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颅内出血至今仍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病,未成熟儿尤为多见,主要由于产伤或缺氧引起。临床上以窒息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相继出现为主要特征。幸存者常留下脑性瘫痪,智能障碍或癫痫等后遗症,故新生儿颅内出血预防和急救日益受到关注。一、病因(一)损伤型颅内出血由于产伤造成颅内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其部位常在脑顶部硬脑膜下或小脑幕附近。(二)缺氧型颅内出血任何原因引起胎儿缺氧的因素均能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在缺氧情况下,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而致出血,但往往不伴有血管破裂,这种出血多是点状出血。出血部位常在脑室管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变化。方法 测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CK MB ,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分成 1.非心衰组和心衰组 ;2 .非青紫组和青紫组 ,比较各组血清CK MB水平。结果  1.先心组血清CK M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2 .心衰组血清CK MB显著高于非心衰组 (P <0 .0 1) ;3.青紫组血清CK MB值显著高于非青紫组 (P <0 .0 5 )。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CK MB显著增高 ,提示先心患儿心肌受损 ,心衰加重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我院儿科共收治住院患儿1973人,秋季腹泻242人,占12.27%。该病患儿门诊更多,夏季腹泻虽有,但多属轻症,少有需要住院者,因此,秋季腹泻已成为小儿腹泻中的重点问题。本文目的在于观察秋季腹泻儿大便渗透压、电解质、pH值及乳糖含量等,从而进一步调整秋季腹泻的液体疗法。  相似文献   
4.
血沉与临床     
影响血沉的因素1.血浆蛋白成分对血沉的影响:红细胞的表面能,可以吸附大量的Cl~-而呈带负电荷状态,由于同性相斥,它们均匀的悬浮于血浆中,正常红细胞的沉降率是恒定的,长管法检测男性正常值为0~15mm/时,女性正常值为0~20mm/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带正电荷,白蛋白带负电荷。如果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增多,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就会减  相似文献   
5.
肝豆状核变性(bepatdentic-ulardegeneration)即Wilson病(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以铜代谢障碍为其特征。虽然该病可终生治疗,但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往往易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以致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现将我院儿科1985~1997年12年间收治的28例患儿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就诊年龄8~13岁,病程在3月~5年不等。父母非近亲婚配,有阳性家族史者9例:兄弟、姐妹患“肝硬变”死亡者各2例,兄患WD死亡者1例.“惊厥”死亡者1例,兄、母铜兰蛋白降低者2例,其…  相似文献   
6.
秦艳  崔崇瑜  王玉玮 《山东医药》2004,44(19):21-21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升高。2000~2002年,我们检测了心衰患儿血清sICAM-1水平,并探讨其在心衰病情判断与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心肌损害57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MP)肺炎并心肌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 对临床确诊为MP肺炎并心肌损害 5 7例患儿通过临床观察 ,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心音低钝等症状、体征者 ,血清心肌酶谱增高 ,发病 1周内与发病 2周后心肌酶异常率有显著差异。心电图有部分改变 ,但无明显心律失常。结论 MP肺炎部分患儿可引起心肌损害 ,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 ,临床医师要认真检查 ,以早期进行护心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心肌炎患儿柯萨奇病毒B组(CoxB),单疱病毒(HSV),巨细胞病毒(CMV),风疹病毒(RubV),支原体(MP),弓形体IgM(Tox)等多病原感染的情况及特点。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CoxB、HSV、CMV、RubV、MP、ToxIgM抗体。结果全部病例CoxB IgM阳性,同时合并CMV、HSVIgM阳性各8例,MPIgM阳性10例,RubVIgM阳性5例,Tox IgM阳性3例。合并三种以上病毒IgM阳性6例。结论小儿心肌炎存在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治疗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g -NORs)的变化和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32例 ,迁延期 17例 ,对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经培养后制片进行银染 ,检测并计算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和细胞核面积比值。结果与 2 5例健康对照比较。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迁延期Ag -NORs含量逐渐恢复 ,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与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肺炎并发心衰患儿与血浆内皮素(ET)之间的关系,以及应用扩血管、强心药物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我们对65例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测定。结果表明:治疗前肺炎患儿血浆ET均增高,以重症肺炎及并发心衰者增高尤为显著(P<0.01);轻型肺炎组与对照组血浆ET增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ET值均下降(P分别<0.05、<0.001),重症肺炎组ET浓度虽下降显著(P<0.001),但仍维持高水平,且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单纯应用扩血管药物不能完全降低血浆ET水平,而扩血管药物与西地兰合用,可有效地对抗血浆ET。因此,我们认为西地兰在保护小儿心肺功能方面,对血浆ET有较好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