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体检资料,了解医务人员高发疾病及健康状况,为制订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体检中心数据库2021年3 829名医务人员体检数据,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统计医务人员检出率前十位的疾病,分析年龄、性别及科室差异性。结果 医务人员健康异常检出率较高,排序前三位的疾病依次是肺结节(85.36%)、甲状腺结节(55.67%)、颈动脉斑块形成(42.15%),其中≥40岁及男性医务人员健康问题更为显著,而且不同工作科室的医务人员疾病检出率情况亦存在差别。结论 医护人员健康状况需得到高度关注,需依据年龄段、性别及科室有侧重进行关注,并制定有效的综合健康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背景 我国代谢综合征(MS)患病率逐年升高,血尿酸(SUA)水平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由于SUA受肾功能影响,采用标化SUA〔SUA/血肌酐比值(SUA/Scr)〕可更好地预测MS。内脏脂肪指数(VAI)是衡量内脏脂肪蓄积程度的重要指标,可更直接地预测MS的发生风险。但目前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关于VAI是否介导SUA/ Scr与MS关联的研究较少。 目的 探讨VAI在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中SUA/Scr与MS发生风险间的中介效应。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10 042例体检人群。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和生化检测,计算SUA/Scr和VAI。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标准诊断MS。将研究对象分别按照SUA/Scr水平四分位数和VAI四分位数,各分为4组:Q1~Q4组和V1~V4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SUA/Scr与VAI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UA/Scr和VAI对MS发生的影响;采用bootstrap方法分析VAI是否介导SUA/Scr与MS之间的关联。 结果 10 042例研究对象中,MS患者1 833例(18.25%),非MS患者8 209例(81.7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UA/Scr与VAI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2组〔OR=1.310,95%CI(1.039,1.651)〕、Q3组〔OR=1.372,95%CI(1.089,1.729)〕、Q4组〔OR=1.744,95%CI(1.381,2.203)〕人群发生MS的风险增加(P<0.05);与V1组相比,V3组〔OR=6.721,95%CI(4.600,9.819)〕、V4组〔OR=33.327,95%CI(21.509,51.640)〕人群MS的发病风险增加(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SUA/Scr对MS发病率具有直接影响〔β=0.154,95%CI(0.104,0.205)〕,并且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β=0.183,95%CI(0.156,0.21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25%。 结论 甲状腺功能正常人群SUA/Scr和VAI是MS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VAI部分介导了SUA/Scr对MS发病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身材矮小患儿的病因分布及遗传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身材矮小患儿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结果 86例身材矮小患儿中,病因有6种,以特发性矮小症(ISS,41%)和生长激素缺乏症(GHD,29%)最常见,遗传性疾病(14%)次之。将遗传性疾病组与ISS组、GHD组比较显示,各组患儿就诊年龄、身高、出生身长、出生体重、父母身高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遗传性疾病组身高距同年龄同性别个体身高第3百分位数的差值(ΔP3)和身高标准差评分(HtSDS)显著低于ISS组(P < 0.05),但与GH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遗传性疾病组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显示不同遗传性疾病表型谱存在异质性及表型重叠性。结论 ISS、GHD和遗传性疾病是儿童身材矮小的主要病因。对存在严重身材矮小的患儿,在除外GHD外,有必要进一步行遗传学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健康人群中室内外工作环境的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炎性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于2018年10~12月根据工作性质(分为室内组和室外组)对石家庄市区30~6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符合入组条件者进行血压、身高、体重等体格检查,行颈动脉超声以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 LDL)、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serum 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 LPA2)、血脂等相关抽血化验,并将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室外组教育程度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危险因素腹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室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室外工作环境中的大气颗粒物对心血管疾病相关循环标志物Ox LDL、Lp LPA2可能无显著影响,但引起血压、空腹血糖、腹围、臀围、BMI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10年队列研究探讨血尿酸(SUA)水平对高血压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于2008年选取≥40岁的无高血压体重正常的健康体检者2950名为研究对象,采集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尿酸、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检测数据,共随访10年。按照血尿酸基线水平四分位分为4组(Q1~Q4),高于正常参考范围者为Q5组。比较各组高血压的累积发病率,Logistics回归分析血尿酸水平对新发高血压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尿酸浓度对高血压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尿酸水平的增加,体重指数(BMI)、腰围(WC)、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指标也随之增加。高血压的累积发病率为21.69%,且发病率随着基线血尿酸的升高而增加。Q1~Q5五组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15.78%,18.39%,22.61%,24.46%,27.70%。调整性别、年龄、BMI,W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血糖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Q1组相比,Q3、Q4、Q5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显著增加(OR=2.359、3.650和4.041)。Q2组无统计学差异(OR=1.653)。ROC曲线分析血尿酸水平对高血压无诊断价值。结论正常体重的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增高可作为评估高血压发生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男性体检人群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 SUA)水平对前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影响及SUA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对BMD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年度体检的50岁及以上的2270名男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非优势侧前臂桡骨远端1/3处BMD值,计算T值,根据T值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SUA水平在正常范围者按四分位分为Q1~Q4组,高于正常范围者为Q5组。探讨各组SUA变化及与BMD的关系,分析骨量异常的影响因素,建立相乘和相加效应模型分析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骨质疏松组SUA水平低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Q1~Q5组BMD值、T值、骨量减少患病率、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BMD值、T值均与SUA呈正相关性(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SBP)、患有高血压与骨量异常的风险呈正相关性,BMI、SUA与骨量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肥胖指标、内脏脂肪指数对10年后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预测价值及判断切点。方法 选取2 910名无NAFLD健康体检者,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测量学、肝脏超声等检查,连续随访10年。按照随访期间是否发生NAFLD分为NAFLD组与对照组,并按基线水平体质量指数(BMI)分为正常、超重、肥胖组;分别按照腰围(WC)、腰围身高比(WtHR)分为正常和超标组;内脏脂肪指数(VAI)按四分位数法分为4组(VAI-Q1~VAI-Q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组对新发NAFL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MI、WC、WtHR、VAI对NAFLD预测价值。结果 NAFLD组在基线时及随访结束时,其BMI、WC、WtHR、VAI、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在基线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发生NAFLD患病率为29.41%。NAFLD发生风险BMI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是正常组的2.579倍和3.3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