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个半心室修补术在双心室修补术后急性右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5例先天性心脏病行双心室修补术后出现急性右心功能不全,急诊在非体外循环下加做双向Glenn手术(即转换手术方式为一个半心室修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7~18个月;体重6~13 kg。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1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狭窄2例,法洛四联症合并三尖瓣狭窄2例。术后加强心肺功能维护,重点控制肺动脉压。结果急诊双向Glenn手术后72 h平均肺动脉压12~18 mm Hg。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3~182 h,ICU滞留时间2~13 d。住院期间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4例患者出院时静息不吸氧状态下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3%~99%,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地提高。随访4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3例,Ⅱ级1例。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一个半心室修补术可作为双心室修补术后发生急性右心功能不全的补救手术。  相似文献   
2.
双侧肺隔离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儿,女,4.5岁,体质量15kg。2个月前活动量大时出现气喘症状,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降主动脉与左下肺静脉有异常交通,经心血管造影、胸部CT平扫检查诊断为肺隔离症。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率110min^-1,律齐;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未触及震颤;背部第6~8胸椎旁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周围动脉搏动良好。胸部X线片示:心胸比0.55。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左下肺静脉显著扩张,左心房人口内径1.5cm。心导管肺动脉造影显示左下肺动脉未显影,右下肺动脉分支较少;胸主动脉造影显示分支动脉供应左下肺,并回流至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腹主动脉在腹腔动脉开口上方发出一分支动脉供应右下肺,回流至肺静脉,并有一支动脉分支直接与右下肺静脉相通。胸部CT示左下肺脊柱旁可见不规则团块影,与异常血管影相连,周围可见明显肺气肿征象;左下肺血管明显增多、紊乱成团块状,支气管分支未见异常。入院诊断:肺隔离症(双下肺,叶内型),动静脉瘘(右下肺)。考虑手术如果同时切除双侧隔离肺叶,病儿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风险较大,遂决定先在全麻下切除左侧隔离肺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于6个月法洛四联症(TOF)病儿的最佳手术时机,以提高外科手术疗效,降低手术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4年5月—2009年9月收治的85例小于6个月TOF病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儿均行TOF根治术。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2.35%,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肾衰竭1例。随访75例,随访时间(36.33±25.28)个月,失访8例。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结论对小于6个月TOF病儿早期行TOF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手术病死率并不高于同期较大年龄TOF病儿。  相似文献   
4.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手术方法,总结临床应用经验,观察中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改良新型输送系统封堵技术连续对136例膜部VSD患者施行修补,年龄3个月~15岁,平均年龄1.8岁;体重4.0~26.0 kg,平均体重12.7 kg;VSD直径3~12mm,平均5.1 mm。患者经胸部微创小切口(胸骨下端3~4 cm纵行小切口或胸骨左缘第3肋间2~3 cm横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于右心室表面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引导下,建立VSD输送轨道,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封堵VSD。术后密切随访病情变化,按期复查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 136例患者中131例(96.3%)封堵成功,手术时间少于90 min,安置封堵器时间5~42 min(16.3±5.7 min)。89例(67.9%)采用对称封堵器,42例(32.1%)采用偏心封堵器。术后即刻用TEE监测,3例存在轻微残余分流,4例发生新的微量至轻度三尖瓣反流,但所有术前有三尖瓣反流患者未见反流加重,主动脉瓣未受影响,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1例患者术后第4 d发生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但经内科处理3 d内恢复正常心律。5例(3.7%)术中改为常规体外循环手术。介入封堵成功的1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18.3±6.6个月)。随访期间3例原有轻微VSD残余分流者分流全部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无血栓和溶血,无封堵器位置移动现象,未发现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手术切口隐蔽,基本不影响美观。结论在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适用于大多数膜部限制性VSD患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结果尚需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总结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6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食管闭锁的诊治、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16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中仅有1例发生吻合口漏,未见明显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闭锁的分型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外科吻合技术的提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于6个月法洛四联症(TOF)病儿的最佳手术时机,以提高外科手术疗效,降低手术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4年5月—2009年9月收治的85例小于6个月TOF病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儿均行TOF根治术。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2.35%,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肾衰竭1例。随访75例,随访时间(36.33±25.28)个月,失访8例。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结论对小于6个月TOF病儿早期行TOF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手术病死率并不高于同期较大年龄TOF病儿。  相似文献   
7.
8.
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婴幼儿粗大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在介入治疗婴幼儿粗大动脉导管未闭(PDA)中的临床应用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6月—2009年5月,应用对称膜部VSD封堵器对5例婴幼儿粗大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进行介入封堵治疗。男1例,女4例,年龄5个月~3岁,体重5.1~15.0 kg,体表面积(BSA)0.37~0.58 m2,动脉导管呈类似管型,内径5.7~8.5 mm,肺血管阻力4.8~5.7 Wood单位,体循环血量比(Qp/Qs)为3.4~4.6。术后3例患儿接受波生坦治疗。结果5例患儿全部封堵成功,术后4~5天出院。其中1例患儿选用膜部VSD封堵器,其余4例选用肌部VSD封堵器。5例患儿多汗症状明显改善,体重增加明显。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无残余分流,无左肺动脉及降主动脉狭窄;根据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反流估测肺动脉压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随访6个月以上的患儿肺动脉压均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对于合并动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粗大PDA,由于导管粗大及弓降部内径限制,应用VSD封堵器封闭动脉导管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但需更大样本量的病例和长期随访积累。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探讨体质量5 kg以下<6个月小婴儿室间隔缺损(VSD)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②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体质量5 kg以下小婴儿(<6个月)行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0例,体质量<5.0 kg,平均(4.1±0.8)kg,年龄27~182 d,平均(131±17)d.所有病儿均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伴有肺动脉高压,其中膜周型VSD者20例,嵴内型VSD者1例,肺动脉瓣下VSD者12例,多发VSD者2例,VSD直径8~25 mm,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例;出现并发症者13例,其中肺不张8例,低心排综合征2例,心律失常2例,胸腔积液1例,均经过治疗后痊愈出院.④结论只要把握好手术时机,掌握恰当的手术技术,完善围术期处理,体质量5 kg以下小婴儿(<6个月)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3~5 d至1个月内肺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加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常规药物加对症支持治疗,两周后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3. 3%、96. 7%,患儿发热、咳嗽、罗音、起效时间、消失时间等主要临床疗效指标及痊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改善病情、缓解症状,缩短疗程等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