕吐、腹胀症状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全胃肠喂养时间,监测患儿血浆MOT的变化。结果双歧杆菌治疗组呕吐、腹胀症状消失时间[(3.03±1.14)d1优于全胃肠外营养对照组f(4.65±1.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治疗组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7.68±1.73)d]优于全胃肠外营养对照组[(9.72±2.7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治疗组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9.03±1.84)d]优于全胃肠外营养对照[(10.79±2.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治疗组总有效率(93.11%)显著高于全胃肠外营养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双歧杆菌治疗组血MOT水平[(259.20±23.35)ng/L]高于全胃肠外营养对照组血MOT水平[(221.37±18.51)ng/L],治疗后4d治疗组血MOT水平[(324.72±14.53)ng/L]高于对照组血浆MOT水平[(298.10±15.55)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喂养不耐受后,采用微生态制剂恢复微生态平衡,缩短全胃肠喂营养时间,同时对胃肠道激索分泌水平恢复正常起到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