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监测出生1周内正常足月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出生1周内116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其父母均为本地区居民,利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测定各研究对象同一部位的皮肤生后1周内不同时间点的胆红素值。结果 本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在生后迅速上升,并于生后114 h达最高峰,均值为(265.6±91.1)?mol/L,第95百分位数值为320.7?mol/L,随后缓慢下降。1168例新生儿中,共有511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超过220.6?mol/L,占43.8%,入院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者389例,其余122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在220.6~327.8?mol/L之间,家属拒绝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但经监测无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 本地区足月新生儿总胆红素峰值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高限,对早期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唐茂生  邓文均  杨大庚  林丽梅 《广东医学》2012,33(24):3747-374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基酸营养对低出生体重儿生后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影响,验证早期大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NICU住院的低出生体重儿96例,分为3组,在出生当天分别给予0、1.0、2.0 g/(kg.d)氨基酸,以后每天增加0.5~1.0 g/(kg.d),至足量3.0~3.5 g/(kg.d)。结果 3组体重下降时间、体重下降百分比以及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病例所监测的生化指标基本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氨基酸,可以减少早产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比例,使婴儿较早恢复到出生体重,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反射性呼吸暂停的病因。方法:选取呼吸暂停患儿共50例,总结其临床特点,进行病因分析。结果:50例反射性呼吸暂停患儿中,治愈31例(62%),无效出院9例(18%),死亡10例(20%)。死亡病例中,早产儿(28~32周)6例,占死亡人数的60%,其9例(90%)死于原发性疾病及其他并发症,1例(10%)死于雾化吸入时诱发严重的呼吸暂停。结论:反射性呼吸暂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进行各种操作需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防止并发症。1979年起我们对86具尸体肌间沟的局部解剖学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设计由中斜角肌旁入路施行臂丛神经阻滞。自1980年元月至1983年12月临床应用260例,收到满意效果,初步体会具有操作简便,异感明显,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唐茂生 《海南医学》2010,21(1):46-47,53
目的探讨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者长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的副作用。方法收集在我院哮喘门诊和儿科病房住院的婴幼儿哮喘患者178例,根据病情将所有的病例分为2组,其中Ⅰ组122例:每日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100μg;Ⅱ组56例:每日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200μg,两组疗程均为6-12个月,定期检测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的血糖和血压,并以10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在吸入ICS后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血糖和血压未见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对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糖、血压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出生1周内正常足月新生儿1168例经皮胆红素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出生1周内正常足月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出生1周内116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其父母均为本地区居民,利用经皮胆红素测试仪测定各研究对象同一部位的皮肤生后1周内不同时间点的胆红素值.结果 本组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值在生后迅速上升,并于生后114 h达最高峰,均值为(265.6±91.1)μmol/L,第95百分位数值为320.7 μmol/L,随后缓慢下降.1168例新生儿中,共有511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超过220.6 μmol/L,占43.8%,入院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者389例,其余122例患儿,经皮测胆红素值220.6~327.8 μmol/L,家属拒绝进行光疗等干预措施,但经监测无胆红素脑病发生.结论 本地区足月新生儿总胆红素峰值明显高于生理性黄疸高限.对早期新生儿黄疸进行监测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唐茂生  石帆 《广东医学》2012,33(16):2470-2472
目的对基层医院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路径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临床路径技术在控制医疗费用方面的价值。方法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收集8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临床资料,对入径组、未入径组,以及前1年同期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对照组)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入径25例,入径率为30.5%,出现变异4例,占入径人数的16%,其中退出临床路径1例,另3例未退出临床路径;入径组病例住院费用[(925.72±61.22)元]和住院时间[(3.71±1.53)d]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1 233.85±110.90)元和(3.92±1.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也显著低于或短于未入径组。结论在不影响临床医疗效果的基础上,基层医院应用临床路径可以减少住院费用,规范诊疗流程,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因为环境污染、室内装璜和生物、理化等因素的影响所引起,由于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使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较过去有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我们对1999年6月~2003年6月的门诊病人进行了筛选和排查,发现其中过敏性咳嗽患儿85例,对其中的60例应  相似文献   
10.
石帆  吴龙耀  陈锋  唐茂生  刘珍仪 《广东医学》2016,(17):2651-2653
目的:探讨长期吸入小剂量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对哮喘婴幼儿生长发育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48例哮喘婴幼儿作为观察组,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125~250μg/d,共12个月,吸药前后定期测量身高、体重和检测血钙(Ca2+)、磷(P3-)值,并与对照组40例健康婴幼儿比较,观察两组身高增长速度(GV)、体重增长速度( WV)和血Ca2+、P3-值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吸药后哮喘病情得到良好临床控制,身高、体重和血Ca2+、P3-值未见明显异常,GV、WV和血Ca2+、P3-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吸入小剂量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婴幼儿哮喘安全有效,不影响其GV、WV和钙、磷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