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方式,传统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式繁锁,盆腔粘连及盆腔较深的患者更易造成手术困难及损伤邻近器官,致使手术时间较长,出血较多,术后阴道缩短,性生活不满意。为提高手术质量,从2000年1日-2003年7月采用一种新形手术方式鞘内子宫全切除小宫颈成行术,施行9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J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心电图有 J波的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择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10 2例 ,心电图有 J波者 5 0例为研究组 ,心电图无 J波者 5 2例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 心电图有 J波组比心电图无 J波组发生胸闷 ( 3 0 /5 0∶ 2 0 /5 2 ,P<0 .0 5 )、前壁心肌梗死 ( 2 8/5 0∶ 18/5 2 ,P<0 .0 5 )、合并糖尿病 ( 14/5 0∶ 4/5 2 ,P<0 .0 5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生舒张功能减低 ( 2 4/5 0∶ 14/5 2 ,P<0 .0 5 )、心电图检查发现室性心动过速 ( 11/5 0∶ 1/5 1,P<0 .0 5 )者多。结论 心电图有 J波者比心电图无 J波者临床情况差 ,易于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视疲劳是由于从事长时间高度视紧张作业而致的视调节功能异常改变,属于工效学的研究范围。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视觉功能的作业越来越多,因此视功能的保护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注意。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国内外已逐渐见有报道,现将所见资料综述如下,以供参考。1 引起视疲劳的职业分类据目前报道的资料,常见引起视疲劳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肌缺血患者立体心电向量图各个参数的特点。方法门诊及住院胸痛患者139例,均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按其结果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心肌缺血组(平板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可疑心肌缺血组(平板试验结果可疑阳性患者)和对照组(平板试验结果阴性患者),同时采集立体心电向量图数据。结果心肌缺血组比对照组的空间QRS-T夹角[(64±44)°比(25±20)°,P<0.05]和空间QRS-T比值[(96.3±3.4)比(4.2±2.4),P<0.05]明显增大;心肌缺血组比对照组的ST时间、T环的最大向量仰角和水平角增大,T环长、宽、面积及最大向量振幅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立体心电向量图可以检出胸痛患者心肌缺血心电异常,复极方向、大小有显著改变,且除极和复极方向、大小差异变大。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0岁。因间歇性心悸、头晕16h于08:00入院。入院前6h症状明显伴出汗,我院监护中心电话传输心电图示不纯型心房扑动,心室率70~110次/min(图1A)。含服速效救心丸数粒,症状缓解不明显。患者于7年前发现“高血压”;2年前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同年行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疑诊“冠心病”。体检:BP125/70mmHg,心界不大,心率82次/min,心律绝对不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正常人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震荡(HRT)的昼夜变化规律,探讨不同人群心率与震荡斜率(T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AMI患者,平均年龄(60.87±13.72)岁,男66例,女34例;82例正常对照者,平均年龄(59.23±13.31)岁,男54例,女28例。两组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定量测定一昼夜中每小时的平均心率(HR)与TS的均值,采用圆形分布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两组TS值在昼夜分布中的高峰时点及集中时段。结果(1)正常对照组TS值在24h分布上有明显的集中趋势,高峰时点为04:34(P〈0.05),集中时段为21:25~11:41;AMI组TS值在24h分布上无明显集中趋势(P〉0.05)。(2)正常对照组HR与TS呈负相关关系(r=-0.771,P〈0.01);AMI组HR与TS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0.312,P〉0.05)。结论正常人TS值有昼夜节律性,明显受HR的影响。作为心脏的一个基本生物节律,其主要受自主神经的调控。而AMI患者的这种生物节律性消失,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刊上期发表了"申请成立中华医学会心电学分会的倡议书"及几位著名学者的呼吁,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热心读者纷纷致电、致函本刊编辑部,表述对这一热点问题的关注和建议,并表示此倡议反映了几十万心电学工作者多年来的心声和渴望。本期焦点争鸣栏目将摘录刊登部分专家学者的来信,衷心希望广大读者朋友继续关注本刊,关注我国心电事业的热点问题,踊跃来函、来电表述自己的观点,为我国心电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9.
6 窦性停搏窦性停搏(又称窦性静止、窦性间歇、窦性暂停),指心跳停止2.5 s 以上。窦性停搏多由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引起,也见于急性心肌炎、心肌病;常继发于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及某些药物过量、心脏外伤和某种机械刺激(如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气管插管)。偶尔的短暂窦性停搏不一定会出现临床症状,患者可能不自觉;但如果停搏频繁或停搏时间过长,患者可出现头昏、晕厥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反映心电复极指标QT间期在正常人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住院检查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阴性的患者67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33例,测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前起始心率;运动中90次/分、120次/分、最快心率;运动结束后恢复期1分钟、3分钟的心率及QT间期并用Ba Zett's校正计算后计算出QTc值,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正常人复极储备功能。结果在正常人随着活动平板运动速度的增快,心室率增快,RR间期逐渐缩短,QT间期也随之缩短,随着运动结束后恢复期,心室率减慢,RR间期逐渐延长,QT间期也随之延长,各个运动期QTc值均值均在452ms以下。结论正常人QT间期随着心室率增加而减小,正常人复极储备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