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辅助细胞(T help)及Th1、Th2来源的细胞因子(cy-tokine,CK)比例失衡在胰岛炎性细胞募集、胰岛β细胞损伤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1,2].我们对不同病程1型糖尿病患者的CK分泌模式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病程的l型糖尿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第l组为新诊断l型糖尿病患儿26例。第2组为病程>3年、长期治疗不伴其他疾病的l型糖尿病20例。第3组:因身材矮小但无慢性疾病的患儿为正常对照组30例。以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lβ、2、4、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水平,计算Thl、Th2来源细胞因子比值。结果 第l组IL-lβ较第3组显著增高,第2组IL-1β水平下降;第l、2组IL—4水平低于第3组,第l、2组间IL-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l、2组IL-2/IL-4、IFN—γ/IL-4较第3组升高;第l、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l组IL—2明显低于第3组,第2组IL-2明显增高。IL-l2、IFN—γ和TNF—α水平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1.IL-lβ、IL-2水平与病程有关。2.IFN—γ/IL-4、IL-l2/IL—4未随病程延长而改变,以Thl来源的细胞因子占优势,提示糖尿病患儿免疫系统本身存在Thl优势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总结了双语教学的背景和概念。提前将教材发给学生,并附重点掌握的词汇和思考题,采用配有较多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围绕问题进行提问,点评,再讲解的模式。全程授课均使用英语,个别同学用汉语进行提问,教师用英语印证问题后再回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并使用烟酰胺(NA)对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新诊IDDM患儿进行加用NA治疗的对照研究。将新诊IDDM患儿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个组即Ⅰ组(加用烟酰胺组)和Ⅱ组(单纯胰岛素组),分别予NA及安慰剂50mg·kg-1·d-1,早晚餐前各服1次。结果(1)Ⅰ组在用药后6、9、12个月时餐后2小时血糖,24小时尿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2)Ⅰ组空腹C肽和刺激性C肽在用药后6、9、12个月时均高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Ⅰ组C肽水平在治疗后半年内显著高于治疗前,疗程6~12个月时回落至治疗前水平,Ⅱ组在治疗3个月后,C肽水平逐渐下降。(3)在随访的各时点Ⅰ组胰岛素用量均低于Ⅱ组,差异有显著意义。(4)Ⅰ组缓解期和缓解率均长于和高于Ⅱ组。结论合并使用NA可使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儿代谢控制状况得到更大改善,以6~9个月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DRB1 and DQ alleles and the genetic susceptibility of type 1 diabetes in North Chinese children. Method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mplify the second exon of DRB1 and DQ alleles, after which sequence specific olignucleotide probe (SSOP) dot blot hybridization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mplified products. Results DRB1*0301, DQA1*0301, DQB1*0201 alleles and DRB1*0301-DQA1*0501-DQB1*0201 haplotyp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while DQA1*0103 and DQB1*0601 allel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ntrols. The distribution of DR4 and DR9 haplotypes in patients and control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ut DR3/DR4 and DR4/DR9 heterozygo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Conclusions DRB1*0301, DQA1*0301 and DQB1*0201 confer susceptibility while DQA1*0103 and DQB1*0601 confer protection to type 1 diabetes. DRB1*0301-DQA1*0501-DQB1*0201 haplotype offers a predisposition to type 1 diabetes in North Chinese. Although the distribution of DR4 and DR9 in patients and control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R3/DR4 and DR3/DR9 heterozygot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patients, showing that the susceptive effects of DR3 and DR4 or DR4 and DR9 haplotypes could be added up.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不同病程的 1型糖尿患儿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第 1组为新诊断 1型糖尿病患儿 2 6例。第 2组为病程 >3年、长期治疗不伴其他疾病的 1型糖尿病 2 0例。第 3组 :因身材矮小但无慢性疾病的患儿为正常对照组 30例。以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或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 1β、2、4、12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 ,干扰素 γ(IFN γ)水平 ,计算Th1、Th2来源细胞因子比值。 结果 第1组IL 1β较第 3组显著增高 ,第 2组IL 1β水平下降 ;第 1、2组IL 4水平低于第 3组 ,第 1、2组间IL 4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第 1、2组IL 2 /IL 4、IFN γ/IL 4较第 3组升高 ;第 1、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第 1组IL 2明显低于第 3组 ,第 2组IL 2明显增高。IL 12、IFN γ和TNF α水平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1.IL 1β、IL 2水平与病程有关。 2 .IFN γ/IL 4、IL 12 /IL 4未随病程延长而改变 ,以Th1来源的细胞因子占优势 ,提示糖尿病患儿免疫系统本身存在Th1优势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中国北方汉族人中组织相容性复合物DQ(HLA-DQ)基因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剂量效应规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对54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儿和40例正常成年供血员HLA-DQ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携带4个易感性基因的个体只见于患者,携带3个易感性基因的个体在患者中为33.3%,正常对照中为10%;携带2个或1个易感性或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在正常对照中频率较患者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意义;携带3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只见于正常对照。提示:IDDM易感性基因具有部分隐性遗传的特点且具有累加效应。个体中1个或2个易感性基因的存在不能对IDDM构成显著的易感性,3个或3个以上易感性基因的存在方可对IDDM构成显著易感性。DQ保护性基因具有部分显性遗传的特点并且也具有累加效应。携带1个或2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患IDDM的机会将大大减少,而携带3个保护性基因的个体则可以不发生IDDM。  相似文献   
8.
内分泌疾病常导致多个系统器官功能异常,可首诊于医院各科室,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使得相关疾病诊断过程疑难,易于误诊。但是,一些疾病有迹可循,误诊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在平时多积累、多学习,在接诊患儿时认真询问病史、全面细致地查体以便发现蛛丝马迹,在进行鉴别诊断时仔细严密推理,不迷信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注重整体而非局部,将有助于减少表现为普通常见症状的内分泌疾病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国内首创应用康立龙、快雌醇交替疗法治疗Turner综合征的生长障碍。36例Turner综合征患者身高生长速度治疗前为3.17±0.91cm/年,范围1.4~4.5m/年;治疗后一年达 6.25±1.45cm,范围 4~9cm,(P<0.001)。连续治疗 6个疗程后身高累计增长 14.5~28cm,无骨龄增速现象。初治年龄与疗效呈极显著性负相关(r=- 0.493,P<0.01),初治年龄越小,身高生长速度越快,疗效越好。本研究结果治疗第一年的身高生长速度与国外应用生长激素治疗结果相比,疗效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毒淋巴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Ⅲ型(APSⅢ)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52例正常对照者,39例经典1型糖尿病(T1DMA)患者和16例APSⅢ临床及亚临床患者CTLA-4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结果正常对照组CTLA-4外显子A等位基因出现频率0.212,低于G等位基因出现频率0.788。正常对照组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均显示女性的GG基因型或G等位基因均较男性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856和0.003,P为0.24和0.352)。3组的A、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χ2值和P值分别为1.476和0.478。结论G是本组人群中的主体基因。A基因频率在正常对照组、T1DMA组和APSⅢ组之间呈依次上升的趋势,推测A基因与疾病易感可能有相关性。同时表明CTLA-4仅仅是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