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以心腔扩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是心力衰竭常见病因之一[1]。为了探讨小儿DCM的治疗及预后,我科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曾在我院住院确诊的小儿DCM患者进行治疗随诊,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Ⅰ型糖尿病与酮症酸中毒(附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惠容  向承发 《华西医学》2001,16(3):353-353
儿童Ⅰ型糖尿病 (IDDM)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发生率高 ,而且是导致糖尿病患儿住院及死亡最常见的原因。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1989~ 2 0 0 0年共收治儿童IDDM 5 1例 ,男 33例 ,女 18例。IDDM和DKA发生率见表 1。1 2 DKA诱发因素 感染 10例(41 6 % ) ,停用胰岛素 (RI) 3例(12 5 % ) ,应用RI不规则 1例(4 1% ) ,过食 1例 (4 1% ) ,误诊 2例(8 3% ) ,不明原因 7例 (2 9% )。 5 1例IDDM 3例有阳性家族史。1 3 临床表现 均有不同程度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3.
孟鲁斯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咳嗽缓解、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病原种类分布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58例,结合临床各项检测分析各病原在引发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分布特点,并探讨病原促发哮喘的机制与针对性的防控对策。结果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有多种,其中病原微生物、变应原、空气污染物是主要疾病促发因素,在58例患儿中占比分别达到53.44%、20.68%和17.24%。结论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原分析,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防治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途径,能积极延缓哮喘的发生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5例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给予卡托普利2~3mg·kg-1·d-1,分3次口服。治疗组33例给予缬沙坦≤7岁40mg、〉7岁80mg口服,每天1次,2组均持续3~6个月。比较2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8%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低于对照组的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孟鲁斯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孟鲁斯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咳嗽缓解、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斯特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16S rRNA基因检测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方法之一,但是尚无研究综合评价其诊断价值,本研究拟系统评价16S rRNA基因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Science 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查找利用16S rRNA基因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文献。QUADAS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Meta-Disc 1.4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其结果选择相应效应模型计算纳入研究的合并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综合评价16S rRNA基因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8篇文献共计2 543例新生儿纳入本次研究,Meta分析显示16S rRNA基因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合并诊断价值分别为:敏感度为0.93,特异度为0.97,阳性似然比为25.12,阴性似然比为0.08,诊断比值比为323.40。SROC曲线下面积为0.99。结论 16S rRNA基因检测中对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8.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以心腔扩张、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心律失常为主要特征,是心力衰竭常见病因之一[1].为了探讨小儿DCM的治疗及预后,我科对2005年1月-2009年1月曾在我院住院确诊的小儿DCM患者进行治疗随诊,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一种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儿童发病率逐年增多,且临床表现多样化,并发症多,病情重。我科曾收治1例发热、皮疹待查的患儿,死亡后经尸解证实为“重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目的 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患儿的并发症与实验室检查特点,利剩于减少临床漏诊与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0年12日我院收治196例传单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本组83%病例发生于7岁以下儿童,并发症发生率踟%,尤以肝脏损坏最常见。眼睑水肿发生率19.8%,是传单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并发症累及2个或2个以上系统占21%,而发生中枢系统并发症或多器官系统损坏者预后不良。变异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见于90%以上病例,其是诊断传单简便有效的筛查手段,但其增高程度与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无关。EBV—VCA—IgM的阳性率与病程、年龄等因素有关。结论 尽管大多教传单呈良性临床经过,且多具有较典型的临床表现,但本病并发症常见且多样,可累及多种器官、系统,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对EBV-VCA-IgM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该病病例可采用EBV抗原原位杂交或PCR扩增技术协助诊断。因此,提高时本病鼻废症和实验室检查特点的认识有助于减少临床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