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脑损伤疾病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该研究通过检测新生儿HIE患儿脑电图(EEG)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研究新生儿HIE脑电图背景活动及NSE的变化。探讨它们对HIE患儿病情进展、病情程度、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符合新生儿HIE诊断标准的病例58例,分轻度HIE组和中重度HIE组,同期选择产科健康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各组在生后12~24 h、7~10 d抽血行血清NSE检测;HIE组在生后24 h至8 d内(早期)、28~30 d(恢复期)行脑电图检查;同等条件与时间检测健康对照组脑电图,并对HIE患儿进行随访。结果:HIE组早期脑电图异常率 94.8%(55/5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7%(2/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重度HIE组早期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率90.0%(18/20)显著高于轻度HIE组5.2%(2/38),(P<0.01),早期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患儿预后不良率达 72.2%(13/18),HIE组生后12~24 h血清NSE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和生后12~24 h NSE显著升高与HIE患儿病情分度呈正相关,恢复期患儿脑电图背景活动异常者,绝大多数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达87.5%(7/8)。结论:脑电图背景活动和NSE可作为HIE患儿病情判断、临床分度和预后评估有力的依据。[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3):173-176]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即是对颅内出血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了静脉营养治疗,静脉营养于生后第2~4天开始进行,疗程5~6天。结果治疗组44例发生医院感染3例(发生率6.8%),发生硬肿症14例(发生率31.8%),对照组38例发生医院感染10例(发生率26.3%),发生硬肿症26例(发生率68.4%),治疗组医院感染及硬肿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临床表现改善及硬肿症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静脉营养能明显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医院感染、硬肿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心肌酶、肾功能和电解质,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中、重度窒息新生儿急性期、恢复期的心肌酶谱(AST、LDH、CK、CK-MB、HBDH)、肾功能(BUN、Cr)和血清Na~+、K~+、Cl~-、Ca~(2+)、Mg~(2+),并与3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比较。结果:中、重度新生儿HIE急性期心肌酶谱每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中、重度组血清BUN、Cr均高于对照组,血清Ca~(2+)、Mg~(2+)中、重度窒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除有脑损伤外,常伴有心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监测和治疗心肾功能损害,对提高成活率,减少后遗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