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纵裂的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收治脊髓纵裂46例,其中29例作神经功能状态的临床评价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非手术组随访后神经功能缺陷无改善(P>0.05);20例手术组神经功能的临床评分明显增加及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明显改善(P<0.05)。表明手术不仅可阻止神经功能缺陷的发展,而且可使其得到改善,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脊髓纵裂1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患儿:男,1岁6个月。出生后发现脊柱侧凸。体检:胸腰段脊柱左侧凸,背部有2cm×3cm血管荡,右足短1.5cm,右下肢较对侧细1.0cm,肌力稍差。脊髓造影胸12~腰3呈岛屿征。CT检查:腰1水平见一骨峙前后横穿椎管。脊髓探查术后患儿持续昏迷,抢救无效死亡。尸体解剖:脑、心、肺和肝脏等无异常,右肺下叶发育不良。胸腰段脊柱旋转侧凸,肋骨椎板多处畸形,胸12~腰4椎管呈梭形,增宽2倍。腰1有由前上向后下之骨嵴,背侧以软骨与畸形椎板连接,分隔椎管、硬脊膜、脊髓为左右两半(图1)。脊髓长约28cm,胸1…  相似文献   
3.
20例脊髓纵裂患者手术前后进行了两下肢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查,并选择了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手术组与对照组CSEP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治疗后患者CSEP的P40峰潜伏期及波幅明显改善,患者两下肢间的CSEP亦有明显差异。表明CSEP是一敏感、客观、可靠的诊断指标,可用来判断神经损害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文中并讨论了神经缺陷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5.
脊髓纵裂患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年5月-1993年7月作者手术治疗31例脊髓纵裂病例。男性7例,女性24例,随访2个月-14.4年,5年以上者19例,均伴发先天性脊柱畸形,其中3例有两处脊髓纵裂。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手术有效率84%。文内简要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有关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特发性胸段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受限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通过对脊柱侧凸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程度与脊柱畸形特点间关系的研究来探讨脊柱畸形矫治术改善肺功能的可能性。方法:本文对72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段脊柱侧凸患者的肺功能及脊柱侧凸角的大小、后凸角的大小、顶椎旋转程度、顶椎的位置、侧凸节段的长短做了仔细的检查和测量,并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元相关分析。结果:肺容量(以肺活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代表)及肺通气量(以最大通气量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代表)与侧凸角及侧凸累及的胸椎椎体数目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顶椎所在的位置在胸段的排列顺序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后凸角及顶椎旋转程度无明显相关。表明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受损害的程度是由顶椎位置、侧凸节段长短及侧凸角度大小决定的。换句话说,顶椎在胸段的位置越高、累及的胸椎数目越多、侧凸角度越大,肺功能受限就越严重。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改善肺功能必须大幅度矫正侧凸角,如能使之为0°,则可同时消除侧凸位置及节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四肢损伤平时多见,但在处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作者检查了我院自1958——1979年间收治的2560例四肢损伤病人,发现在截肢的66例病例中(不包括断肢、手和足外伤),有26例与早期处理错误有关,对这种教训,有引起重视的必要。临床资料本组26例中,因长时间使用橡皮止血带进行急救止血,造成肢体坏死者3例;开放性损伤伤口未处理或处理错误而截肢者12例;骨折固定失误6例;血管损伤误诊或早期处理错  相似文献   
8.
<正> 在用外科方法矫正脊柱侧弯过程中,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非常少见,我院在治疗此类畸形过程中,遇到5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从11  相似文献   
9.
DHS钉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钉,但须在X线监控下进行。为此作者设计了一种非X线透视下安放动力髋螺钉(DHS)的方法,并从1992年3月~2002年8月进行了83例手术治疗,认为方法简单、实用,效果可靠。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中男57例,女26例。年龄21~84岁。高能量损伤33例,老年性骨折50例,其中偏瘫致伤7  相似文献   
10.
<正> 外伤性截瘫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创伤性疾患。这类伤员治疗的方向是抢救脊髓神经并尽可能地恢复其功能。但是经常由于护理等方面的原因,而引起褥疮、泌尿系统感染及肺炎等合并症,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同时也可能因为严重的合并症而危及伤员生命。这就要求我们在作好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外伤性截瘫的专门的护理与合并症的处理知识。褥疮的防治外伤性截瘫的压迫性褥疮是由于受损脊髓平面以下感觉及营养冲动阻断后在身体受压部位,尤其是骨突处(骶部、股骨大粗降、臀部及骨折部位成角畸形处)所引起的缺血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