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缓慢滴人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与口服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方法我科收治的VLBW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小剂量静脉滴注红霉素、口服红霉素及对照组,观察三组患儿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结果口服与静脉使用红霉素两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住院时间、体重增长情况等均无差异(P〉0.05),静脉组早产儿达到足量喂养的平均时间要略短于口服治疗组(P〉0.05)。静脉滴注红霉素与口服红霉素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口服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是有效的,静脉小剂量红霉素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效果与口服类似,并且更易操作,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称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也是小儿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较易误诊。现将我院1994年10月~1998年5月所确诊的·并曾被误诊过的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回一般资料54例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9个月~11岁,其中9个月~岁29例,4~岁17例,7~11岁8例。病程工个月~17个月,平均3、6个月。1.2临床表现咳嗽为唯一症状,其中夜咳21例,晨咳18例,早晨及夜间均咳者15例,剧烈运动、受寒、冷空气刺激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时加重17例。咳嗽以干咳为主43例,刺激性咳嗽11…  相似文献   
3.
<正>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早产儿,由于其黄疸程度较重,延续时间较长,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因此早产儿黄疸应及早干预[1],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用方法之一,但传统的荧光蓝光灯管使用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营养对早产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6 0例早产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用输液泵 2 4小时内均匀静脉输入营养液 ,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结果 :观察组生后 3~ 11天 (平均 7天 )起体重开始增加 ,每天增重 15~ 30g ,平均 (2 2 .91± 7.2 2 )g;对照组生后 12~ 16天 (平均 14天 )体重开始增加 ,每天增重 9~ 18g,平均 (13.4 5± 3.5 7)g。两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 / 31例 ,对照组为 19/ 2 9例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静脉营养对早产儿可提高生存质量 ,促进生长发育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一种严重的先天畸形,死亡率高。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患儿男,4天,住院号90—5903。因‘口吐泡沫3天、阵发性青紫、气急2天”以“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入院。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出生体重3200克,有轻度窒息史。母孕期有羊水过多史。体检:肛温37.1℃,呼吸62次/分,心率148次/分。反应差,  相似文献   
6.
张玉如  田旭萍  肖伟  王永华 《中草药》2022,53(11):3357-3366
目的 研究水飞蓟Silybum marianum对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筛选水飞蓟的活性成分,并利用加权整体相似度法(weighted ensemble similarity,WES)和系统药物靶向工具(systematic drug targeting,SysDT)模型预测候选活性成分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生物学过程(gene ontology biological process,GO BP)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靶点所涉及BP以及通路。选取水飞蓟主要活性成分水飞蓟宾进行体内外实验验证,首先验证水飞蓟宾对人肺腺癌H1975细胞与小鼠肺癌LLC细胞的体外抑制率;其次用流式细胞术评估水飞蓟宾对肿瘤细胞系的促凋亡作用;随后在LLC肺癌动物模型进行体内抑瘤验证,并检测瘤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cell,CD8+T)的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密输液器预防美罗华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6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采用普通输液管,观察组31例采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精密过滤输液器预防美罗华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优于普通输液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治疗支气管肺炎致相关性腹泻的发病率,及微生态疗法的临床作用。方法对2005年9月至2007年10月肺炎住院患儿进行抗生素使用调查并①选择148例确诊为支气管肺炎但无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观察组常规肺炎治疗下加培菲康胶囊口服,0.21g,3次/d;预防对照组仅常规肺炎治疗,观察7d内患儿的腹泻发生情况;②选择支气管肺炎并继发腹泻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观察组常规肺炎治疗下加培菲康胶囊口服,0.21g,3次/d,并预防和治疗脱水;治疗对照组仅常规肺炎治疗及预防和治疗脱水,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7d腹泻的转归。结果①预防观察组74例腹泻发生率为10.67%(8/75),预防对照组73例腹泻发生率为73.97%(54/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917,P〈0.01);②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治疗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9.09 P〈0.05)。结论早期应用益生菌制剂能有效的降低支气管肺炎继发腹泻发生率及减轻腹泻的程度,且临床应用方便,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改善肺癌患者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价值,并研究其规律性。方法:选择2001-10/2003-10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75例。纳入标准: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活动状态Karnfsky(KPS)评分≥60分。排除标准:放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原发病急剧恶化,各重要脏器出现转移者。符合上述标准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52例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放疗结束后接受了缩唇呼气法和深呼吸法的呼吸训练,放疗和呼吸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肺功能检查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52例肺癌患者放疗后1个月时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犤(1.02±0.05)L犦,用力肺活量犤(2.31±0.41)L犦、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犤(46.7±18.0)%犦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46.30±21.3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2.238~2.964;P<0.05~0.01)。肺癌放疗患者呼吸训练1个疗程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训练前无明显变化(t=0.581~0.799;P均>0.05)。呼吸训练2个疗程后,除第1秒用力呼气量(1.11±0.04)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改善(t=2.285;P<0.05)外,余项各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均>0.05)。肺癌放疗后患者呼吸训练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等指标明显低于呼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鱼腥草治疗肺癌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通过口服生物利用度(OB)、类药性(DL)两个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活性化合物;接着进行靶点筛选并对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选取鱼腥草素钠(SH)进行分子层面抗肿瘤机制的验证,通过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CCK-8)实验评估SH对两种肺癌细胞系(A549,LLC)体外增殖的影响,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SH对肿瘤相关蛋白的调节作用。结果 首先筛选得到7个活性化合物,通过预测得出活性化合物对应的352个相关靶点;接着,通过对靶点的富集分析发现鱼腥草对于癌症有潜在的治疗作用;最终CCK-8结果显示,SH对A549与LLC均有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1/S-特异性周期蛋白D1、E1(Cyclin D1,Cyclin E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和激酶4(CDK2,CDK4)均有下调趋势,并且Janus激酶2(JAK2)和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也变化明显。结论 该研究发现鱼腥草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其可能通过JAK2/STAT3通路将肿瘤细胞遏制于细胞周期G1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