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简称为噬血细胞综合征,是一组由活化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过度增生,但免疫应答无效引起的多器官高炎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脾大、血细胞减少和组织细胞噬血现象[1-2].既往认为淋巴瘤尤其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 H L)、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LPD)相关HLH(LAH)成人较多而儿童期较少见[3-4],但随着对本病的重视和研究的深入,儿童期 LA H 的报道也逐渐增加.HLH 起病急且进展快,早期病理检查往往难以进行,因此,LA H 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均较困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近期收治 6 例以 HLH 起病的儿童 NHL 或 LPD,现将其临床特征和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老年脑卒中患者52例,依照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25例予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27例予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死率为7.4%、伤残率为29.6%,低于对照组的病死率16.0%、伤残率52.0%(P0.05);实验组接受院前急救及医院专业救护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早期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与伤残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不同诊断标准下儿童急性不明谱系白血病(acute leukemias of ambiguous lineage,ALAL)的临床特点和预后。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39例儿童ALAL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接受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协作组ALAL的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ALAL组(28例)和伴髓系表达组(1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的差异。 结果 34例接受治疗的患儿3年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5%±9%和88%±6%。采用髓系方案、淋系方案、髓系方案诱导未缓解转淋系方案患儿的3年EFS率分别为33%±27%、78%±10%和100%±0%(P<0.05)。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阴性的患儿3年EFS率高于阳性患儿(96%±4% vs 38%±28%,P<0.05)。ETV6-RUNX1阳性均在伴髓系表达组,BCR-ABL1阳性、MLL-r阳性、高白细胞(白细胞≥50×109/L)均在ALAL组。伴髓系表达组和ALAL组的3年EF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 vs 66%±11%,P>0.05)。 结论 淋系方案治疗ALAL患儿的疗效优于髓系方案,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阳性提示不良预后。伴髓系表达的患儿未合并高白细胞和不良遗传学改变,预后好,提示将其按ALAL诊断和治疗时需尤为谨慎。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7例发现新的突变位点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7例患儿均以贫血、黄疸、脾大为主要表现,提取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DNA,以外显子芯片捕获加高通量测序法进行基因检测,其中4例患儿有ANK1基因新的突变位点,1例患儿有PIEZO1基因2个新的位点突变,2例患儿有SPTB基因新的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新基因HA117编码蛋白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7例AL患儿分为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和未缓解组,10例ITP患儿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MMNC中HA117编码蛋白及P-糖蛋白(P-gp)表达。结果HA117编码蛋白在AL患儿中阳性表达率从低至高为:完全缓解组、初诊组、未缓解组,对照组呈阴性表达;初诊组中强阳性(+++)表达者其首次缓解(CR1)率(16.67%)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94.74%)(P<0.01)及中度表达组(87.50%)(P<0.05);同一患儿中HA117编码蛋白表达与P-gp表达无相关性(κ=0.195,P>0.05),两者均表达者CR率(30.00%)显著低于HA117+/P-gp-、HA117-/P-gp+组(83.33%)(P<0.05)及HA117-/P-gp-组(94.44%)(P<0.01)。结论 HA117编码蛋白的过表达与临床化疗耐药密切相关,是儿童AL预后的不利因素,且其耐药机制可能是独立的非P-gp介导的;HA117编码蛋白与P-gp两者同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血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儿童静脉血栓的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的126例静脉血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础疾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情况,评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静脉血栓的总体发生率为0.41‰,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3岁年龄组患儿比例最大,为21.43%;患儿来源科室主要有血液科(主要为ALL)、肾脏免疫科、重症监护室;血栓形成部位主要为中心静脉置管患儿的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髂静脉;87例(69.05%)为无症状性血栓,39例(30.95%)为症状性血栓,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颈面部或手臂肿胀等。血液净化、入住ICU≥4 d、住院时间≥7 d、使用呼吸机、置管、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应用激素、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水平与静脉血栓发生相关,其中置管、血液净化、住院时间≥7 d、入住ICU≥4 d、手术、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置管、血液净化、住院时间≥7 d、入住ICU≥4 d、手术、D二聚体水平升高是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注意监测有无血栓形成,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及其治疗APL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HL-60和脐带内皮细胞系ECV-304两种细胞株,分为空白组、TMP组、As2O3组、TMP+ As2O3组,每组设4个复孔,经TMP单独或联合As2O3作用后,应用噻唑蓝(MTT)实验测定HL-60细胞增殖变化;检测HL-60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台盼蓝染色计数绘制ECV-304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ECV-304细胞早期凋亡率;倒置显微镜观察ECV-304细胞贴壁情况.结果 TMP能明显抑制HL-60、ECV-304细胞增殖,且能加强As2O3抑制增殖的作用;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在TMP与As2O3联合处理后明显减少;TMP与As2O3均能诱导ECV-304细胞早期凋亡,降低细胞贴壁能力,联合作用后效果均明显增强.结论 TMP联合As2O3抑制APL HL-60细胞增殖作用增强,抗血管新生是其治疗APL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Wnt-3a激活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Jurkat中的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途径,观察该途径激活后对Jurkat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子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携带Wnt-3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5-Wnt-3a)感染Jurkat细胞,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Jurkat/Ad5-Wnt-3a)、空载体组(Jurkat/Ad5-GFP)和空白对照组(Jurkat).转染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Jurkat细胞内Wnt-3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β-catenin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FCM法检测细胞周期,RT-PCR检测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c-myc和cyclin D1 mRNA表达.结果 重组腺病毒Ad5-Wnt-3a转染Jurkat细胞后48 h,实验组有效表达Wnt-3a的基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内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MTT结果显示,Wnt-3a转染后48 h和72 h可明显促进Jurkat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检测发现,Wnt-3a转染后可引起细胞G0/G1期下降,S期升高(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内c-myc和cyclin D1 mRNA表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Wnt-3a可以激活Jurkat细胞中的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途径,使Jurkat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周期进展,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调控其下游靶基因c-myc和cyclin D1的表达实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严重不良反应(SAE)的临床特点,探讨患儿发生SAE后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并接受CCCG-ALL-2015方案化疗的734例ALL患儿化疗过程中发生SAE的临床特点,将发生SAE的ALL患儿分为死亡组(n=25)和存活组(n=3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L患儿发生SAE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734例ALL患儿中,56例(7.6%)化疗后发生SAE(66例次),高发于诱导缓解治疗阶段(41例次)。感染相关SAE发生46例次(70%),包括脓毒性休克25例次(38%),重症肺炎20例次(30%),重症水痘1例次(2%);感染相关SAE患儿中多数存在中性粒细胞缺乏(87%)。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血液系统和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依次是革兰阴性菌、病毒、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出血相关SAE发生16例次(24%),包括消化道出血11例次(17%),肺出血4例次(6%),颅内出血1例次(2%)。734例ALL患儿中死亡66例(9.0%),25例患儿因SAE死亡,治疗相关病死率为3.4%,感染(72%)和出血(24%)是主要原因,合并重症肺炎是ALL患儿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87,95% CI:1.161~14.384,P=0.028)。结论 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ALL相关SAE主要发生于诱导缓解化疗阶段,感染相关SAE较多见。重症肺炎是ALL患儿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重视合并重症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探讨Wnt5a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体内造血和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外周血瑞氏染色、骨髓流式细胞仪鉴定移植性HL60人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SCID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Ad5-Wnt5a-bMSCs+模型小鼠);对照组(B组:Ad5-GFP-bMSC+模型小鼠;C组:bMSC+模型小鼠;D组:模型小鼠)。RT-PCR检测外源性Wnt5a基因经骨髓腔移植入白血病小鼠模型后的定植情况。骨髓MSC及CFU-Mix培养、流式细胞仪、组织细胞化学及组织病理检测白血病小鼠移植前后各组外周血、骨髓、肝、脾、肾中的白血病细胞以及骨髓造血的变化。结果:成功建立急性髓性白血病模型;外源性Wnt5a基因转染人bMSCs,转染率达37.38%。外源性Wnt5a基因成功定植于受体骨髓中。Wnt5a基因修饰bMSCs移植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SCID小鼠生存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有核细胞及瘤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U-Mix和MSC集落生长恢复较快,集落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骨髓、肺、肝、脾、肾CD33阳性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nt5a基因修饰的bMSCs在体内能有效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支持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