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为了解我国西部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及重庆)儿科重症医学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本课题组于2011年11月向上述地区具有儿科重症医学资质且儿科床位300张以上的专科和综合医院发出调查表,其中5所医院回复,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唐小晶  许峰 《重庆医学》2013,(28):3385-3387
目的评价儿科重症监护室内紧急气管插管并发症的风险,寻找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统一的紧急气管插管资料收集表前瞻性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该院儿科重症监护室紧急气管插管患儿相关资料,根据有无并发症分组,比较组间差异,将所有研究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寻找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 (1)69.1%的患儿至少出现一种并发症,主要包括低氧血症(67.9%)、心动过缓(29.8%)、返流(16.7%)。(2)紧急插管发生在非工作时间的可能性是工作时间的1.7倍,非工作时间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工作时间的2.7倍。(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鼻插管、插管2次以上、非工作时间插管与并发症有关。结论紧急气管插管发生在非工作时间的可能性是工作时间的1.7倍,非工作时间、经鼻插管、插管2次以上与紧急插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一个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家系进行患儿临床特征描述及相关致病基因突变分析,从遗传学角度明确其发病原因。方法采用二代测序(NGS)方法对该家系的就诊患儿进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相关致病基因突变检测,检出可疑致病位点后再结合PCR和Sanger测序在家系内进行遗传共分离验证。结果检测到就诊患儿在DUOX2基因上携带父源性c.3329GA(p.R1110Q)突变和母源性c.1873CT(p.R625X)突变,患儿姐姐也携带有相同的两个突变位点,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规律。DUOX2基因的c.3329GA(p.R1110Q)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为致病突变,c.1873CT(p.R625X)为首次报道的可疑致病突变。结论 DUOX2基因是该家系的致病基因,NGS结合Sanger测序可以快速准确的对该病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也可以为该家系的产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舌根囊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收治的35例先天性舌根囊肿新生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等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35例先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新生儿早发败血症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20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临床诊断为新生儿早发败血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人口学资料及入院8 h内的临床检验指标;以入院7 d病死为终点事件。比较存活组患儿及死亡组患儿各指标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严重脓毒症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78例严重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以预后为因变量,基础变量构成比采用χ2检验,对纳入满足正态分布的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二元Logistic回归对各变量进行预后评价,对具有预测价值的变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特异性预测,以曲线下面积(AUC)>0.5为具有预测价值。结果 共收集到严重脓毒症患儿178例,其中包括有脓毒性休克、脓毒症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脓毒症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年龄、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血白蛋白、血尿素氮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筛选发现肌酐、乳酸、前降钙素原、可能是影响预后的变量,通过ROC曲线发现肌酐敏感度0.736、特异度0.745、临界浓度148.5 mmol/L、AUC 0.625;前降钙素原敏感度0.679、特异度0.904、临界浓度16.7 ng/L、AUC 0.865;乳酸敏感度0.786、特异度0.862、临界浓度3.70 mmol/L、AUC 0.875,对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而且前降钙素原与乳酸的拟合度较好,特异度高于肌酐。结论 肌酐、前降钙素原、乳酸是影响儿童严重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胸腔生物电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HM-BIA)预测新生儿脓毒症(NS)患儿心功能障碍(CD)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152例N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NS患儿是否并发CD,将其分为研究组(n=53,并发CD)与对照组(n=99,未并发CD)。对2组患儿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危重新生儿比例,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肌钙蛋白(hs-cTn),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心房、室内径及射血分数,以及心率、每搏输出量指数(SI)、心排血量(CO)、心指数、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校正流动时间(FTC)、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肌收缩指数(ICON)、收缩时间比(STR)等NHM-BIA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与χ2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对NS患儿并发CD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NHM-BIA不同指标预测NS患儿并发CD的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新生儿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12月我院NICU行血浆置换治疗的极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置换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钠、血钾、血钙、血糖、凝血及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Ⅰ~Ⅱ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西安市儿童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临床诊断Ⅰ~Ⅱ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150例,30例应用乌司他丁的患儿设为观察组、其他120例患儿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儿的人口学基线资料,比较两组临床生化指标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8 h后的差异,连续性测量观察组应用乌司他丁不同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在用药24 h及48 h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的组间差异;比较两组之间住院情况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48 h后观察组在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血清肌酐(Scr)、血清乳酸(Lac)、血清前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等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对照组APTT、D-D、PCT、IL-6、IL-8等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48 h后在PT、APTT、D-D、Scr、Lac、PCT、IL-6、IL-8等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48 h后血便、腹胀、肠鸣音减弱、腹部超声及腹片异常发生率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在应用乌司他丁3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不显著,用药60 min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好转并逐渐保持稳定,组内连续测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外科手术率及病死率等均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达到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外科手术发生率及病死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 E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1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诊断为N EC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者为对照组(n=75),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者为观察组(n=75),比较两组患儿治疗48h后临床症状改善、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及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变化、影像学改变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观察组治疗48h后腹胀、血便、肠鸣音减弱的比例均降低(χ2值分别为12.698、7.352、5.441,P<0.05),IL-6、IL-8、PCT水平均降低(t值分别为2.490、2.841、2.572,P<0.05),PT、APTT、D-二聚体均降低(t值分别为4.156、7.170、1.985,P<0.05),超声及腹部X线异常患儿的比例均降低(χ2值分别为3.972、6.700,P<0.05);两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注射局部发红或皮疹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比例、手术治疗比例、住院时间、禁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值分别为2.014、1.964、3.031、2.058,P<0.05).结论 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改善N EC患儿预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