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心电图与核素显像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以9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资料(其中AIMI患者50例,正常人40例)为标准,与同步记录的常规导联心电图,头胸导联心电图,和核素显像检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AIMI诊断,常规导联心电图的准确率为84.4%,敏感性为86.0%,特异性为82.5%;头胸导联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为97.8%、敏感性为96.0%,特异性为100.0%;核素显像的诊断准确率为94.4%、敏感性为92.0%,特异性为97.5%。头胸导联心电图诊断AIMI的准确率、敏感性和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P〈0.05),且高于核素显像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头胸导联心电图准确率、敏感性和和特异性好于常规心电图,与核素显像无显著差异,但检测方便,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胎儿心电图对双胎妊娠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50例双胎妊娠的孕妇经脉冲多普勒超声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测后,根据搏动指数(PI)及脐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与舒张末期最低流速比值(S/D)的情况将50例孕妇分为两组。血流正常组25例,血流异常组25例,通过比较脐动脉血流PI正常与异常的两组孕妇在分娩孕周、围生儿预后不良、胎死宫内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双胎输血综合征等情况,进而对对胎儿心电图对双胎妊娠检测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脐动脉血流S/D、PI正常与异常的两组孕妇在分娩时孕周、围生儿预后不良、围生儿死亡、胎儿畸形、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情况上的比较上,血流正常组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低于血流异常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胎儿心电图对双胎妊娠的围生期胎儿有很好的预测价值,特别是对先天性畸形的患儿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康瑞光  张毓娟 《中国校医》2019,33(7):548-550
胆结石在临床中主要是由于胆道系统出现结石而导致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在患者体内刺激患者的胆囊黏膜,导致患者胆囊出现慢性炎症反应,甚至会出现继发感染,使患者出现胆囊癌。内镜微创治疗是目前胆结石临床治疗中研究较多的一种方向,利用内镜的方式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排除胆内结石,有效地减小手术对患者胆道系统带来的影响,确保患者胆道系统的安全性。随着内镜微创治疗的发展,其在临床中已经可以更加安全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清理胆道系统结石,使患者可以在术后更快恢复,更有利于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张毓娟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48+1050
目的:观察决耐达隆对心房纤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420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0例,分别接受决耐达隆或安慰剂(维生素C)治疗,主要结局为首次住院或死亡。次要结局是全因性死亡、心原性死亡、心血管事件住院等。结果:随访时间为(21±5)月,因心血管事件而提前中止决耐达隆者23例(11%),安慰剂中止者为28例(13%)。主要结局研究组为54例(26%),对照组为68例(32%),危险比为0.76(95%CI,0.69~0.84;P<0.001)。研究组死亡11例(5%),对照组死亡15例(7%),危险比为0.84(95%CI,0.66~1.08;P=0.18)。死于心血管事件者研究组7例(3%),对照组11例(5%),危险比为0.71(95%CI,0.51~0.98;P=0.03),研究组心动过缓、QT-间隔延长、恶心、腹泻、皮疹、血清肌酐水平增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甲状腺和肺相关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决耐达隆可降低心房纤颤患者心血管事件住院率或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张毓娟 《医学综述》2012,(22):3880-3882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表现对猝死患者的预测价值。方法 3600例健康男性进行标准化踏车运动试验。先描记卧位12导联心电图,测量基础血压与心率,然后进行加强双倍二级梯运动测验。运动后测即刻卧位血压与心率,并描记心电图,每导联描记5个P-QRS-T波。结果受试者均为男性,平均随访时间(19±6)年,死亡(全死因)325例(9%),心脏病死亡144例(4%),其中45例为猝死患者,99例为非猝死患者。猝死患者运动试验期间最大平均心率(96±0.8)次/min,非猝死患者或生存者为(97±0.6)次/min。结论运动试验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模式与无症状健康男性猝死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