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261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217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10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40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66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ge-related progression of tau pathology in brains of babo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ecently, cytoskelet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ly phosphorylated tau protein were demonstrated in neurons and glial cells of two aged baboons (Papio).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ag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au pathology in baboons. Brains of 50 baboons ranging in age from 1 to 30 years were categorized into four age groups: Group I: 1–10 years [n = 9], group II: 11–20 years [n = 13], group III: 21–25 years [n = 17], group IV: 26–30 years [n = 11]). Whole hemisphere sections (100 μm) were examined using phosphorylation-dependent anti-tau antibodies. Cytoskeletal changes were completely absent in animals of group I. In group II four animals (31%) exhibited cytoskeletal changes which were rated as mild or moderate. In group III abnormal tau was found in 12 brains (71%) ranging in severity from mild to severe. Finally, in group IV 10 out of 11 animals (91%) exhibited some degree of tau pathology which was rated as severe in 4 animals (36%).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advancing age and progression of tau pathology in baboons. In conclusion, the present findings underline the value of the baboon as a potential nonhuman primate model for age-related tau pathology afflicting the human brain.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栓塞材料的门静脉栓塞术(PVE)与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对剩余肝体积(FLR)增长速率的影响,比较各组FLR的增长速率,二期手术切除率、术中数据和术后并发症。方法 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对比研究。2014年11月至2019年12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共126例因FLR不足导致无法切除的肝细胞癌(HCC)或肝内胆管癌(ICC)病人,将其分为4组:ALPPS组及分别采用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微球、明胶海绵作为栓塞材料的PVE组。主要终点为FLR增长速率和二期手术切除率。结果 各组的手术切除例数及二期手术切除率分别为:ALPPS组38例(99.4%),NBCA组32例(76.2%),明胶海绵组20例(60.6%),微球组10例(83.3%)。ALPPS组、NBCA组、微球组的FLR增长速率分别为15.1 mL/d,10.0 mL/d和 8.5 mL/d,均高于明胶海绵组(3.7 mL/d)。结论 采用NBCA及微球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导致FLR增长速率低于ALPPS,两种栓塞材料的PVE二期手术切除率相当。使用NBCA作为栓塞材料的PVE其FLR增长速率高于微球,且这两种栓塞材料的栓塞效果均优于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和婴儿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成为近年来胃肠道功能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新生儿和婴儿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形成的影响因素,即时间、分娩方式、环境和地域、喂养方式、抗生素的应用和细菌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和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细菌的16SrRNA,对RV肠炎患儿和健康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并和其他专家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RV肠炎患儿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比较发现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用细菌培养的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结论RV肠炎患儿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荧光定量PCR技术比传统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更省时和省力,临床上可用此方法对患儿肠道细菌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前后其气道炎性细胞、白细胞介素 6(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变化,探讨其影响机制。 方法对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2002 09—2003 12收治的急性哮喘发作患儿采用上述联合治疗1周,共对34例急性发作期、24例缓解期患儿和15名正常儿童的诱导痰液进行炎性细胞计数和分类,测定其中IL 6、IL 8、TNF α水平。 结果急性期哮喘患儿的总细胞数、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及IL 8、IL 6、TNF 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缓解期哮喘患儿除嗜酸细胞及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上述炎性细胞比例及细胞因子水平均降至正常。 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可显著降低急性哮喘发作患儿气道分泌物内嗜酸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及IL 8、IL 6、TNF α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病原学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可疑百日咳住院患儿进行痰百日咳博德特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共有197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119例(60.4%)百日咳博德特菌PCR检测阳性,78例百日咳检测阴性的标本中,其他病原检测阳性者37例,其中鼻病毒14例(37.8%),肺炎支原体14例(37.8%),博卡病毒4例(10.8%),副流感病毒3型3例(8.1%),呼吸道合胞病毒1例(2.7%),流感嗜血杆菌1例(2.7%)。百日咳组患儿的平均年龄、痉挛样咳嗽、鸡鸣样回声、咳后呕吐、阵发性青紫、并发症及肺部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日咳组男性患儿的比例(57.1% vs. 35.3%)、白细胞计数[(18.83±11.54)×109/L vs. (12.46±6.01)×109/L]、淋巴细胞计数[(10.62±8.48) ×109/L vs. (6.54±5.13×109/L]明显高于类百日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临床初步区别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血清铁蛋白(SF)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4—2009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58例SLE患儿,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及30名健康体检儿童的SF。结果 SLE患儿SF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SF显著高于静止期。SLE患儿治疗后SF明显下降。SLE患儿SF与抗ds-DNA抗体SLE疾病活动性指标(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SLE患儿的SF较健康儿童显著升高,SF与病情活动性呈正相关,可作为诊断儿童SLE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不同严重程度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进行规范化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 SLIT)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3~14岁对粉尘螨过敏的AR患儿181例, 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92, 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SLIT组(n=89, 给予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 采用AR评分标准, 根据患儿鼻部症状总评分(total nasal symptoms score, TNSS), 将对照组分为轻度组(n=35)、中度组(n=28)和重度组(n=29);将SLIT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33)和重度组(n=29)。收集第6个月、 1年、 2年的随访数据, 分别对患儿进行TNSS、 鼻炎用药评分(total rhinitis medication scores, TRMS)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结果 (1)治疗2年后, SLIT组与对照组患儿TNSS评分分别为0.61±0.73、 1.61±1.17, TRMS分别为0.21±0.41、 0.59±0.70, VAS分别为0.63±0.70、 1.53±1.24,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6.269、 4.139、5.174, P值均<0.05; (2)轻度组(n=62)组内分析: SLIT组(n=27)与对照组(n=35)比较, 治疗6个月、 1年, 两组的TNSS、 TRMS、 V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108、 0.232、 0.788, 0.774、 0.033、 -0.718; P值均>0.05); 治疗2年时两组的TRMS、 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230、 1.255, P>0.05), TNSS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528, P值均<0.05); (3)中度组(n=61)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8)比较, SLIT组(n=33)治疗6个月,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413、 0.412, P值均>0.05), 但两组的TN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397, P<0.05); 治疗1年、2年的TNSS、 TRMS、 VAS两组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952、 2.740、 3.293; 4.743、 2.505、 3.330; P值均<0.05); (4)重度组(n=58)组内分析: 与对照组(n=29)比较, SLIT组(n=29)治疗6个月、 1年、 2年的TNSS、 TRMS、 VAS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67、 2.086、 2.781, 4.996、 4.264、 2.756, 4.253、 4.480、 4.515, P值均<0.05)。结论 采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治疗尘螨致敏AR患儿, 治疗2年可获得较单纯药物治疗更佳的疗效, 尤其在病情严重患儿,其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喂养不耐受对早产儿近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1月至12月住院且符合研究标准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分为喂养不耐受组和喂养耐受组.回顾分析早产儿住院及随访至校正月龄6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612例早产儿,其中喂养不耐受组182例和喂养耐受组430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不耐...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腹泻主要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根据腹泻病程分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迁延性腹泻(2周≤病程<2个月)和慢性腹泻(病程≥2个月)。食物过敏(food allergy,FA)是引起婴幼儿慢性腹泻的非感染因素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