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鼻内镜下治疗鼻咽囊肿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收治鼻咽囊肿患者13例,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进行切除,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3年6月至2009年1月,我科收治的鼻咽囊肿患者13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岁9个月至67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中耳胆脂瘤的血管形成以及胆脂瘤侵蚀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9、Ⅳ型胶原蛋白在44例患者中耳胆脂瘤组织标本与10例正常外耳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MMP-9在胆脂瘤上皮各层均有表达,在外耳道皮肤中为弱阳性表达;胆脂瘤基质周围微血管计数均数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胆脂瘤中的表达与周围微血管计数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MMP-9可能在中耳胆脂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炎性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对突发性耳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耳科就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0例(突聋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2、IL-10、干扰素-γ(IFN-γ)、IL-17A以及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B淋巴细胞、NK淋巴细胞水平,分析炎性细胞因子和淋巴细胞对突聋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IL-2、IL-17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IL-4、IL-6、TNF-α、IL-10、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诊断突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85、0.646、0.667、0.601、0.608,敏感度分别为45.56%、40.00%、36.67%、31.11%、44.44%,特异度分别为92.50%、97.50%、95.00%、90.00%、75.00%。两组CD3^(+)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突聋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较高,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较低,CD4/CD8比值及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较高(P<0.05),但其所占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突聋组NK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其所占百分比、总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于对照组(P<0.05)。CD4^(+)T、CD8^(+)T、B、NK、总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CD4/CD8诊断突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77、0.706、0.601、0.741、0.754、0.629,敏感度分别为28.89%、46.67%、22.22%、48.99%、50.00%、41.11%,特异度分别为100.00%、90.00%、97.50%、100.00%、100.00%、85.00%。结论突聋患者存在炎性细胞因子及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其检测有助于诊断突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26(cx26)在出生后大鼠耳蜗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x26在36只大鼠(1周龄组、3周龄组和9周龄组各12只)耳蜗的表达.结果:cx26在3组均有较强的表达,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耳蜗外侧壁血管纹和螺旋韧带,Corti氏器中的支持细胞间以及毛细胞和支持细胞间,螺旋缘以及螺旋神经节细胞.cx26在大鼠耳蜗外侧壁、Corti氏器与螺旋神经节的阳性细胞平均积分光密度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鼠耳蜗发育过程中cx26的表达趋于稳定,没有随着听力的发展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讨论分泌性中耳炎鼓室注射的临床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以2002年8月~2005年8月93例(129耳)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入选标准:①不同程度耳闷,耳阻塞感,听力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建立一种体外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向内耳毛细胞样细胞分化的方法.方法 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获得hUC-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记物;神经干细胞诱导阶段分为对照组(DFNB基础诱导培养基)、实验1组(DFNB基础诱导培养基+20 ng/ml EGF+20 ng/ml bFGF)、实验2组(DFNB基础诱导培养基+20 ng/ml EGF+20 ng/ml bFGF+琼脂糖包被),培养3~5天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标记蛋白Nestin的表达;内耳毛细胞样细胞诱导分化阶段,分为对照组(DFNB基础诱导培养基+明胶包被)、诱导组[DFNB基础诱导培养基+20 ng/ml EGF+1 μM全反式维甲酸/全反式维生素A酸(all trans retinoic aid,ATRA)],培养4周后采用q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毛细胞标记物Math1、MyosinⅦa、Brn3c的表达.结果 在神经干细胞诱导阶段,对照组、实验1组均无神经球结构,实验2组中hUC-MSCs分化3 d后细胞有明显神经球样结构,且Nestin阳性细胞数更高(P<0.05);而向内耳毛细胞样诱导分化4周后,诱导组毛细胞标记物Math1、MyosinⅦa、Brn3c的mRNA和阳性细胞数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体外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先向神经干细胞方向分化再向内耳毛细胞分化方向诱导,可有效提高毛细胞标记物MyosinⅦa、Brn3c、Math1的表达水平,促进hUC-MSCs向类毛细胞样细胞分化,可能为将来感音神经性聋的内耳移植治疗提供更为适合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与中耳胆脂瘤的血管形成的关系和对胆脂瘤侵蚀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GF、微血管计数(Ⅳ型胶原蛋白染色)在34例中耳胆脂瘤组织标本与15例正常外耳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HGF主要表达于胆脂瘤上皮层和上皮下基质细胞,在正常外耳道皮肤中仅表达于上皮基底层;胆脂瘤基质周围微血管计数均数高于正常外耳道皮肤,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HGF在中耳胆脂瘤中高表达且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微血管计数随着胆脂瘤基质周围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增加.HGF诱导的新生血管形成可能是中耳胆脂瘤侵蚀性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