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as和mdr-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直接免疫荧光法和半定量RT PCR方法分别测定 5 9例初发急性白血病(AL)患者治疗前及完全缓解 (completeremission ,CR)后骨髓Fas和mdr 1mRNA表达情况 ,旨在探讨Fas和mdr 1在AL的表达及二者在多药耐药 (multidrugresistance ,MDR)中的相关性。结果显示 :Fas在初发AML阳性表达率比ALL高 ,两表达率间有差异 (P <0 .0 5 ) ,mdr 1在AML和ALL阳性表达率间无差异 (P >0 .0 5 ) ,Fas 与mdr 1 有负相关性 (r =- 0 .2 82 ,P <0 .0 5 ) ;经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 ,Fas和mdr 1独立于其他参数 ,更具判断预后价值 ;在Fas 与Fas-的AML和AL ,CR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在mdr 1 、mdr 1-的AML和AL中的CR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经Logrank检验 ,Fas 与Fas-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7.35 ,P =0 .0 0 6 7) ,mdr 1 与mdr 1-组CR率及中数缓解时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10 .71,P =0 .0 0 11)。结论 :Fas、mdr 1与疗效高度相关 ;Fas阳性表达可能是AL预后良好因素 ;mdr 1为疗效差、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3.
应用可以干扰P-糖蛋白(P—gp)功能的药物,如环孢素A(CsA)等逆转剂,这些药物与P—gp连接,从而阻止抗癌药物的排泄,这样就增加了表达P—gp的细胞内抗癌药物的浓度,而不增加P—gp^-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或敏感细胞内抗癌药物的浓度。本研究CsA对6例初治和15例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P-gp的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3~6岁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变化,指导临床预防用药,避免过度以及不当治疗。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标准和剔除标准收集3~6岁儿童160例,其中:病例组73例,对照组87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用流式细胞仪对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T细胞亚群、NK细胞的检测,并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进行两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表明:CD3+(Z=-1.588,P=0.112)、CD4+(Z=-0.541,P=0.588)、CD8+(Z=-0.733,P=0.463)、CD4+/CD8+(Z=-0.315,P=0.753)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NK细胞(CD3-CD16+CD56+)进行t+检验(t'=2.779,P=0.006〈0.05;95%CI:0.674~4.003),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RRTIs儿童检测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具有显著的临床指导意义,可避免过度使用免疫调节剂引起的用药不当。  相似文献   
5.
不同培养方法骨髓破骨细胞样细胞分化及活性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骨髓细胞培养方法对大鼠破骨细胞样细胞(OLC)诱导分化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大鼠骨髓细胞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作用后与核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协同诱导OLC分化,采用全骨髓细胞(A组)及密度梯度离心后骨髓单个核细胞(B组)两种培养方法,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及细胞染色观察两组OLC分化数量的差异,通过骨吸收陷窝分析及OLC膜表面整合素#3(CD61)表达量比较两组OLC活性的差异。结果B组培养5、7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阳性多核OLC数量及TRAP活性均高于A组,骨吸收陷窝计数亦较A组为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陷窝面积比培养早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d时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LC膜表面CD61表达量及平均荧光强度0及3d时B组均较A组明显增高,随培养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转速、短时间密度梯度离心后骨髓细胞培养诱导OLC分化获得的细胞数量较多且不影响其活性,是一种简便有效的OLC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小鼠体内外实验观察肿瘤细胞是否可以诱导CD4^+CD25^+Treg的分化增殖。方法:将小鼠的红白血病瘤细胞系FBL3接种于C57BL/6小鼠腹壁皮下,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脾脏及瘤组织CD4^+CD25^+Treg细胞含量,RT-PCR检测小鼠脾脏及瘤组织Foxp3 mRNA的表达;体外实验检测FBL3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的作用。结果:荷瘤鼠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与正常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荷瘤鼠脾脏CD4^+CD25^+Treg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荷瘤小鼠脾脏组织Foxp3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体外实验表明FBL3培养上清液促使CD4^+CD25^+Treg细胞比例增高,并诱导Foxp3 mRNA表达增加。结论:FBL3细胞及其分泌的可溶性物质能诱导CD4^+CD25^+Treg细胞的增殖,说明是肿瘤的发生促进了CD4^+CD25^+Treg增高。  相似文献   
7.
FLT3属型受体酪氨酸酪激酶成员,对造血发育起重要调节作用。近年研究发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常带有FLT3突变,其中内部串联重复(FLTE-ITD)约占成人急性AML20%,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点突变约占7.7%,常位于D835及其附近。关于FLT3D835/I836缺失突变国外偶见报道[1],国内尚未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尿巨噬细胞含量与IgA肾病(IgAN)患者肾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30例IgAN患者尿巨噬细胞含量,并与肾脏功能损伤程度进行对照。结果:轻度肾功能损伤组尿巨噬细胞含量为(10.5±2.7)%,中、重度肾功能损伤组尿巨噬细胞含量为(24.1±3.6)%,中、重度肾功能损伤组尿巨噬细胞含量明显高于轻度肾功能损伤组(P<0.05)。结论:尿巨噬细胞含量检测可作为协助判断IgAN肾功能损伤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WT1基因沉默对人类白血病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已构建的WT1小发夹RNA(shRNA)质粒载体转染入K562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并对转染细胞进行分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转染前后WT1及VEGF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用ELISA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培养液中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转染48 h,WT1shRNA质粒转入K562细胞,转染效率为(65±4.5)%,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可以得到纯度达98 %以上的WT1shRNA阳性细胞,转染后的K562细胞WT1及VEGF基因mRNA表达较转染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转染后48、72 h细胞培养液中VEGF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WT1干扰质粒在体外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株VEGF的表达,提示WT1基因可能通过上调VEGF基因的表达而参与白血病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0.
高危型HPV监测评估宫颈电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耿晓星  马荣  朱镭  高庆玉 《肿瘤》2006,26(9):836-838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行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疗效,特别是高危型入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是否消失,以此评估该治疗方法对CIN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56例超薄液基细胞学(TCT)涂片异常并经阴道镜检病变小于2cm,组织学检查证实为CIN1~3的妇女实行了宫颈电圈环行切除术(LEEP),治疗后3个月随诊时再次行TCT检查并采用HC-2法检测高危型HPV。结果:①CIN1组HPV转阴率为72.5%(29/40),病变残留(切缘阳性)率为5%(2/40),病变残留与HPV持续阳性成正比。②CIN2~3组HPV转阴率为44%(7/16),病变残留率为31%(5/16),病变残留与HPV持续阳性成正比。③CIN1组治疗后HPV阴转率及病灶彻底切除率均高于CIN2~3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①高危型HPV感染率与CIN程度成正比,在CIN2~3中高于CIN1。②LEEP不仅可以有效的治疗CIN1,而且可以使其伴行的HPV感染消失;③LEEP治疗部分CIN2~3尚不够充分,应加大宫颈组织的切除范围和深度。④LEEP治疗后残留病变和HPV持续阳性密切相关;⑤TCT和HPV检测不仅可以评价宫颈疾病治疗效果而且可以作为CIN治疗后追踪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