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行随访制度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双 《护理研究》2005,19(4):736-736
2004年以来,我院为了进一步改进医疗护理质量,完善服务态度,全面推行医患沟通制,强化人性化服务,我科3月份率先推行随访制度,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升高,主要症状为盆腔粘连、疼痛、月经失调及不孕,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从其产生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阶段康复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及院内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康复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生活质量和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观察组发病后1个月时的GO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13.12±4.55)分、(71.52±1.43),出院时的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与思维、交流、情感、社会参与、力量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18.12±28.44)分、(167.45±38.23)分、(156.23±32.14)分、(179.21±32.34)分、(152.87±23.23)分、(160.11±21.12)分、(108.33±43.23)分、(156.31±36.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出院时,回顾性统计院内感染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6.0%,对照组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经过抗生素等对症治疗,均治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并分阶段的实施康复干预能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减少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设定护士长接待时段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双 《护理研究》2006,20(22):2047-2047
护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对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提高满意度,2004年8月我科率先开设护士长接待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开设护士长接待时段的方法开设护士长接待时段,即每日16:00~17:00为护士长接待时段,在这一时段内,护士长必须面对病人,认真倾听病人的意见,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对于无法由科室解决的问题与相关科室联系,寻找解决途径,做好病人的代言人。从建立此制度以来,共接待病人及家属305人,其提出的问题见表1。表1病人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n=30…  相似文献   
5.
6.
设定护士长接待时段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双 《护理研究》2006,20(8):2047
护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护理质量,对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为提高满意度,2004年8月我科率先开设护士长接待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传统路径为股动脉,而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具有止血方便、外周血管并发症少、患者活动不受限制、恢复快等优点,现已成为国内外广为重视的技术[1].  相似文献   
8.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药物中铋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药物中铋的含量李红双曹建明①(山东农业大学中心实验室泰安271018)药物中铋盐含量的测定很有必要,通常采用络合滴定法或多波长分光光度法。络合滴定法,终点变色不明显,操作误差大;多波长分光光度法需要特殊仪器难以普及且操作繁。本法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比SWI与TOF-MRA检出血管内血栓的能力,探讨SWI对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发病3 d内的大脑前循环区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行SWI和TOF-MRA检查。比较SWI检测到的磁敏感血管征象(SVS)与MRA检测的血管闭塞在部位和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 :122例中92例(75.4%)SWI清晰显示SVS,70例(57.4%)MRA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70例MRA阳性患者显示的闭塞位置与SVS相匹配。52例MRA未检出血管阻塞中22例(42.3%)SWI显示SVS(P0.001),部位主要在大脑中动脉后分支,其中M2段4例、M3段10例、M4段4例、A3段1例、多部位3例。M1段SVS平均长度13.65 mm(中位数12.39 mm,范围2.70~39.50 mm)。结论:SWI可为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血栓定位及血栓负荷评估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且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在观察病情时,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达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的目的。为了进一步完善AMI的临床护理程序,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97例患者作初步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浅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