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变应性鼻炎小鼠外周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和脾脏单个核细胞中Foxp3^+、CD4^+、CD25^+的表达情况,比较与正常对照组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8周龄成熟雌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卵清蛋白致敏建立BALB/c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21天实验结束取鼻腔HE染色观察形态学特点及差异;分别取脾脏和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Foxp3^+、CD4^+、CD25^+的表达情况。结果卵清蛋白造模成功,实验组小鼠均出现喷嚏、搔鼻、鼻周红肿等症状;镜下可见鼻黏膜下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实验组PBMC中CD4^+CD25^+T细胞和Foxp3^+CD4^+CD25^+T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细胞和Foxp3^+CD4^+CD25^+T细胞均略低于对照组,但统计学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变应性鼻炎中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晰,本实验从分子水平分析变应性鼻炎中CD4^+细胞的表达特征,旨在为Treg的深入研究提供又一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构成以及纤毛摆动频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性。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获取小鼠鼻腔及气管黏膜纤毛细胞,观察纤毛细胞的得率以及ATP和苯扎溴铵对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的细胞构成。结果 ①培养细胞中小鼠鼻甲的纤毛细胞得率可达(45±5)%,气管组织仅有(15±5)%;②免疫组化染色鼻腔及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均有乙酰化α-tubulin阳性表达,鼻腔的纤毛细胞层更连续,细胞更密集;③100μmol/LATP均能引起鼻甲及气管的纤毛摆动频率增加,增加率分别为235.06%和118.49%;0.005%苯扎溴铵均能使2个部位的纤毛摆动频率下降,降至原有频率的50.31%和8.27%。2组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3和0.004;④扫描电镜观察,鼻腔黏膜上皮中纤毛细胞的比例(90%)明显高于气管上皮纤毛细胞比例(30%~40%)。结论 小鼠鼻腔和气管黏膜上皮中纤毛细胞的比例存在明显差异;2个部位的纤毛摆动频率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从纤毛细胞的数量上看,鼻腔远远高于气管,其中鼻甲是个不容忽视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信号系统对小鼠鼻腔纤毛运动的调控。方法 酶消化法培养小鼠鼻腔上皮细胞,采用高速数字化显微成像技术对纤毛摆动进行定量分析,观察10mmol/L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上皮细胞纤毛摆动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O信号系统分子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 cyclase,GC)、蛋白激酶G(protein kinase G,PKG)的表达。结果 ①Hanks平衡盐溶液(Hank’s balanced salt solution,HBSS)对照组小鼠鼻纤毛摆动在10min内无明显变化;②10mmol/L L-arg处理组纤毛摆动频率(ciliary beat frequency,CBF)加药后2min即出现明显增加,在检测的各个时间点,CBF与加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O信号通路中主要信号分子eNOS、GC、PKG在小鼠鼻腔纤毛中均有明显表达。结论 NO-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PKG信号通路参与了小鼠鼻纤毛运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听觉剥夺后重塑模型中听皮质突触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subunit 2B,NR2B)表达变化。方法采用清洁级SD大鼠90只,分成听觉剥夺组、听觉剥夺后重塑组及对照组,Optiprep沉降梯度超速离心从初级听皮质提取高度纯化的突触体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印迹检测技术对生后听觉剥夺14天组、28天组、42天组、听觉剥夺7天后再给予纯声暴露的各实验组听皮质突触体NR2B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听觉剥夺使生后14天组和28天组动物听皮层NR2B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听觉剥夺7天后再给予纯声暴露则又使NR2B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呈现双向调节趋势。听觉剥夺和纯声暴露对生后42天组成熟大鼠听皮层NR2B表达不再产生明显调节作用(P>0.05)。结论在大鼠生后发育关键期,听觉剥夺、可改变听皮层NMDA受体NR2B蛋白表达水平;为研究感觉功能发育可塑性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6.
7.
李小葵  张罗  金善哲  韩德民 《北京医学》2009,31(10):609-6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丙泊酚对体外培养的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的影响,探讨一氧化氮(NO)在丙泊酚影响纤毛运动中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从健康新西兰兔获取离体气管标本,分离上皮组织培养7~8d后观察。以Hank平衡盐溶液(HBSS)将丙泊酚的终浓度分别稀释为1、10、20、50、100、200μg/ml。将组织块随机分为8组,前7组分别加入HBSS(P0)和上述6种浓度的丙泊酚(P1、P2、P3、P4、P5、P6),第8组(P7)在加入0.1mmol/L的一氧化氮合酶(NOS)总抑制剂——L-NMMA后再以200μg/ml丙泊酚处理。在加药前(T0),加药后1min(T1)、5min(T2)、10min(T3)、20min(T4)、30min(T5),采用高速数码摄像系统采集纤毛摆动图像,通过IPLabV3.65软件分析,计算纤毛摆动频率(ciliarybeatfrequency,CBF),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结果①P0组、P1组和P2组的CBF值在各时点与各自的基础值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1组和P2组的CBF值与P0组相应时间点相比无明显变化;②P3组CBF在T1时点比基础值和P0组T1时点值明显升高(P〈0.05);在随后的各个观察时点与基础值及P0组相应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变化;③P4、P5、P6组加药后各个观察时点的CBF均明显高于基础值和P0组各时点值(P〈0.05);④P7组加药后各时点的CBF值与基础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结论50μg/ml以上浓度的丙泊酚可促进纤毛摆动,50、100、200μg/ml浓度的丙泊酚可能通过促进NO合成和释放而加速离体纤毛运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培养基质对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贴壁生长的影响,探讨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最佳生长基质。方法用组织块法比较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分别在新鲜配制鼠尾胶原、市售鼠尾胶原、多聚赖氨酸和明胶4种基质上的贴壁和生长状况。结果兔气管黏膜上皮组织在4种基质上的贴壁率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89.1%,市售胶原43.5%,多聚赖氨酸36.9%,明胶21.7%;贴壁组织的单细胞层最大生长半径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1 432.2±383.2)μm,市售胶原(928.9±390.3)μm,多聚赖氨酸(889±229.2)μm,明胶(651±221.2)μm;纤毛摆动最大频率及持续时间分别为:新鲜配制胶原(10.0±1.5)Hz 11 d,市售胶原(8.5±0.6)Hz 5 d,多聚赖氨酸(8.9±0.5)Hz 3 d,明胶(5.9±0.3)Hz 2 d。扫描电镜下新鲜配制鼠尾胶原纤维成条索状,相互交织成网,利于组织贴壁和细胞生长。结论在常用的4种培养基质中,新鲜配制的鼠尾胶原是兔气管纤毛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生长基质,是纤毛功能研究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