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自行编制的一套婴幼儿测试行为评定量表集中反映了哪些行为倾向,并探讨测试行为与智力与运动能力之矧的关系。方法:对象为227名6—12个月的正常婴儿(男130名,女97名),采用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和自编的婴儿测试行为评定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应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提取出目标定向性,觉醒状态,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反应性,活动量共6个因子,方差贡献率为65.43%。目标定向性、觉醒状态、正性情绪、反应性与智力发育指数(MDI)存在明显的相关,目标定向性,正性情绪,反应性与运动发育指数(PDI)存在明显的相关。结论:婴儿测试行为与智力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变异的量度。85年由Campbell首先提出。我们对38例急性心梗的QTd、QTcd、QTIcd、JTd、JTcd、JTtcd进行测量,并与36例健康^比较。结果显示在AMI早期24小时以内的心电图与对照组比较QTd即出现区域性的显差异P<0.001。QTmax、JTmax存在于梗塞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龙岗区学龄儿童ADHD控制与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3所幼儿园3826名3~6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共检出多动行为492人,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在492例ADHD儿童中,男女童之比为1.1:1,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分别为男性。低年龄,母亲文化程度低,父亲抽烟、饮酒,非父母带养,溺爱,无玩伴等。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ADHD的影响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儿童孤独、儿童每周尿床次数和儿童健康有关。结论建议以社区为单位,以ADHD儿童、家长、老师和医生为沟通团队,针对其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关注,能有效开展儿童ADHD的控制与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龙岗区2007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龙岗区低出生体重儿(LBWI)发生率和发生原因,为降低LBWI发生率提供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龙岗区2007年出生的所有活产儿的资料,对LBW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龙岗区2007年活产数34232例,LBWI数1738例.LBWI发生率为5.1%。女性LBWI发生率高于男性(X^2=28.01,P〈0.001)。随胎数的增加LBWI发生率呈上升趋势(X^2趋=2365.592,P〈0.001)。早产组LBWI发生率最高(55.04%),足月产组次之(2.22%),过期产组最低(0.47%),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LBWI发生率随产检次数的增多而下降(X^2=118.876,P〈0.001)。母亲的年龄过大或过小,LBWI发生率都将增加。户籍人口LBWI发生率为4.85%,低于流动人口的5.37%,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2.P〈0.001)。结论 加强龙岗区流动人口孕期保健,重视产前检查、预防早产、预防孕期并发症等均是降低LBWI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身心发育会产生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影响,它包括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家庭的物质条件、家庭关系、父母的文化素质、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目前,国内有较多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卫生发育和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的研究报道,国内也有一些调查发现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战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对家庭环境与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试图从家庭结构、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家庭的物质条件等方面揭示其与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部队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3所小学2156名6~12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检出率为20.6%,男童(23.5%)高于女童(17.1%),A行为得分男童高于女童,N行为得分女童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期住院、新生儿期黄疸、父亲饮酒、父亲抽烟、母亲生育年龄过小、母亲不良妊娠史、非父母带养人和溺爱等是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可忽视,与父母不良行为习惯、新生儿期疾病、带养人溺爱等有关.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18~24月龄婴幼儿进行早期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筛查并随访3年,了解深圳市ASD的患病率及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方法】 用婴幼儿孤独症检测表(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CHAT)量表对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和龙岗区的3 624名婴幼儿进行筛查,对筛查阳性者进行转诊、电话访谈、诊断评估及3年随访。 【结果】 筛查阳性婴幼儿244人,总筛查阳性率为5.77%;共诊断ASD儿童10名,其中3例PDD-NOS,7例孤独症,总患病率为2.76‰,均为男性。第一次诊断评估为可疑ASD患儿在3年随访后仍旧符合ASD的诊断标准。 【结论】 深圳市ASD患病率低于国外报道结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利用儿童保健系统进行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具有可行性,有利于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目前深圳市龙岗区1~3岁婴幼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进行健康检查的293例1~3岁幼儿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及25-羟基维生素D3水平检测.结果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D3< 20 ng/ml (50 nmol/L)检出率为14.3%,其中3岁组儿童检出率最高达27.5%(P<0.01);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D3≤30 ng/ml (75 nmol/L)检出率为38.2%;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D3>30 ng/ml (75 nmol/L)检出率为47.4%;1岁及2岁组血清25-羟维生素D2+D3水平均高于3岁组幼儿(P<0.01).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大于2岁的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不应忽视维生索D的补充,2岁前补充维生素AD滴剂依从性不好的幼儿应及时检测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适时补充维生索D.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发育迟缓(DD)、 特殊语言发育障碍(SLI)、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使用婴幼儿沟通和象征行为发展量表(CSBS-DP-ITC)筛查结果的差异, 为ASD的早期一级筛查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门诊的 86例DD、 175例SLI、 142例ASD的CSBS-DP-ITC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年龄均在12~24个月。结果 3组间语言因子可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4月龄段在社会交往、象征性行为、总分等3个方面上,ASD使用CSBS-DP-ITC筛查结果可疑率最高,分别为98.4%、 94.5%、 97.6%;其次为DD,可疑率分别为76.6%、 81.2%、 85.9%;SLI可疑率最低,34.8%、 52.3%、65.2%。12~18月龄段中在情感和眼神、使用手势、使用物品的粗分上,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4月龄段中所有模块3组间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在情感和眼神、 沟通、 使用手势、 理解词汇模块粗分上, ASD<DD<SLI。结论 婴幼儿沟通和象征性行为发展量表虽不能很好区分各类型存在沟通发育迟缓的疾病,但可作为广泛性筛查ASD的一级筛查工具,且随着婴幼儿月龄的增长,筛查ASD的效果增加。  相似文献   
10.
探讨孤独症幼儿在发育诊断测验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以及婴幼儿测试行为量表(ITBRS)在孤独症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70例18~42个月的孤独症幼儿以及140名18~42个月的正常幼儿。研究工具为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0~4岁小儿发育诊断量表和ITBRS。结果 正常幼儿与孤独症幼儿在ITBRS的任务操作/目标定向、情绪调节、反应性和运动质量等4个因子上的得分以及量表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1),表现为正常组得分明显高于孤独症组的得分。两组之间各条目得分比较显示,只有反应强度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外(P > 0.05),其余条目都存在差异(P < 0.01或0.05)。孤独症组儿童量表总分100%处于异常测试行为范围。结论 孤独症婴幼儿存在明显的测试行为异常。在使用ITBRS评估婴幼儿存在明显测试行为异常时,高度提示他们患有孤独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