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转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NA和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反义RNA到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并观察它们在乳腺癌耐药逆转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义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别和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检测转染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细胞凋亡程度、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情况及对ADR敏感性的变化。 结果:转染后的细胞生长明显减慢,凋亡率显著增加,MDR1-mRNA和P糖蛋白(P-gp)表达明显降低,对ADR的耐药性明显下降,敏感性增加。 结论:联合运用不同的逆转耐药机制,将TNF-α cDNA及MDR1反义RNA分别或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中,能有效达到逆转耐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分析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疗效情况,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10年住院治疗的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C-BFM2002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运用Kaplan-Meier法统计分析患儿的5年OS和EFS.结果 80例患儿,男女比例1.22∶1,中位年龄4岁3个月,标危33例(41.2%),中危37例(46.3%),高危10例(12.5%),白细胞(WBC≥20×109/L)22例(27.5%),BCR/ABL阳性3例(3.8%);MLL基因重排1例(1.3%);TEL/AML阳性17例(21.3%).完全缓解79例(98.8%),5年OS和EFS分别为(85.9±4.0)%和(79.2±4.7)%,其中标危组5年EFS(86.6±6.4)%,中危组5年EFS (81.1±6.4)%,高危组5年EFS(48.0±1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P<0.05).复发12例(15.o%),中位时间23.5个月.死亡11例(13.8%),中位时间13个月.结论 初诊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疗效好,标准的分型诊断及危险度分层治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宋金枝  文飞球  吴本清  李志光 《广东医学》2006,27(10):1529-1530
目的控讨新生儿Ⅱ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因及预后。方法收集7例新生儿科住院的Ⅱ度及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及预后。结果先生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死亡;室间隔缺损手术后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随访1年,患儿无明显症状,能正常生活;低血钙致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1例予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后治愈,1例因伴肾功能衰竭死亡;先天性心脏病致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2例;早产儿并发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放弃治疗。结论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获得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心脏外科手术造成的心肌和传导系统的损伤,不伴有阿斯综合征或心力衰竭者,预后好;部分性房室传导阻滞应积极寻找病因,以低血钙、先天性心脏病多见,应对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价阳离子和针对整合素α2的 特异性阻断性单克隆抗体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Col)的影响,探讨整合素α2β1对该细胞粘附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含有不同M g2+、Ca2+浓度和有或无抗α2单克隆抗体6F1的SK-N-SH细胞混悬液。加入96孔 平底非细胞培养板,此反应板已包被Ⅰ型大鼠尾Col(4 μg/well),所粘附的细胞用BCA方 法测定,以吸光度(A570)代表粘附细胞的数量。结果:Mg 2+能明显增加SK-N-SH细胞Ⅰ型Col的粘附反应;Mg2+浓度为1 mmol/L时,细胞 粘附的反应已接近高峰,与对照组相比A570分别为0.59±0.03和0.2 5±0.0 1 (P<0.01),而Ca2+对细胞的粘附无明显影响;抗α2单克隆抗体6F1(10 mL /L)能显著阻断SK-N-SH细胞粘附于胶原蛋白(A=0.27±0.01),其粘附水平接近无Mg 2+的粘附反应水平(A=0.32±0.01)。 结论:整合素α2介导 SK-N-SH细胞对胶原蛋白粘附反应,提示整合素α2可能参与调节神经母细胞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7.
对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根据白血病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及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进行分型的方法即MIC分型法.国际MIC协作组于20世纪80年代AL分型会议上分别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急淋)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提出了MIC分型方案,并将其和FAB(French-American-British)分型及临床治疗和预后相联系,使对AL本质的认识和分型诊断更为精确[1,2].基因分型是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白血病分型方法,它在AL尤其是AML-M0和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等常规手段分类困难AL中的作用和意义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现将MIC的主要内容和几种主要的基因标志在AL分型中的作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蜂螫伤致过敏反应的临床认识。 方法  对 10例儿童蜂螫伤致过敏反应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10例均治愈 ,6例MuellerⅠ Ⅱ级患儿经皮质激素和抗组胺治疗效果显著 ;对MuellerⅣ级患儿 ,联合肾上腺素与皮质激素抗过敏、抗休克治疗 ,疗效更佳。 结论  及时足量皮质激素治疗 ,果断使用肾上腺素是成功防治蜂螫伤致过敏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反向pEGFP-MDR1重组表达载体和pDsRed2-TNF-α重组表达载体,在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并观察它们对多药耐药(MDR)基因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和DNA重组技术构建反向绿色荧光蛋白pEGFP-MDR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和红色荧光蛋白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别和同时导入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中进行表达,应用荧光显微镜直接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MDR1-mRNA和P糖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了反向pEGFP-MDR1载体的细胞可见到绿色荧光,转染了pDsRed2-TNF-α载体的细胞可见到红色荧光,而同时转染了反向pEGFP-MDR1载体和pDsRed2-TNF-α载体的细胞可见到红色及绿色荧光。转染后的细胞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了耐药细胞MCF-7/ADR的MDR1基因的表达。结论反向pEGFP-MDR1融合蛋白和pDsRed2-TNF-α融合蛋白能在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R中分别及同时获得表达,并能抑制MDR1基因在MCF-7/ADR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治疗联同免疫治疗逆转乳腺癌耐药建立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整合素与肿瘤的靶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合素是细胞表面重要的黏附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将整合素作为肿瘤治疗靶点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目前采用针对整合素不同亚基的克隆抗体,整合素抑制剂,靶向节调整合素基因表达,整合素介导的溶细胞作用以及肿瘤细胞的整合素疫苗等方法通过调节整合素的生物学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阻断肿瘤细胞侵袭迁移,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这些研究发现对开拓肿瘤治疗新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