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KIF20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析其对肿瘤预后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和R语言统计软件。收取TCGA、GEO、ArrayExpress公共数据库2004年6月—2022年10月的1 145例膀胱癌及183例正常膀胱组织的测序样本,分析KIF20A的mRNA表达水平。结合TCGA膀胱癌队列的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随访数据,利用卡方分析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究KIF20A表达量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总体预后的关系。随后通过TIMER算法评估肿瘤免疫细胞丰度,探究肿瘤KIF20A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结果 综合全球1 145例膀胱癌及183例正常膀胱组织的RNA测序样本,KIF20A在肿瘤中显著高表达(P<0.05),标准平均差(SMD)为1.10。并且通过KIF20A的表达量可以区分肿瘤和正常组织。然而,生存分析显示KIF20A的表达量与膀胱癌患者预后无显著关联。在肿瘤免疫微环境探究中,发现树突状细胞、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水平与KIF20A表达相关。结论 KIF20A在膀胱癌组织中过表达,这与肿瘤微环境...  相似文献   
2.
复发卵巢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卵巢癌复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盆腔内外多处复发,远处转移和大块肿瘤。对于相当部分的复发患者,采用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后续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将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手术的范围以最大限度切除复发灶为原则。经临床研究发现,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瘤的大小、复发缓解期的长短、复发灶的大小、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前或术后是否行补救化疗和复发灶数量的多少是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卵巢癌复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盆腔内外多处复发,远处转移和大块肿瘤.对于相当部分的复发患者,采用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及后续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将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手术的范围以最大限度切除复发灶为原则.经临床研究发现,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后残瘤的大小、复发缓解期的长短、复发灶的大小、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前或术后是否行补救化疗和复发灶数量的多少是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我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全身肿瘤第八位,女性排在第十二位以后。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是近几年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技术,但由于该术式操作复杂,难度高,  相似文献   
5.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系统或实体肿瘤当中的一种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目前的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复发有关,其中就涉及到肿瘤干细胞的耐药。前列腺癌干细胞耐药就会导致前列腺癌治疗失败、甚至复发。因此探明前列腺癌干细胞的耐药机制、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就成为前列腺癌治疗的关键。此文综述了最近关于前列腺癌干细胞与前列腺癌治疗的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软组织肉瘤(RSTS)的手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从2002年1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腹膜后肿瘤手术患者,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LRR)及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预后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完整切除术后1、3、5年LRR分别为26.7%、86.7%、100%,复发中位时间17.5月;1、3、5OS分别为100%、93.3%、40%,中位生存时间56月;1年、3年DFS 83.4%、33.4%。单因素分析肿瘤分层、大小、切缘、分化程度、AJCC分期、手术方式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但Cox回归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0.045)与AJCC分期(P=0.05)是复发率的影响因素,是否复发(P=0.013)、手术方式(P=0.015)、切缘(P=0.049)、分化程度(P=0.002)、AJCC分期(P=0.020)是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方式、切缘、分化程度、AJCC分期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相关预后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研究let-7b和SALL4在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细胞恶性行为中的作用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let-7b在正常肝细胞(HL-7702)与HB细胞系、HB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ALL4在HB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HB组织中let-7b与SALL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通过MTT、细胞周期和凋亡等实验方法上调或抑制HB细胞中let-7b的表达水平,观察let-7b对HB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软件、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qRT-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从体外水平验证let-7b与SALL4的靶向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let-7b与SALL4表达水平的肝母细胞瘤患者总体生存率的差异。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let-7b在HB组织中表达量显著降低,而SALL4表达量显著升高;let-7b在肝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PRETEXT分期存在相关性(P=0.002),且HB组织标本中let-7b与SALL4的表达水平存在负相关性(r=-0.716,P<0.001)。let-7b低表达组HB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let-7b高表达组(P=0.017)。SALL4阳性组HB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SALL4阴性和弱阳性组(P=0.034)。MTT、细胞周期和凋亡实验结果显示,let-7b可抑制肝癌Hep G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而抑制内源性的let-7b可促进Hep G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及构建双荧光报告载体荧光检测等实验结果显示,let-7b与SALL4存在一定的靶向关系。结论let-7b和SALL4可作为肝母细胞瘤不良预后的潜在标记物;let-7b作为抑癌基因可以靶向调控SALL4的表达,抑制HB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CK18、CA125为指标进行卵巢癌腹后腔淋巴结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清扫淋巴结部位记录详细的病例60例,针对原发灶与淋巴结进行CK18与CA12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卵巢癌原发灶CK18、CA12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3%和87.80%)显著高于其淋巴结转移灶(P〈0.05),腹膜后各组淋巴结CK18、CA125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临床病理检测阳性表达率(P=0.001~0.007 6)。结论:对卵巢癌腹后腔淋巴结进行CK18、CA125免疫组化检测,可以作为病理诊断有益的补充应用于卵巢癌淋巴结微转移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儿童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液中长链非编码RNA GAS5(lncRNA GAS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淋巴瘤患儿(81例)及健康儿童(52例)的血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两组样本血液中的 lncRNA GAS5含量。分析不同临床分期儿童淋巴瘤化疗有效和无效患儿血液中lncRNA GAS5表达及凝血功能在化疗前后的变化差异。淋巴瘤患儿血液中lncRNA GAS5水平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利用皮尔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组 lncRNA GAS5水平与凝血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淋巴瘤Ⅰ-Ⅱ期(n=45)与Ⅲ-Ⅳ期(n=36)患儿的 lncRNA GAS5水平以及凝血功能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有效患儿(n=60)化疗后凝血指标及 lncRNA GAS5水平与化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而化疗无效患儿组凝血指标lncRNA GAS5水平化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ncRNA GAS5水平分别与PT(r2=0.792)、APTT(r2=0.776)和FIB含量(r2=0.750)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液中lncRNA GAS5水平可能是反映淋巴瘤患儿化疗疗效和血栓发生风险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膀胱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对开放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膀胱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结果:自1998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科有17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开放膀胱根治性切除加直肠膀胱术,3例(17.6%)合并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2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1 d及8 d,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改开放手术治愈.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膀胱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患者血糖异常有关,确保有效的胃肠持续减压是处理的关键,积极的保守治疗可有效促进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肠膀胱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