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西药常规联合祛风化痰止咳方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8例,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疗效及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对比中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结果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复发率对比中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5.9%(2/34),对照组为20.6%(7/34),观察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常规联合祛风化痰止咳方治疗婴幼儿哮喘具有临床疗效好,治疗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胃肠外营养对新生儿胆囊收缩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收治的40例新生儿需要进行营养支持的患儿随机分 为EN组、PPN组、TPNA以及TPNB组,对其进行营养支持.结果 在治疗3d后TPNA组新生儿的胆囊收缩能力较其他组差,TPNA与TPNB组患者在治疗第7天总胆 汁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新生儿进行胃肠外营养时,应当对其严密观察,选择适宜的胃肠外营养方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沐舒坦联合东茛菪碱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南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37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联用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186例,在咳嗽、痰鸣、痰量、咳痰容易程度、痰的性质、气喘、气促、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经1 个疗程(7d) 的治疗,观察组中咳嗽、咳痰、气喘、气促症状及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达99.47%(P<0.05).结论 沐舒坦联合东茛菪碱治疗小儿肺炎能及时有效清除气道中的粘稠痰液,减轻气道堵塞,保持气道通畅,很好的解决其呼吸道高反应性症状,避免发生呼吸衰竭,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18岁以下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地区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9日确诊的23例儿童COVID-19的临床资料(患儿年龄为3个月至17岁8个月)。结果 23例COVID-19患儿中,17例为家庭聚集性发病;无症状感染3例(13%),轻型6例(26%),普通型14例(61%)。发热16例(70%),咳嗽11例(48%),发热伴咳嗽8例(35%),肺部湿啰音8例(35%)。从发病或首次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阳性至核酸转阴时间为6~24 d(中位数12 d)。3例白细胞总数降低,2例淋巴细胞下降,2例C反应蛋白增高,2例D-二聚体增高。12例肺部CT异常,其中肺内片状磨玻璃影9例。23例均应用了抗病毒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 18岁以下儿童COVID-19多为家庭聚集性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症状较轻,预后较好。流行病学史在18岁以下儿童COVID-19诊断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94例乙脑患儿,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65例及预后不良组2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肝功能(ALT、AST)、心肌酶谱(CK、LDH)均值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儿意识障碍程度、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脑患儿预后与肝功能、心肌酶谱、意识障碍程度、呼吸衰竭与否、上消化道出血与否相关,与疫苗接种史、初期持续时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以期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方法选择我院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入的哮喘住院患儿共121例,对患者发作的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因素进行检查,以期发现影响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将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影响因素纳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有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的患者反复哮喘发作率显著高于无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的患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反复发作与家族史、过敏史、过敏原种类、激素维持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21个月,因全身松软伴反复抽搐、间断发热21个月人院。第2胎第1产(第1胎为人工流产),足月顺产,无明确产前及产时高危因素。生后即发现全身松软,第二天因发热伴抽搐1次转入NICU,查优生指标均为阴性,予以抗感染治疗,调节箱温及止痉等处理,18d后好转出院。但患儿仍间断发热,多在炎热季节及太阳直晒时,易高热,服用退热药效果差,物理降温或进入阴凉地方热易退。平素汗少,偶见前额部皮肤有少量汗液。中高热时曾突发全身性强直性抖动十余次,可自行缓解。6个月时仍不会抬头,在外院就诊予以补钙、锌等,效果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