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7篇
特种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参加中国民航招飞体检学员的听力状况及特点.方法 针对2016年参加中国民航招飞体检的2784名受试者的纯音听阈测试数据进行整群抽样.按照学龄分为高中生组和大学生组,分别依据招飞标准及WHO标准,组间比较两组听力淘汰率以及听力损失患病率;组内观察淘汰率及听力损失患病率情况并分析整体受试人群听力损失频率特点.结果 大学生组语频、3000 Hz、高频听力淘汰率以及听力损失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高中生组(P<0.05);组内招飞淘汰率均大于听力损失患病率;整体受试人群听力损失以高频为著(P′<0.017).结论 招飞人群听力淘汰以高频为主,其中大学生的听力淘汰率及听力损失患病率相对较高;招飞听力标准相对严格,对于保障飞行学员队伍的整体听力水平具有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民航飞行员听力状况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方法将185名民航飞行员按照初访时年龄分为A(20~岁,101人)、B(30~岁,49人)、C(40~49岁,35人)三组,分别测试其纯音听阈,10年后随访复查纯音听阈,比较随访前后各组听力损失发生率及纯音听阈变化情况。结果 185名飞行员中共有126名随访成功,随访率为68.11%(126/185)。126名飞行员初访及随访时语频听力损失发生率分别为0.79%(1/126)和4.76%(6/126),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分别为14.29%(18/126)和30.95%(39/126),随访时听力损失发生率显著高于初访时(P<0.05);各年龄组10年后随访时的纯音听阈较初访时明显提高(P<0.01),且高频较语频提高明显(P<0.05),经年龄修正后,仅A组10年后测得的纯音听阈明显高于初访时(P<0.01),其它年龄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民航飞行员听力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以高频为主,进而影响语频,主要与噪声和年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30岁民航飞行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特征,探讨DPOAE对于早期发现民航飞行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价值.方法 以39例20~30岁民航飞行员为飞行员组,31例耳科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和DPOAE测试.依据纯音测听结果,飞行员组分为飞行员A组(各频率纯音听阈均≤20 dB HL),飞行员B组(任何单一频率纯音听阈>20 dB HL).分析比较飞行员各组与对照组纯音听阈、DPOAE结果.结果 ①飞行员组和飞行员B组纯音听阈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飞行员A组纯音听阈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②飞行员各组DPOAE幅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③DPOAE与纯音测听在0.5、6、8 kHz有显著的负相关,其他频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POAE有助于民航飞行员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早期发现,可以作为纯音测听的补充,但不能完全替代纯音测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民航飞行员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疗及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报道1例民航Ⅰ类飞行员腮腺多形性腺瘤的诊疗及鉴定过程,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民航飞行员为男性, 54岁, 年度体检中检出右耳垂后下方肿物, B超检查示右侧腮腺实性结节。患者行右侧腮腺肿物及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 术后病理示:右腮腺多形性腺瘤。术后2个月复检, 恢复好, 无局部并发症, 咀嚼、进食功能正常, 面神经功能良好, 腮腺CT未见明显异常。航空医学鉴定结论:合格。复飞5个月余, 体检无肿物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复查B超示:右侧腮腺部分切除术后改变, 未见其他异常。结论腮腺多形性腺瘤早期容易被忽视;治疗措施得当、术后恢复良好者可鉴定为合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扩展高频(extended highfrequency,EHF)测听对于早期发现民航飞行学员听力损失的意义.方法 对中国民航某飞行学院尚处于理论学习阶段的175例飞行学员(均为男性,18~25岁,平均20.2±0.92岁)进行问卷调查和EHF测听,所有受试者常频(0.25~8 kHz)听阈≤25 dB HL,将结果与国外相应推荐标准比较;将其中173例听力资料完整的学员(除外中耳疾病和有听力损失家族史各1例)按照随身听使用情况分为低风险组(不使用,121例)和高风险组(使用时间>1年,每天>1小时,52例),比较两组间EHF听阈及检出率的差异.结果 173例飞行学员9~20 kHz各频率听阈值均略高于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规定的声压级参考阈值和国外文献推荐的同年龄段标准;高风险组9、12.5、16、18 kHz阈值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5或0.01),随着频率增高,高风险组听阈检出率逐渐下降,在18、20 kHz的检出率显著低于低风险组(P<0.01).结论 EHF测听有助于早期发现飞行学员噪声性听力损失,应当重视民航飞行学员听力保健,建议避免使用或减少随身听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民航飞行员耳硬化症的临床特征和航空医学鉴定,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航空医学鉴定水平。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民航飞行员耳硬化症1例及疑似病例1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总结耳硬化症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航空医学鉴定。结果病例1患者于2011年发现左耳听力损失,因未做骨导导致漏诊。2013年8月体检做骨导,显示左耳传导性听力损失,骨导2000 Hz阈值升高,连续3 d盖莱试验阴性,声导抗As型曲线,确诊为耳硬化症(左)、Ⅲ度听力损失(左)。考虑到其空中听力实测和背离试验结果正常,结论:飞行合格,建议每年复查纯音测听1次,密切监测听力。病例2患者双耳渐进性听力下降3年余,纯音测听显示双耳传导性听力损失,左耳出现典型“卡哈切迹”,高度怀疑为耳硬化症,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声导抗双耳C型曲线,颞骨CT及盖莱试验均正常,排除耳硬化症。临床会诊认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和卡哈切迹可能与中耳负压状态相关,诊断为Ⅲ度听力损失(左)、Ⅱ度听力损失(右)。要求进行地面观察,待鼓室压力恢复正常后重新鉴定。结论耳硬化症的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查体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听力学及影像学)综合判断。鉴定时应依据听力损失程度、前庭功能以及手术情况区别评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分析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员(简称空管)人群的听力状况及特点。方法 对本年度某地区参加Ⅲa级体检鉴定的空管共1498例行整群抽样。按性别 分组,比较语频区听力损失、高频气导听阈及听力损失患病率;经年龄修正,原年龄组间针对不同频率做阈值比较。结果 男、女性组语频区听力损失患病率分别为6.68%和1.97%,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分别为7.87%和1.23%;男性组各频率阈值及患病率均大于女性组(P<0.05);3000 Hz阈值<语频均值<6000 Hz阈值;经年龄修正,将上述阈值分别于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致呈低龄组大于高龄组的结果(男性组矫正P<0.0083,女性组矫正P<0.017)。结论 受试人群听力损失患病率低于普通人群。男性易患且以6000 Hz听力损失为著,噪声性听力损失隐患在低龄组尤甚,个体化听力防护应及早实施。  相似文献   
8.
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s.ERP)是一项无损伤的评价脑认知功能的手段,其电位变化是与身体或心理活动存在时间相关的脑电活动.通过平均叠加的算法从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中分离出来,最后通过放在头皮表面的电极获得这些脑电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民航空勤人员对耳和听力保健常识、体检鉴定标准的认知程度,为制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既往调查文献及中国民航局空勤人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设计“耳和听力保健常识及体检标准的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对空勤人员共计2 253例进行调查,分别统计常识及标准知晓率。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253份,空勤人员耳和听力保健常识总知晓率82.97%,不同年龄组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中51~60岁组飞行员受试者常识知晓率最低。体检鉴定标准总知晓率61.55%,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不同工种和不同地区间常识知晓率及体检标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飞行学员和飞行员两类问题知晓率均高于乘务员;华东地区常识20题和西南地区空勤人员的标准4题知晓率最高。结论 民航空勤人员对耳和听力保健、体检鉴定标准的知晓率存在地区及人群差异,应加大大龄飞行员及客舱乘务员等人群的宣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初步调查中国民航外籍飞行员的听力状况并分析其特点. 方法 收集分析2007-2010年持有中国民航Ⅰ级体检合格证的外籍飞行员的纯音听阈测试数据,共计776例,1552耳.按不同年龄分为4组:A组(20~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按不同测试音频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民航外籍飞行员语频及高频听力损失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语频听力损失发生率为4.38%(34例);高频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9.59%(152例),其中6000 Hz处阈移程度最显著;3000 Hz处阈移发生的时间及幅度介于高频听阈与语频听阈之间;在40岁之后纯音听阈的阈移幅度逐渐增大且向3000 Hz处扩展累及(P'<0.017). 结论 民航外籍飞行员高频听阈损失较严重,尤以6000 Hz听阈为甚;3000 Hz纯音听阈变化可能对语频听阈阈移具有一定的早期提示作用;40岁之后听力损失的发展进程加剧,听力防护应及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