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性肺炎在小儿肺炎中至少占半数比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是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我们对59例小儿病毒性肺炎运用基因重组α1b干扰素(IFN-1b,运德素)进行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造成的大咯血患儿的诊治水平。方法总结1例以大量咯血为临床表现的HHT患儿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病史诊断为HHT,DSA结果提示右侧支气管动脉中下部发育异常、支气管动脉一肺动脉瘘、左侧支气管动脉发育异常,行经导管栓塞(transcatheter embolotherapy,TCE)治疗,随访2年,无咯血表现。在国内外报道儿童咯血原因中,血管因素属少见原因。40%的HHT患者存在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PAVM),70%的PAVM患者与HHT相关,2%—5%的PAVM患者为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瘘。结论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为儿童大量咯血的少见原因。DSA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利用TCE治疗并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临床表现为大量咯血的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 验。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诊断为先 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胸部64 排CT增强扫描三维容积再现(3D-V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及随访情 况。结果男1例,女3例,最大发病年龄为11岁,最小发病年龄为2个月,主要表现为咯 血。1例有杵状指,3例未见特异性体征。胸部X线片检查:3例未见异常,1例示肺 间实质浸润。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3D-VR检查:1例提示支气管动脉迂曲,但未见 异常交通;1例导管栓塞治疗(TCE)后示右侧支气管动脉扩张迂曲,并与肺动脉 相通可能性大,考虑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提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 未见异常。3例DSA提示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病变部位均位于右下肺,并行 TCE。随访至2009年2~5月,1例复发,表现为痰中带血,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未 见异常,余3例未复发。3例怀疑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1例考虑 为HHT高度危险者。结论体动脉-肺动脉瘘可造成大量咯血。胸部X线片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胸部64排 CT增强扫描3D-VR可显示病变部位,明确诊断需行DSA。可采用TCE治疗。TCE远期 效果应进行长期随访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病原学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体之一.经国内外研究证实,MP肺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中重症MP肺炎病例也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MP)肺炎临床特点。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病房收治的MP肺炎患儿,入院当天采集咽拭子行MP的DNA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根据耐药检测结果分为大环内酯类耐药(MR)组和敏感(MS)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指标。结果 225例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的病例进入本文分析,MR组195例和MS组30例。两组均表现为高热及咳嗽,在性别、年龄、最高体温、重症肺炎所占的比例,急性期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RP水平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表现为大叶性实变影,以右肺单侧为主,但MR组发生双侧病变的比例略高于MS组(P=0.056)。MR组较MS组的总病程[(18.3±6.1)vs(16.5±4.2)d,P=0.031]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的发热时间[(7.0±4.3)vs(4.7±3.4)d,P=0.003]均显著延长。对MS组患儿行疗效分析发现,初选大环内酯类药物较初选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患儿的总发热时间[(9.6±3.5)vs(12.1±5.6)d,P0.001]和总病程[(16.1±4.1)vs(19.3±6.6)d,P0.001]显著缩短。结论 MP耐药率较高。MP耐药患儿发生双侧肺病变的风险增高、总病程及发热时间显著延长。早期诊断并及时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仍能缩短大环内酯类耐药患儿的病程和发热时间。  相似文献   
6.
ELISPOT检测技术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评价ELISPOT试验在儿童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采用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ESAT-6和CFP-10(culture filtrate protein-10)为抗原的ELISPOT试验技术,检测了42例非结核性肺疾病患儿和27例活动性结核病患儿体内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水平,评价其在儿童活动性结核病和潜伏结核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将结果与结核菌素皮试结果(PPD)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该试验的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ELISPOT试验的敏感性为88.9%,特异性(97.6%)高于PPD(81%,P﹤0.05);与PPD试验结果结合分析,其诊断阳性率为96.3%.此外,ELISPOT试验结果与性别、年龄、BCG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机体免疫状态、PPD直径和感染部位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提示ELISPOT试验适宜作为儿童PPD试验初筛后结核病诊断的重要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临床表现为大量咯血的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诊断为先天性体动脉-肺动脉瘘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胸部X线片、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三维容积再现(3D-V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男1例,女3例,最大发病年龄为11岁,最小发病年龄为2个月,主要表现为咯血。1例有杵状指,3例未见特异性体征。胸部X线片检查:3例未见异常,1例示肺间实质浸润。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3D-VR检查:1例提示支气管动脉迂曲,但未见异常交通;1例导管栓塞治疗(TCE)后示右侧支气管动脉扩张迂曲,并与肺动脉相通可能性大,考虑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提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未见异常。3例DSA提示为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病变部位均位于右下肺,并行TCE。随访至2009年2~5月,1例复发,表现为痰中带血,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未见异常,余3例未复发。3例怀疑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1例考虑为HHT高度危险者。结论体动脉-肺动脉瘘可造成大量咯血。胸部X线片一般无特异性表现,胸部64排CT增强扫描3D-VR可显示病变部位,明确诊断需行DSA。可采用TCE治疗。TCE远期效果应进行长期随访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8.
自《档案法》颁布实施以来,档案的社会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档案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和重视,档案管理水平取得了突破性的提高和发展,档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社会在飞跃发展,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量也在迅猛提高,所以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各个环节也必将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必须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否则档案工作就失去了生命力,档案工作就会停止不前,长而久之就会被社会抛弃。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42例白三烯致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鼻咽分泌物中白三烯的水平,探讨白三烯在RSV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的42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RSV毛细支气管炎组;选取同期不伴喘息的呼吸道感染患儿21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儿RSV抗原检测均为阴性。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临床评分,于入院第1~7天取患儿的鼻咽分泌物(nasopharyngeal secretion,NPS),用ELISA方法做白三烯C4(leukotriene C4,LTC4)的检测,同时测定NPS的蛋白质含量,用LTC4与蛋白的比值进行校正。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SV毛细支气管炎组NPS中LTC4的质量质量浓度为14.89pg/μg,蛋白(0.21~149.18),而同期对照组为2.10pg/μg,蛋白(0.33~13.06),RSV毛细支气管炎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对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入院第1天和第7天的白三烯质量浓度进行比较,NPS中的LTC4(P=0.561)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临床评分,轻度组和中度组白三烯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NPS中LTC4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第7天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时再次检测LTC4的质量浓度,无显著性改变,仍是增高的。根据临床评分轻度组和中度组白三烯的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冯雪莉 《眼科新进展》2013,33(5):497-500
现有较多研究表明,近视发展中存在局部生长调控,许多信号分子参与了这一过程.本文对信号分子在近视眼局部调控生长中的信号通路及其调节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