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1.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由于儿童肱骨远端特殊的解剖结构,使其不易获得稳定复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根据骨折时受伤机制的不同,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绝大数患儿为伸直型;根据Gartland分型,又将其分为Gartland Ⅰ、Ⅱ、Ⅲ型.对于GartlandⅠ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建议采用前臂中立位、屈肘90°长臂石膏固定3~4周;对于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随着对肱骨髁上骨折研究的深入,对于穿针方式的选择出现越来越多的争议.也有部分学者报道了其他新兴的治疗方法,如弹性髓内针、单臂外固定架等,认为其术后不需要石膏固定,神经损伤发生率低,较传统克氏针内固定有一定优势.本文就目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分型方式、不同类型骨折治疗方式选择及其优缺点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儿童病理性骨折的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8例病理性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于继发于肿瘤性及瘤样病变的病理性骨折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合并病灶刮除植骨治疗,其他病理性骨折患儿仅采用单臂外固定器治疗。通过X线片评估骨折复位有无丢失及病灶愈合情况;采用肩、肘、髋、膝、踝等关节功能综合评价标准及随访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18例患儿平均随访时间21.9个月,18例(包括术中医源性骨折1例)X线片均提示病理性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4.5个月。针道感染1例,无骨不连、畸形愈合等并发症。根据肩、肘、髋、膝、踝等关节功能综合评价,疗效均为优秀,患儿家长满意度100%。结论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结合或者不结合病灶刮除植骨术可作为治疗儿童病理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