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croRNAs与非可控性炎症相关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可控性炎症与肿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约25%的人类肿瘤是由于非可控性炎症所引起,在几乎所有的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炎症细胞浸润,炎症细胞及分子影响着肿瘤发生、发展的每一步。MicroRNAs(miRNAs)通过调控一些关键基因及其信号通路,参与了非可控性炎症相关肿瘤起始和进展过程的调控。深入研究miRNAs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为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组内源性、长度超过200 nt、缺少特异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无或很少有蛋白编码功能的RNAs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ncRNAs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如基因组印记、细胞分化、免疫反应等.lncRNAs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等多个层面调节基因的表达,通过介导染色质重塑和组蛋白修饰、干扰转录、调节选择性剪接模式、生成小RNAs、调节蛋白质活性、改变蛋白质定位等方式,参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及死亡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控.关于lncRNAs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寻找疾病分子标记物、药物靶点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单叶皮瓣制备的外科技术及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44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采用245块游离股前外侧单叶肌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皮瓣制备方法 :在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的髂-髌连线内侧3 cm处,根据所需皮瓣的厚度在上、中、下不同区域设计切口.选取管径较粗、搏动有力的穿支血管制备皮瓣,携带肌肉组织充填死腔.制备皮瓣面积较大时,尽量带多个穿支血管.皮瓣面积(4 cm×4 cm)~(10 cm×25 cm).对18块皮下脂肪较厚的皮瓣削薄处理.结果 245块肌皮瓣,3块坏死,成功率98.8%.无一块因未找到合适的穿支血管而放弃.8块行皮下脂肪修剪的皮瓣术后出现水疱,但皮瓣血供良好,均成活.5块因取瓣面积较大供区创面行植皮术,所植皮片全部来源于切口的上份;其余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244例患者对外形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 该制备肌皮瓣方法 有利于寻找穿支血管;切取皮瓣宽度<8 cm,创面可直接拉拢缝合,≥8 cm时需要植皮,可选择切口上部为供皮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股部皮肤穿支血管的嵌合皮瓣,为修复口腔颌面部的大面积、复杂的洞穿性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分支、其在股部正面及两侧可能存在的皮肤穿支血管,设计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的穿支嵌合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8例.此种皮瓣可分为3种类型: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内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股直肌穿支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结果 术后8例16块皮瓣均成活,无并发症,且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未行皮片移植.术后随访1~9个月,患者面部外形和功能均良好,供区畸形和功能障碍均不明显.结论 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穿支嵌合皮瓣吻合血管数量少,较切取2个皮瓣供区损伤小,组织量大,适合口腔颌面部大型复杂的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晚期口腔癌患者颈部转移淋巴结累及双侧颈内静脉时血管的处理新方式。方法 采用显微血管吻合术和血管纵向缩缝术相结合的方法重建颈内静脉。当晚期口腔癌患者的双侧颈内静脉均与周围可疑癌转移的淋巴结粘连紧密时,可以节段性切除颈内静脉,采用颈外静脉重建颈内静脉,或仅切除部分颈内静脉血管壁;同时对颈内静脉的近心端和远心端纵向缩缝,使静脉管径均匀变化。选择5例接受双侧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手术治疗的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该方法重建颈内静脉,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因静脉回流不畅导致的面部水肿、咽喉部水肿、脑水肿、颅内高压等严重并发症,未出现颈内静脉栓塞。术后随访5~19个月,采用多普勒或CT血管造影等检查颈内静脉的通畅情况,均未发现栓塞。5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0%(3/5)。结论 血管纵向缩缝联合显微血管吻合术是一种有效的处理颈部转移淋巴结累及双侧颈内静脉时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1例抢救成功,3例组织瓣坏死.皮瓣边缘部分坏死3例,术后出血1例.腮腺区积液和腮腺瘘6例,口底瘘8例,感染6例,大腿皮瓣供区感染及皮肤部分坏死3例.术后患者均获得可接受的面部外形以及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可以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种复杂的缺损.  相似文献   
7.
1例抢救成功,3例组织瓣坏死.皮瓣边缘部分坏死3例,术后出血1例.腮腺区积液和腮腺瘘6例,口底瘘8例,感染6例,大腿皮瓣供区感染及皮肤部分坏死3例.术后患者均获得可接受的面部外形以及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可以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种复杂的缺损.  相似文献   
8.
长链非编码RNAs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是一组内源性、长度超过200 nt、缺少特异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无或很少有蛋白编码功能的RNAs分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lncRNAs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相关,如基因组印记、细胞分化、免疫反应等。lncRNAs在表观遗传水平、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等多个
层面调节基因的表达,通过介导染色质重塑和组蛋白修饰、干扰转录、调节选择性剪接模式、生成小RNAs、调节蛋白质活性、改变蛋白质定位等方式,参与机体生长、发育、衰老及死亡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控。关于lncRNAs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为寻找疾病分子标记物、药物靶点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的价值。方法 收集2002年2月-2013年6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患者1 185例(1 212块皮瓣)。记录并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缺损部位、皮瓣的面积及类型、受区血管的处理方法、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 1 212块皮瓣成活1 176块,坏死36块,成活率97.0%。皮瓣供区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股前外侧肌皮瓣重建口腔颌面部各个部位的缺损后,90%以上的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功能恢复及美观效果。吻合1根静脉与吻合2根静脉相比,可以显著地缩短显微操作时间(P=0.000 3)。2组的静脉危象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静脉危象导致的皮瓣坏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股前外侧肌皮瓣组织供应量大,可满足口腔颌面部各个部位缺损的修复要求。股前外侧肌皮瓣比其他游离皮瓣,更适合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应作为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