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3~12岁患儿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相关性.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30例,按照年龄分为3~6岁组(A组)和7~12岁组(B组).两组均给予七氟醚诱导,气管插管后调节C(ET)Sev分别维持在1.5%、2%、3%、4%、5%至少5 min,随后记录BIS、HR、MAP.结果 两组患儿BIS在麻醉诱导后均显著降低(P<0.01).C(ET)Sev在1.5%~3%时,两组患儿BIS均与C(ET)Sev呈负相关,A组回归方程为Y(BIS)=94.683-20.656X(C(ET)Sev)(r=-0.952,P<0.01),B组回归方程为Y(BIS)=93.508-19.943X(C(ET)Sev)(r=-0.926,P<0.01).结论 3~12岁小儿应用七氟醚麻醉时,BIS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用于麻醉深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拟筛选获得抗菌活性更高的候选药物;方法 分别对氟红霉素和克拉霉素的C-3及C-11,C-12进行结构修饰,设计合成了17个大环内酯类衍生物,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衍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12d、12e和12f对B. subtilis 168和 S. aureus USA 300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 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了抗菌活性增强的大环内酯类衍生物,进一步探讨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构效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美芬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需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ASAⅠ或Ⅱ级,年龄3~7岁,随机均分为纳美芬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A组术毕时接受0.25μg/kg纳美芬,B组则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儿入室时(T1),术毕时(T2),自主呼吸恢复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2分钟(T5)的HR,MAP,并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至拔管时间,拔管后不良事件,拔管后2分钟的FLACC评分值。结果:A组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A组T4、T5时HR快于B组(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术后FLA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后有3例(10%)出现SPO2下降至85%以下,其中1例(3%)进展为重度喉痉挛,A组未发生类似不良反应。结论:纳美芬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中应用,能够缩短拔管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并且没有增加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4.
雷米芬太尼是一种选择性的μ型阿片受体激动药,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范围很广.近两年在儿童麻醉的临床应用中亦取得良好效果.脑电双频指数(BIS)是依据成人脑电变量整合成的一维变量,能够反映全身麻醉中镇静深度[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监测儿童射频消融术中反映麻醉深度的相关性,评价CSI用于儿科监测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的患儿36例,年龄7~15岁,ASAⅠ~Ⅱ级,给予丙泊酚2.5 mg/kg,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芬太尼1μg/kg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期,设定BIS目标区间为60~70,采取闭环模式机器自动调整丙泊酚注药速度,瑞芬太尼0.25~0.33μg·kg^-1·min^-1持续泵注。记录患儿入室时(T 1)、诱导完成时(T 2)、手术开始时(T 3)、手术30 min(T 4)、手术60 min(T 5)、手术90 min(T 6)、停药时(T 7)、拔除气管插管时(T 8)、出室前(T 9)的CSI和BIS,并记录T 7~T 9时的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MOAA/S)。结果T 1~T 2诱导期、T 3~T 6维持期、T 7~T 9复苏期CSI与BI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4和0.69(P<0.05)。T 1、T 3~T 5时CSI低于BIS(P<0.05),T 8~T 9时CSI高于BIS(P<0.05),T 2、T 6、T 7时,CSI、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 7~T 9复苏期,CSI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7(P<0.05);BIS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5(P<0.05)。结论在儿童静脉麻醉状态下,CSI与BI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SI可以用于监测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持续输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婴幼儿麻醉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0~3个月婴幼儿45例,分为三组,每组15例.静脉诱导插管后,三组患儿持续吸入2.5% ~ 3.0%七氟烷,同时分别泵入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A组0.15 μg·kg-1·min-1;B组0.25 μg·kg-1·min-1;C组0.33 μg·kg-1·min-1.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T2)、手术开始时(T3)、术程30 min(T4)、拔管前(T5)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拔管时间(T).结果 三组患儿T2、T3、T4时,其HR和MAP较T1明显下降(P<0.05),T5时仅C组MAP较T1明显下降(P<0.05);C组的HR在T3、T4、T5明显低于A、B组(P<0.05),而B组仅在T4低于A组(P<0.05),C组MAP在T5低于A、B组(P<0.05);C组拔管时间较A、B组延长(P<0.05);A组需追加麻醉药的情况多于B和C组(P<0.05).结论 0.25 μg·kg-1·min-1的瑞芬太尼联合七氟烷用于0~3个月的婴幼儿术中维持麻醉,其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麻醉意识深度指数 (cerebral state index, CS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在监测儿童静脉麻醉深度中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评价CSI用于儿科监测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的患儿60例,按年龄分为学龄前组(A组,3~6岁)25例和学龄组(B组,7~15岁)35例,ASA I~Ⅱ级,两组均给予丙泊酚2.5mg/kg、顺式阿曲库铵0.1mg/kg、芬太尼1μg/kg全身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期设定BIS目标值为65,采取闭环模式自动调整丙泊酚泵注给药速度,瑞芬太尼0.25~0.33μg/(kg·min)持续泵注。记录两组患儿入室时(T1)、诱导完成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30min(T4)、60min(T5)、90min(T6)、停药时(T7)、拔除气管导管时(T8)、出室前(T9)的CSI、BIS,并记录苏醒期T7~T9时的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 (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值。结果 A组T1~T2诱导期、T3~T6维持期、T7~T9苏醒期CSI与BI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79和0.78(P<0.05);T1~T6时CSI低于BIS(P<0.05),T8~T9时CSI高于BIS(P<0.05);T7~T9的CSI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7(P<0.05),BIS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P<0.05)。B组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CSI与BIS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4和0.69(P<0.05);T1、T3~T5时CSI低于BIS(P<0.05),T8~T9时CSI高于BIS(P<0.05);苏醒期CSI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7(P<0.05),BIS与MOAA/S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5(P<0.05)。A、B组山形图示两组CSI与BIS在维持期一致性好,苏醒期一致性弱。结论 CSI与BIS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静脉麻醉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IS在苏醒期能更好反映意识水平的变化,可用于评估3岁以上儿童静脉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