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神经细胞相关标志物β-tubulin、NF及GFAP 在新生儿外周血的表达情况,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治疗中干细胞的动员、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Ficoll hypaque分离液分离新生儿外周血,收集单核细胞层,接种于6孔板.37℃饱和湿度的CO2孵箱培养,7 d后更换培养液,弃去未贴壁细胞,贴壁细胞用免疫细胞化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 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志(β-tubulin及NF)和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GFAP.结论神经细胞标志物β-tubulin、NF及GFAP 在新生儿外周血中表达阳性,新生儿外周血可能存在神经干细胞,这可能是缺氧缺血性脑病自我修复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体外恶性转化及转化的细胞体内病理特征。方法:从Balb/C小鼠脂肪组织培养出ASCs,用3-甲基胆蒽(MCA)培养基处理第二代ASCs 1周,使其发生恶性转化,将转化的ASCs注入裸鼠皮下,肿瘤长出后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经MCA处理1周后的ASCs,6个月后发生恶性转化,细胞成瘤后提示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结论:MFH的发生可能来源于ASCs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3.
唐秋灵  马廉 《北京医学》2014,(4):309-31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 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目前应用的联合化疗方法,5年生存率超过80%。因而在儿童ALL的治疗研究中,如何在获得最高治愈率的同时,尽量减少长期生存者的晚期并发症,保证治愈后的生活质量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骨骼并发症,尤其是骨质疏松甚至骨坏死是造成儿童ALL治疗后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国外已引起广泛关注,但国内相关研究甚少。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是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药物,而它可导致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成骨细胞的生成和活性,促进其凋亡,减少骨骼中活性成骨细胞成分,导致骨生成能力下降。现就儿童ALL相关骨骼病变的研究近况进行综述,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向胰岛素分泌细胞(IPCs)分化过程中的免疫学特性,为huMSCs作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细胞来源提供依据。方法以流式细胞术检测huMSCs及huMSCs源性IPCs的免疫表型;RT-PCR法检测huMSCs及huMSCs源性IPCs的HLA-A、HLA-DR基因的表达;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率,观察huMSCs及huMSCs源性IPCs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huMSCs在体外培养条件诱导下,具有向胰岛素分泌细胞分化的潜能;huMSCs及huMSCs源性IPCs均不表达CD80、CD86、CD40、CD40L、HLA-DR,均表达HLA-A;huMSCs能够抑制PHA刺激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增殖,但huMSCs源性IPCs未见该作用。结论 huMSCs及huMSCs源性IPCs均具有低免疫原性,可作为胰岛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huMSCs对免疫反应具有负调节作用,但huMSCs源性IPCs不具有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s)及其诱导分化为男性生殖细胞样细胞后的免疫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huMSCs的移植特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培养huMSCs,在男性生殖细胞培养条件下定向诱导其分化为huMSCs源男性生殖细胞样细胞。采用FACScan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前后huMSCs表面抗原CD40、CD40L、CD80、CD86。半定量反转录(RT)-PCR检测诱导前后huMSCs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Ⅰ、HLA-DR基因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诱导前后的不同数量级huMSCs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体系中经植物血凝素(PHA)激活的同种异体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诱导前后huMSCs对经PHA活化的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结果 HuMSCs在男性生殖细胞培养条件下能分化为男性生殖细胞样细胞,诱导前后的huMSCs均表达HLA-Ⅰ,不表达CD40、CD40L、CD80、CD86和HLA-DR。huMSCs能抑制经PHA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殖,并抑制T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但huMSCs源男性生殖细胞样细胞并不能抑制经PHA激活的T淋巴细胞增殖及IFN-γ的分泌。结论 HuMSCs在体外定向诱导为男性生殖细胞样细胞后,诱导后的细胞与huMSCs一样具有低免疫源性,同时huMSCs在体外具有免疫抑制性,但诱导获得的huMSCs源男性生殖细胞样细胞不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在小鼠体内向男性生殖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HUC-MSCs纯化培养后,经显微注射方法移植到不育小鼠睾丸曲细精管,对体内移植后的细胞行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观察其存活、迁移及男性生殖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表达等情况。结果HUCMSC体内移植后免疫组化显示其在睾丸微环境中可以存活至少120 d并发生从管腔到基底膜的迁移;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证明HUCMSCs移植后在睾丸微环境中可以进一步分化,表达生殖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结论体内外定向诱导HUC-MSCs可能可以向男性生殖细胞方向分化,HUCMSCs将可能为治疗男性不育提供一种新的细胞来源,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并评价肾组织病理检查在小儿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治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实时超声引导下对20例肾脏疾病患儿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标本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均成功获取肾组织,取材成功率100.0%。未见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活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对小儿。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浆抗凝酶(AT)-Ⅲ、D-二聚体(DD)与小儿危重评分(PCIS)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儿(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PCIS将本组分为非危重组(40例,>80分)、危重组(28例,71~80分)和极危重组(22例,≤70分);并根据患儿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69例)。分别比较所有患儿入院24 h内血浆AT-Ⅲ活性、DD水平及其与PCIS的相关性。结果:3组AT-Ⅲ活性和DD水平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儿AT-Ⅲ活性与PCIS评分正相关(P<0.05);DD水平与PCIS评分负相关(P<0.05);死亡组AT-Ⅲ活性和PCIS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DD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血浆AT-Ⅲ、DD与其病情危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精原细胞培养条件下的生殖细胞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脐带华尔通胶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精原细胞培养条件下向精原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方法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MSCs,取第3代MSCs分组进行诱导培养:对照组用基本培养液培养,实验组用条件培养液培养.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的外部形态差异;透射电镜观察2组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2组细胞是否表达精原细胞的标记物CD117及CD49f;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2组细胞表达精原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D49f的情况.结果 以人脐带华尔通胶为原料培养获得的贴壁细胞高表达MSCs相关的标记,不表达或低表达造血细胞和与移植排斥相关的细胞表面标记,并可以维持在未分化状态稳定生长、增殖;实验组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成纤维细胞形变为圆形,并发现极少数变圆的细胞继续分化呈形似蝌蚪状,对照组细胞形态不发生类似变化,超微结构也显示了很大的差异;免疫组织化学证实实验组细胞表达精原细胞的标记物CD117、CD49f,而对照组细胞不表达CD49f,CD117弱阳性表达;Westem blot进一步证实人脐带MSCs诱导前不表达精原细胞标记CD49f,而诱导后表达CD49f.结论 用组织块贴壁法获得人脐带来源的MSCs,在精原细胞培养条件下进行诱导培养,不仅能发生精原细胞样的形态变化及伴发细胞的分化过程,而且能表达精原细胞的特征性标记,证实人脐带来源的MSCs具有向精原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发热小婴儿腰椎穿刺结果异常的高危因素,为发热小婴儿合理腰椎穿刺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发热并行腰椎穿刺的28d~3个月龄小婴儿的临床特点,比较发热小婴儿腰椎穿刺脑脊液结果正常组和异常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68例发热并行腰椎穿刺的28d~3个月龄小婴儿,脑脊液结果异常组36例(52.9%),脑脊液结果正常组32例(47.1%),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惊厥发作情况、神经系统症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外周血CRP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而发热持续时间≥1.5d(x2=4.059,P=0.044),发热峰值≥39℃(x2=5.785,P=0.016),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x2=12.129,P=0.000),合并其他感染(x2=4.554,P=0.03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发热小婴儿,发热持续时间≥1.5d,发热峰值≥39℃,存在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和合并其他感染为腰椎穿刺结果异常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