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等离子及内镜系统的辅助下口内径路咽旁间隙肿瘤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均在等离子及内镜系统辅助下进行口内径路手术.术后密切随访,随访时间为8~5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结果:2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共18例(90%),...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并总结咽旁隙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咽旁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影像学资料不全及失访的患者共筛选到72例,其中男36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46.06±1.72)岁;女36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53.67±4.88)岁。所有患者均根据术前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制定手术方案,经口径路27例,颈侧径路45例。术后随访2~13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4.38个月。统计分析临床、影像及手术资料。结果 72例患者术后病理为良性肿瘤63例,其中上皮源性肿瘤29例,神经源性肿瘤30例,其他组织来源良性肿瘤4例;4例复发,其中2例神经鞘瘤,2例多形性腺瘤,余59例恢复良好;恶性肿瘤9例,其中鳞状细胞癌5例,恶性梭形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滑膜肉瘤1例;3例复发。尽管良性咽旁隙肿瘤经口内镜手术存在囊内分块切除的情况,但相比整块切除的患者并未增加复发风险(P=0.381)。结论 咽旁隙肿瘤位置深在,临床结构复杂,良性肿瘤预后可,恶性肿瘤易复发转移,预后较差。根据术前查体和影像学检查制定手术径路至关重要。手术以颈侧开放径路为主要方式,内镜辅助径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肿物长径较大时在包膜完整的情况下作囊内分块切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早期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的整体预后情况,并评估相关风险因素对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从而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20年12月接受经口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369例早期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32~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2个月。并统计分析获得患者各项肿瘤学结果,包括DFS、总生存期(OS)、局部控制率(LC)、保喉率(LP)。结果 术后共计70例患者出现复发,40例死亡。所有患者总的1、2、5年DFS分别为89%(95%CI:86%~92%)、85%(95%CI:82%~89%)、80%(95%CI:76%~84%),中位DFS未到达。1、2、5年OS分别为97%(95%CI:96%~99%)、92%(95%CI:89%~95%)、89%(95%CI:85%~92%),中位OS未到达。且累及前连合显著影响患者DFS,但对OS没有影响。而ACI患者1、2、5年DFS分别为87%(95%CI:82%~92%)、82%(95%CI:77%~88%)、76%(95%CI:70%~82%)。而未侵犯患者1、2、5年DFS分别为92%(95%CI:87%~96%),89%(95%CI:84%~93%),85%(95%CI:79%~91%)。结论 等离子手术与CO2激光手术或是单纯放疗的疗效较为接近。累及前连合与术后肿瘤切缘也是影响患者术后DFS的重要因素,并且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等离子手术并非禁忌。术前做好相应评估,在确认前连合区域外侧甲状软骨没有明显侵犯并且术前判断可以获得阴性切缘的情况下再考虑行等离子手术治疗,才能使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5.
正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江苏省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江苏省头颈肿瘤康复专家委员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宿迁站暨江苏省耳鼻咽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18年工作会议和江苏省头颈肿瘤康复专家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于2018年3月30日至4月1日在江苏省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开幕式由中华耳鼻咽喉  相似文献   
6.
<正>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机体接触吸入性过敏原后由Ig E介导、Th2细胞驱动的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1]。近年来,AR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发病率显著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推算目前全世界AR患者超过5亿[2],美国的人群患病率为15%~30%[1],最近的调查显示我国城乡的AR患病率为6.2%~7.2%[3]。因此AR是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或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可手术切除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 2023年11月前发表的研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 JBI评价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man 5.4进行单臂Meta 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49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疾病客观缓解率为39%(95%CI:29%~54%),病理学缓解率为55%(95%CI:48%~63%),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4%(95%CI:75%~ 95%),1年总体生存率为86%(95%CI:78%~ 95%),患者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0%(95%CI:13%~31%)。12项研究报道了与治疗相关的手术延迟情况,仅有1项研究中出现1例患者因免疫治疗而延误原定手术时间。亚组分析比较了单用抗PD-1/PD-L1、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抗PD-1/PD-L1+放射治疗、抗PD-1/PD-L1+化学疗法及抗PD-1/PD-L1+基因靶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显示,这5种不同治疗方案之间的病理学缓解率和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PD-1/PD-L1+基因靶向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13%,95%CI:5%~37%)最低,抗PD-1/PD-L1+化学疗法的客观缓解率(90%,95%CI:75%~107%)最高,另3组治疗方案间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本荟萃分析和系统回顾中,新辅助抗PD-1/PD-L1免疫治疗对可切除的HNSCC耐受性良好,可能具有组织病理学反应所暗示的治疗优势。在抗PD-1/PD-L1联合或不联合其他辅助治疗的方案中,抗PD-1/PD-L1联合化学疗法的客观缓解率较其他组合治疗组更高,期待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探索长期疗效和最佳治疗组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径路选择,探讨不同手术径路的优缺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咽旁间隙肿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或)MRI检查,三种手术路径分别为颈侧径路45例、口内径路20例、颈-腮径路2例。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对所有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8~1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结果 67例中良性肿瘤共59例(88.1%),恶性肿瘤8例(11.9%);24例(35.8%)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颈侧径路20例(29.9%),口内径路3例(4.5%),颈-腮径路1例(1.5%),其中7例(10.4%)随访后好转。复发患者7例(10.4%),颈侧径路4例(6.0%),口内径路3例(4.5%)。结论 咽旁间隙解剖毗邻复杂,病理类型繁多,肿瘤以良性为主,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肿瘤大小及解剖关系决定手术径路。颈侧径路仍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的首选方法,但在肿瘤最大直径<6 cm并位于动脉内侧的良性肿瘤患者中,可考虑口内径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基于门诊患者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比例构成,分析疫情期间与非疫情期间AR患者就诊人数的变化,讨论居家以及佩戴口罩对于AR发病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7-2020年每年3月、4月和5月在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总数,以及诊断为“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的患者数量,分析鼻炎患者人次占门诊患者总数的比例构成,并进一步分层分析AR患者中不同性别、年龄的发病差异。 结果 2020年疫情期间3月、4月和5月鼻炎患者人次占门诊患者总数的比例,3月因患者较少可比性差,4月与2018年4月(P=0.028)、5月与2019年5月(P=0.001)同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同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患者总数的峰值因疫情影响有所延后。AR患者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与往年同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方面0~18岁组AR患者比例高于往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9~40岁组及41~60岁组与往年同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组样本量较少,比例变化较大。2020年6月疫情平稳以后AR患者就诊人次逐步趋近甚至部分超越2017~2019年同期水平。 结论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可能因口罩密封、疫情压力、室内过敏原以及室内空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并未使AR患者占门诊患者总数的比例降低,甚至在疫情平稳后的一些月份与过去3年相比有轻微上升的趋势,提示佩戴口罩或居家隔离可能并未使AR的发病人数显著减少,但仍推荐AR患者出门时正确佩戴口罩,特别是花粉过敏者在致敏花粉播散期间外出,建议佩戴颗粒物防护口罩,需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并净化室内空气,以减轻AR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