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开放置鞘气腹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临床常用的建立气腹的方法有闭合法和开放法2种,闭合法带有极大的盲目性,易损伤腹内脏器和血管;开放法切开腹壁各层后直视置鞘建立气腹,操作较复杂,需增加特殊器械,易漏气及产生皮下气肿。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结合二者优点,设计一种半开放置鞘气腹法,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免疫磁性海藻酸钠载药纳米微球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靶向治疗系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用微乳化-离子交联方法制备包覆阿霉素的碳包铁/海藻酸钠复合纳米微球,以水溶性碳二亚胺为交联剂,将载药微球与单抗Hab18连接,制备出了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对该免疫磁性微球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检测了免疫磁性微球中抗体的活性和免疫磁性微球与靶细胞的体外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平均粒径约为171.2nm,外观为球型,铁含量为14.6%,载药量为10.8%,且具有强磁响应性和长时间药物缓释效果.同时在体外该微球能够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这种免疫磁性药物纳米微球有望成为一种优良的靶向肿瘤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6F普通硅胶管制作胆道内置引流管,对过去5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自2001年9月至2006年2月共156例术中明确无残余结石、无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其中107例患者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余49例仍按传统方法放置T管引流。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2±26·7min、127·5±24·2min(P<0·05),术后住院4·8±0·92d、8·4±1·48d(P<0·05),术后平均输液量7278·5±1381、11270·2±2026ml(P>0·05),平均住院费用8932·7±1553·6元、10242·9±1594·5元(P<0·05),恢复日常工作时间14·44±1·89d、31·93±3·52d(P>0·05)。2组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病人随访1~51月,平均28月,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及其它胆道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胆道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肺癌、淋巴瘤、肺结核出现阴虚综合征时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变化规律,验证阴虚综合征的发病学机理是由于白细胞介素1(10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增强、生物学活性相对升高引起细胞因子网络紊乱的理论研究结论。方法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材料,使用细胞因子基因芯片检测阴虚综合征细胞因子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结果肺癌阴虚综合征时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淋巴瘤阴虚综合征时IL-8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肺结核阴虚综合征时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和TNFa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结论肺癌、淋巴瘤和肺结核伴有阴虚综合征时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从细胞因子网络的角度,初步验证了阴虚综合征的发病学机理的理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5.
生物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和实质性脏器出血的患者,单单使用常规外科技术止血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医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的:回顾临床常用可吸收止血材料的研究现状,为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止血材料提供指导.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0-02/2010-02关于止血材料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生物材料;止血材料;生物可吸收材料;止血效果;止血机制"或"biomaterial;hemostatic material: bioresorbable material;hemostasis effect; hemostatic mechanism" 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选入文章内容与生物可吸收止血材料及其应用有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文献类型包括综述和临床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结果与结论: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应用的可吸收止血材料包括纤维蛋白胶、氧化纤维素和氧化再生纤维素、α-氰基丙烯酸酯类组织胶、可吸收性明胶海绵、微纤维胶原等.不同的止血材料其止血机理和止血效果均不相同,只有在充分的了解各种止血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使用止血材料,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既能一期缝合胆总管又能有效引流的新方法。方法 随机对25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及分别以T管或内置管引流并观察疗效。结果 除l例因Mirizzi综合征中转开腹外,24例均获成功。其中l例胆总管未置任何引流而一期缝合;4例置T管引流;19例采用自制带单向倒勾的(3—5)mm直径硅胶管内置管引流并一期缝合胆总管。手术时间(90.420)分钟,平均145分钟。胆总管内取出结石l-5颗。患平均住院7.5天。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内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简便易行且符合人体生理的胆总管探查术后引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 ( carboplatin-Fe@C-load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 C - Fe@C-CN )结合磁场在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和药动学过程。 方法 建立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 40 只为 A 组, 正中开腹行肝动脉插管,按卡铂 5 mg·kg-1 体重注入 C-Fe@C-CN 的生理盐水分散液,以肿瘤组织为靶区施加 0.5 T 磁场 30 min 。分别在给药后 0.25 , 0.5 , 1 , 3 , 6 , 12 , 24 和 48 h 各时间点,每组取 5 只大鼠处死,采集血浆、靶区肿瘤、非靶区肝、肾、脾和肺组织标本,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和组织中卡铂浓度,药物浓度数据用 3P87 药动学程序分析处理,并组织学 观察 C-Fe@C-CN 的在各脏器分布情况。 另 40 只健康大鼠为 B 组,以左肝叶为靶区,给予相同的处理作为对照。 结果 A 组靶区肿瘤组织 <> c max 是 65.21 μg·g-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38.47 μg·g-1 )的 1.7 倍。 48 h 时 A 组靶区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是 7.27 μg·g-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3.11 μg·g-1 )的 2.3 倍。 A 组靶区肿瘤组织 AUC 是 906 mg·h·L-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421.34 mg·h·L-1 )的 2.2 倍。 2 组药动学参数值相近。病理学观察 显示, C-Fe@C-CN 在磁场作用下聚集于肿瘤细胞间隙中,并可栓塞于部分细小动脉。非靶区肝组织内少见 C-Fe@C-CN 的聚集和栓塞的血管。 结论 C-Fe@C-CN 在体内具有长循环和缓释特性,在磁场的引导下对肿瘤组织具有更强的靶向性,成倍提高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延长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8.
各种原因导致的爆发性肝功能衰竭(FHF)死亡率高居不下,据统计在西方国家达到60%~90%。目前公认的最理想的治疗措施是肝移植(L iver Transp lantation)。但由于肝脏来源的短缺,相当多的病人在等待肝脏移植的过程中死去,在美国,1978年在等待肝移植的过程中死去的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患者是7·7%,而在2001年,接受捐赠肝的ALF病人只有20%(5250/25750)[1]。生物人工肝系统(B ioartific ial L iver Sys-tem),系将体外培养增殖的肝细胞(人肝细胞,动物肝细胞,人肝细胞系,基因转化细胞)置于特殊的生物反应器,利用体外循环装置将肝衰竭患者的血…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严重腹部外伤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预防及早期处理。对21例腹部外伤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严重腹部外伤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多因素,多机制参与的病理过程,大部分需要经透析治疗,预防、综合治疗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处理在其治疗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胆道内置管引流与T管引流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与放置T管引流对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2月共对156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其中107例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内置管引流组),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余49例仍放置T管引流(T管引流组)。对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内置管引流组及T管引流组术前均有明显肝功能受损,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第3天ALT、AST、TBil、DBil等指标两组均有明显改善,术后1月复查肝功能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两种胆道引流方法对肝功能各指标恢复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放置内置管引流与放置T管引流同样可有效引流胆汁,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