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起源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各项指标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的临床资料,按不同年龄组分为婴幼儿期(3岁),学龄前期组(3~6岁)和学龄期(~16岁),并在不同年龄组内按室性期前收缩来源部位不同,分为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来源期前收缩组之间HRV与DC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三个不同年龄组的DC和HRV时域分析各项参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LF)/HF、DC、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百分数(PNN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前期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的RMSSD、LF、HF、LF/HF、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龄期组中,右室型组和左室型组间的RMSSD、HF、LF/HF、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儿自主神经平衡调节受损,以迷走神经张力的降低为主;起源于优势心室(婴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以右心室占优势,学龄期患儿左心室为优势心室)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增加了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59例表现为RBBB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中器质性心脏病患儿97例(病毒性心肌炎20例,川崎病20例,风湿性心肌炎2例,心包炎4例,心肌病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原发性心内膜弹力增生症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5例,呼吸衰竭8例,先天性心脏病31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儿62例.器质性心脏病患儿QRS时限>0.10~0.12 s,ST段下移,T波低平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儿.结论:儿童RBBB可因各类疾病引起.当RBBB患儿出现电轴重度右偏或左偏,ST段下移,T波低平,并伴有其他心律失常时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DC)对评估代谢综合征(MS)少年自主神经功能失衡的价值。方 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5 年5 月纳入10 ~ 16 岁少年MS 初诊患者100 例为观察组,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 者100 例为对照组。应用24 h 动态心电图分析心率变异性(HRV)和DC ;根据DC 值将MS 患者划分为 DC ≥ 4.5 ms 组(低危组)、DC 值2.6 ~ 4.4 ms 组(中危组)、DC 值≤ 2.5 ms 组(高危组),随访至少24 个月, 比较随访前后各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 总胆固醇(TC)、血清尿酸(UA)、血钙水平。结果 观察组DC 及HRV 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DC 与HRV 各指标均呈正相关(P <0.05)。随访24 个月时,高危 组FBG、FINS、TG、TC、UA 与中危组和低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危组均高于中危组 和低危组。结论 MS 少年多伴DC 异常降低,且其变化与早期HRV 相关指标异常有关;DC 异常高危组随 访期间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衡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及心率变异性(HRV)在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中的变化。方法56例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患儿组)和6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年龄6-17岁,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DC及HRV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组的DC值小于对照组,AC值大于对照组,心率(HR)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与对照组间HRV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中,DC与HRV多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27-0.40,P均〈0.05),与HR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00);而AC与HRV多项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57-–0.34,P均〈0.05),与HR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00)。〈12岁男性患儿HR大于同龄男性对照儿童、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小于后者;≥12岁男性患儿DC小于、AC大于同龄男性对照儿童;≥12岁女性患儿DC小于同龄女性对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的迷走神经张力降低,DC明显低于正常组,且与HRV多项指标有密切相关性。患儿组DC、HRV性别差异不明显。≥12岁患儿组DC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提示青春期儿童易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泻导致的低血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电解质失衡之一,其意义已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轻度低血钾影响机体代谢,加重原发病.中度低血钾时对心肌兴奋性有抑制作用,可导致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及心率变异性(HRV)在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中的变化。方法 56例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患儿组)和6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年龄6~17岁,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其DC及HRV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患儿组的DC值小于对照组,AC值大于对照组,心率(HR)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儿与对照组间HRV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组中,DC与HRV多项指标呈显著正相关(r=0.27~0.40,P均0.05),与HR呈显著负相关(r=–0.46,P=0.000);而AC与HRV多项指标呈显著负相关(r=–0.57~–0.34,P均0.05),与HR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00)。12岁男性患儿HR大于同龄男性对照儿童、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小于后者;≥12岁男性患儿DC小于、AC大于同龄男性对照儿童;≥12岁女性患儿DC小于同龄女性对照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心前区不适患儿的迷走神经张力降低,DC明显低于正常组,且与HRV多项指标有密切相关性。患儿组DC、HRV性别差异不明显。≥12岁患儿组DC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提示青春期儿童易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过程中对患儿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加速力(AC)、心率减速力(DC)以及心脏传导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18例1岁以内血管瘤患儿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1 mg/(kg·d)]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后HRV时域指标[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NN50占所有NN间期个数的百分数(PNN50)]与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AC、DC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后有无心脏传导功能及其他方面的异常。结果普萘洛尔治疗后SDNN、RMSSD、LF、HF、PNN50均大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AC、平均心率(HR)、最慢心率均小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异常比例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抑制交感神经活性,使心脏传导功能受阻,但不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肥胖儿童心率变异特征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 年7 月该院收治的肥胖儿童260 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该院接受疫苗接种的健康儿童20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24 h 动态心电图获取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率变异性指标,测定血液血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进一步采用Pearson 检验分析肥胖儿童心率变异特征与血脂代谢、脂肪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儿童的窦性心搏RR 间期标准差(SDNN)、每5 分钟RR 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全部相邻RR 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SMSSD)和每5分钟内RR 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等心率变异性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儿童(p <0.05);观察组儿童的外周血脂质代谢指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儿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低于对照组儿童(p <0.05);观察组儿童的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脂联素(AP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含量低于对照组儿童,白介素6(IL-6)含量高于对照组儿童(p <0.05);肥胖儿童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RSMSSD及SDNN Index水平与脂质代谢指标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均存在直接相关性(p <0.05)。结论肥胖儿童心率变异特征与机体脂质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含量间存在相关性,过度肥胖是导致儿童心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率变异性(HRV)与心率减速力(DC)各项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与58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美国DMS公司的动态心电分析系统软件,对HRV及DC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并分析DC与其他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儿童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时域分析的各项参数包括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in时段内平均正常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全程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及频域分析的低频功率(L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频功率(HF)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C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中,DC与SDNN、LF、HF均成正相关,其中与HF的相关性最强(r=0.51,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迷走神经功能受损,心率变异性中的HF与DC反映迷走神经功能的指标均显著降低,且两者具有很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气管肺炎患儿低钾心电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观察组)和126例健康婴幼儿(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查和血清钾离子水平检查。结果观察组血钾浓度基本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心电图显示低钾,同时存在心律失常62例,而对照组未见心律失常现象。结论支气管肺炎患儿心肌代谢需要偏高的血钾水平,且心肌钾水平与心律失常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