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肾脏损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肾脏损害的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94例不同病情程度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和100例正常婴幼儿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同时进行血清尿素氮、肌酐、尿常规的检测。结果轮状病毒性肠炎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阳性19例,阳性率20.21%,与对照组(阳性1例,阳性率1.00%)相比显著增高(P〈0.05);不同脱水程度的肠炎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可以造成肾脏损害,但损害是轻微的、可逆的,与脱水的程度呈非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危重患儿在血压增高时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抽取本院住院危重新生儿血压增高的患儿30例,血压不波动的患儿为对照组30例,采用WX-10C微循环显微镜观察新生儿耳廓微循环,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对结果进行两组比较。 【结果】 血压增高组管袢形态、血流状态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增高组的PT、APTT和TT下降,Fib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危重新生儿在血压增高时往往伴随着微循环和凝血功能障碍,在治疗原发病及降血压的同时需兼顾到微循环障碍和凝血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碧霞  吴繁  游月明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88-2188
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危重新生儿的并发症,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感染,早产儿,易发生,如不积极治疗,可致原疾病加重,甚至休克死亡。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我院儿科近几年采用凝血酶联合蒙脱石散局部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曹碧霞 《广东医学》2001,22(11):1028-1028
患者 ,女 ,12岁。因气喘 4年 ,加重2d入院。患儿于 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 ,咳嗽 ,天气转凉时加重。曾多次在上海等地按哮喘治疗 ,咳嗽时有时无 ,气喘渐重 ,伴消瘦、汗多 ,睡眠差。近 2d受凉后出现咳嗽、咽痛。气喘明显加重 ,呼吸困难 ,拟“支气管哮喘”收入院。体查 :体温 3 6 5℃ ,呼吸 4 2次 /min,脉搏10 0次 /min,体重 2 3 5kg。极度消瘦 ,慢性病容。面色无紫绀。咽稍充血。三凹征明显 ,扁平胸 ,呼吸促 ,叩诊过清音 ,双肺呼吸音低 ,吸气性呼吸困难 ,双肺可闻小水泡音和喘鸣音。心浊音界缩小 ,律整 ,余无特殊。入院后予丁胺…  相似文献   
5.
金双歧和鲁米那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金双歧和鲁米那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1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出生1d内口服金双歧合鲁米那,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观察出现黄疸日龄,黄疸降至正常日龄,达到高胆红素血症标准标准(皮测胆红素≥205.2mmol/L)的人数。结果观察组出现黄疸日龄(3.4±0.6),降至正常日龄(9±1.8),高胆红素血症6例,对照组出现黄疸日龄(2.5±0.8),黄疸降至正常日龄(10.5±1.5),高胆红素血症15例。结论早期服用金双歧合鲁米那能有效降低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及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早产原因,为如何降低ELBWI和VLBWI的发生率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广东地区9家医院新生儿科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出院的早产ELBWI或VLBWI住院期间的病历资料及其母亲住院分娩期间的病历资料.卡方检验比较ELBWI与VLBWI,及不同胎龄早产儿的早产原因的差异. 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ELBWI48例、VLBWI441例.胎龄为25.1~36.9周,平均(30.6±2.2)周.出生体重为500~1495 g,平均(1246.6±179.0)g.除了不明原因的自发性早产102例(20.9%)外,可明确的早产原因中位居前5位的分别为双/多胎妊娠(31.9%,156/489)、胎膜早破(26.2%,128/489)、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4%,124/489)、胎儿窘迫(12.1%,59/489)、胎盘因素(11.0%,54/489).在发生率超过10%的早产原因中,ELBWI组孕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高于VLBWI组[41.7% (20/48)与23.6%(104/441),x2 =7.479,P<0.01].对发生率超过10%的早产原因根据胎龄分组进行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胎儿窘迫发生率由高到低为≥32周[45.1%(55/122)和24.6% (30/122)]、~32周[22.8%(38/167)和11.4%(19/167)]、<30周[15.5%(31/200)和5.0% (10/200)](x2=35.942和27.523,P<0.01),自发性早产的发生率由高到低为< 30周(26.0%,52/200)、~32周(22.8%,38/167)和≥32周(9.8%,12/122)(x2=12.545,P<0.01). 结论 早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病因谱排序已发生变化,积极防治已知的各种危险因素,并根据新的病因谱做好防治重点,可望降低早产ELBWI和VLBW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通过以不同静脉营养比例输注脂肪乳剂,比较脂质过氧化程度,以探讨临床上早产儿脂肪乳剂的合理输注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脂肪乳与氨基酸、葡萄糖混合后经由避光管输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三种供能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脐血中促生长激素释放多肽( Ghrelin)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为进一步了解患儿的病情、评估预后提供新的依据.方法 选择80例窒息新生儿,按窒息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40例)及重度窒息组(40例);同期住院无窒息史的4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新生儿脐血Ghrelin和hs-CRP水平.结果 轻度、重度窒息组患儿脐血Ghreli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度窒息组患儿脐血Ghrelin水平低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重度窒息组患儿脐血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重度窒息组hs-CRP水平低于轻度窒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脐血中Ghrelin水平降低,hs-CRP水平升高,其中Ghrelin水平更能反映新生儿窒息程度,为防治新生儿窒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40例施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进行随机分组,芬太尼组20例,咪达唑仑组20例。芬太尼组:2-5μg·kg^-1·h^-1持续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组:先负荷量0.1mg/kg静脉注射,继以0.05mg·kg^-1·h^-1持续静脉滴注维持,观察两组镇静效果、机械通气时间及用药期间监测心率(HR/)、呼吸(R)、无创平均动脉压(MBP)。结果芬太尼组用药后30min,6、12h和24h的HR、R和MBP与用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咪达唑仑组用药后30min,6、12h和24h的HR,R和MBP低于于用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芬太尼组较咪达唑仑组机械通气时间缩短,日平均气道压降低(均P〈0.05)。两组达理想镇静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机械通气中使用芬太尼镇静优于咪达唑仑,对循环、呼吸影响少,撤机时间快。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立医院,特别是大医院(三甲医院)优质资源过于集中,而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且社区群众有强烈的医疗保健需求。我国目前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原来政府举办的基层机构转型而成,无论从医疗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硬件配置都处于一个较低层次,而且服务理念也没有真正转变到社区卫生服务上,效益较低下,还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也是目前双向转诊制度难以贯彻实施的关键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