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素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格雷夫斯病复发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格雷夫斯病(Graves,diseaes)经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用甲状腺素减少复发的效果。方法:对新确立诊断的60例Graves病患者,在他巴唑治疗0.5年后,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小剂量他巴唑加左旋甲状腺素(L-T4)50μg/d;B组:单纯小剂量他巴唑治疗;C组:同A组。治疗24个月后,A组停他巴唑,单用L-T4 50μg/d;B组继续以他巴唑维持量,C组他巴唑维持量加L-T4 50μg/d,半年后停药随访。结果A、C组TSAb;B组继续以他巴唑维持量,C组他巴唑维持量加L-T450μg/d,半年后停药随访。结果A、C组TSAb滴度较B组低,但3组停药1年内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分别为4/20,20%、5.20,25%和4/20,20%,结论他巴唑加用甲状腺素以及延长甲腺素的治疗,较单用巴唑治疗Graves病并不能更好地降低复发率,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水平尚不足Graves病复发的惟一因素。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0例糖尿病肾病组(DN组)、65例糖尿病非肾病组(NDN组)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血VEGF、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微量白蛋白(UmALB)的水平.结果 DN组和NDN组患者VEGF、HbA1c及UmAL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N组VEGF、HbA1c及UmALB明显高于NDN组(P<0.01);两组糖尿病患者血浆VEGF与HbA1c、Um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VEGF明显升高,可能参与DN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IL-6、IL-8和TNF-α的影响,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取常规西药组32例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丹参注射液治疗Ⅱ型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71.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丹参注射液治疗组IL-8、IL-6和TNF-α水平与西医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IL-8、IL-6和TNF-α均显著降低,但丹参注射液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西医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丹参注射液治疗组24h尿蛋白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量与IL-8、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丹参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可能与丹参注射液能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肥胖症儿童的高胰岛素血症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人肥胖者中存在着明显的胰岛素抵抗,但对单纯性肥胖症的儿童,肥胖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研究较少报道。为此,本文观察了17例肥胖症儿童其肥胖对糖、脂及胰岛素代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对象:单纯性肥胖儿童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1~16岁,平均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列腺E1(PGE1)与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4例DPN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丹红注射液30~50 ml 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30例,用PGE1 100 μg 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丹红注射液30~50 ml 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2周.记录患者治疗后主观症状和体征的改变以及肌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联合丹红注射液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安全有效的药物,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社区康复照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社区康复照顾的护理模式,评价其效果。方法 建立“DM防治中心”,成立社区康复照顾小组,以实施系统的DM教育、热线电话咨询、有目的的随访和观察、针对性地进行家庭指导等方式为对湛江市106例DM患者提供康复照顾。结果 照顾后患者的健康行为明显改善(P〈0.01),自我管理能力提高(P〈0.01)。结论 为DM患者实施近距离、低消费的社区康复照顾是可行的,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的能力,减少再次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应用莫沙必利治疗 46例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 ,并与多潘立酮进行对照。以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对血糖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 莫沙必利对饱胀、早饱有效率 10 0 % ,恶心和 (或 )呕吐、腹胀、餐后不适为 81.8%、89.2 %、87.5 % ,尤其是对缓解饱胀、早饱、腹胀和餐后不适等糖尿病胃轻瘫症状明显优于多潘立酮对照组 (P <0 .0 5 ) ,并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莫沙必利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安全有效的药物 ,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5 8岁。因多食、易饥、心悸半年 ,发作性头晕、眼花、出冷汗半个月于 2 0 0 0年 5月 2 0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食量增加 ,易饥 ,消瘦 ,体质量较前减轻 5kg余伴心悸、手震 ,当时在我院门诊就诊 ,经查TT36 .0 9μg/L ,TT4 175 .2 μg/L ,TSH0 .0 1mIU/L。心电图示“心房纤颤” ,诊断为“甲亢” ,服用他巴唑、心得安后症状好转。但服药 1个月后常于清晨出现饥饿感伴头晕、眼花、出冷汗、心悸 ,进食或饮糖水症状即改善。发作频率每 2、3日1次 ,既往曾因发生意识不清入当地医院抢救。因诊断不明收入我院心内科诊治。…  相似文献   
9.
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效果。方法将1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3例使用传统方法治疗,即应用弥可保500 ug/次和维生素B110 mg/d、维生素B120.5 mg/d药物治疗;治疗组5例血糖控制在空腹6.0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以下水平后口服糖脉通片。结果对照组弥可保加维生素B110 mg/d、维生素B120.5 mg/d,应用7~15 d内无1例袜套、手套式感觉减退感觉及下肢力弱和疼痛感觉完全恢复正常,显效者占18%,有效者占55%,无效或微效者占27%。治疗组给予糖脉通片5~10d后显效者占80%,有效者占20%。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脉通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00例有或无大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血清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浓度.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其hs-CRP、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hs-CRP、LDL-C水平明显高于无大血管并发症组(P<0.05).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hs-CRP水平与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7,P<0.05).结论 hs-CRP及LDL-C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危险性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及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