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磨牙阻生多见于上下颌第三磨牙,第一磨牙阻生相对罕见。本文报道下颌第一磨牙水平阻生1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护理院潜在服务对象对护理院入住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院需求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 对18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88例研究对象中,179例患有慢性病,占95.21%;70例存在各类健康问题,占37.23%;97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占51.60%.目前,即有护理院入住需求的有36例...  相似文献   
3.
牙齿异位的情况临床中较常见,大多数异位牙发生于原牙位周围,牙齿远距离异位罕见。本文报道1例上颌前磨牙腭中缝异位伴颏部多生牙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天津市护理人员能级评价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12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函询。[结果]函询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93,熟悉程度系数为0.85,权威系数为0.89,均大于0.7。变异系数变小,且越来越接近0。[结论]天津市护理人员能级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一定的创新性,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和护理队伍的发展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通过纵向问卷调查,了解婴儿在1月龄和6月龄的主要睡眠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5至8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600例1月龄健康婴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睡眠问卷分别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调查婴儿近1个月的睡眠状况。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儿主要睡眠问题和家长睡眠行为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月龄婴儿夜醒、入睡困难、夜哭的发生率分别为30%,17%,14.1%;6月龄时分别为7.3%,9.3%,13.1%。夜醒和入睡困难的发生率随月龄增长显著降低(P<0.05)。1月龄婴儿睡眠问题的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婴儿抚触、单独入睡、抱起安静后重新放入床上哄睡、夜间喂奶是夜醒的保护因素,换尿布是夜醒危险因素;(2)睡前听音乐、有序睡前常规、安抚不抱、抱起安静后重新放入床上哄睡是入睡困难的保护因素,换尿布是其危险因素;(3)有序睡前常规、观察等待、抱起直到入睡均是夜哭的保护因素。6月龄婴儿睡眠问题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1)抱起安静后重新放入床上哄睡、抱起婴儿直到入睡、换尿布是夜醒的危险因素,睡前亲子互动是夜醒保护因素;(2)睡前听音乐、单独小床、单独入睡是入睡困难的保护因素;(3)抚触、有序睡前常规、安抚不抱均是夜哭的保护因素。结论 婴儿睡眠问题普遍,随月龄增长而减少。1月龄和6月龄睡眠问题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互相交融,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有利于婴儿睡眠问题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评价量表,对某大学13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分(87.35±13.27)分,在4个维度中以运动效能的得分最低。大学3年级学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大学2年级和大学5年级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加强护理本科生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以促进其采取积极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军训对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医科大学225名2012级医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9±0.47)分,明显低于常模(2.95分±0.53分)(t=8.30,P<0.01);影响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因素有家庭情况、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军训后自我效能感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t=3.25,P<0.05).[结论]医学新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常模,军训可提高自我效能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大学139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护理本科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平均得分为(116.93±15.45)分,得分指标69.60。各分量表按得分指标从高至低依次为自我实现、人际间支持、营养、压力管理、运动、健康责任。②年龄、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健康行为自我效能5个变量对护理本科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影响,共可解释39.4%的变量。结论:护理教育者与护生应关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较低的维度,并通过提高护生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促使其采取积极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