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下咽部异物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误诊原因,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误诊为颈部感染的下咽部异物2例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2例男性,均以颈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初诊误诊为颈部感染,给予抗感染对症等治疗效果欠佳。分别行纤维喉镜、颈胸部CT及食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为下咽部异物。行颈侧切开术+异物探查取出术+咽瘘修复术,2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下咽部异物位置隐蔽,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病程较长时容易误诊。对颈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临床应考虑到下咽部异物可能,尽早完善相关检查,以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22年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患者的18种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血清检测结果,了解该地区吸入性变应原的流行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沧州市中心医院2022年1~12月进行变应原sIgE检测的2 2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变应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吸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率为59.43%,前5位的吸入性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28.08%)、屋尘(23.20%)、屋尘螨(22.21%)、艾蒿(16.44%)和猫上皮(12.32%)。男性和女性患者各类变应原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1~10岁组的阳性率最高。除1~10岁组中阳性率最高的吸入性变应原为屋尘以外,其他年龄组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均为粉尘螨。秋季就诊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 沧州地区疑诊过敏性疾病患者变应原sIgE阳性主要变应原为粉尘螨、屋尘、屋尘螨、艾蒿和猫上皮。变应原sIgE阳性检出率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性别患者的变应原sIgE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以为河北沧州地区过敏性疾病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肠系膜上动脉瘤(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aneurysms, SM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MA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SCTA表现。结果 6例共检出SMAA 6个,瘤体大小0.7 cm×0.6 cm×1.2 cm~3.0 cm×2.5 cm×5.0 cm。其中4例位于肠系膜上动脉主干,2例位于回结肠动脉分支;3例瘤体钙化,4例血栓形成,1例瘤体破裂伴腹腔积血。结论MSCTA清晰地显示SMAA及其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学龄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心境现状,并分析影响学龄期NS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心境现状的相关因素。方法 NS患儿43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基本资料采用自设问卷,患儿采用国际公认的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主要照顾者采用成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学龄期NS患儿的心境问题发生率为32.6%(14/43例),其主要照顾者的发生率为44.2%(19/43例),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焦虑、抑郁分值、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学龄期NS患儿心境状况与年龄、性别、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居住地、近0.5 a来复发次数、服药种类、照顾者焦虑抑郁状况无相关,患儿主要照顾者的心境状况与照顾者类型、患儿病情近0.5 a复发次数、居住地相关。结论对NS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的心境状况应给予临床关注,早期认识和及时治疗对于不同人群应采用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提高患儿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评价胆道系统完整状态下胆总管结石的发生与胆总管最小转角(以下用胆总管转角表示)大小的关系。方法分析256例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含MRCP)资料,分为结石组(仅胆总管有结石)和无结石组(胆道系统无结石)两组,以及“转角≤125°、125°〈转角≤145°、转角〉145°三水平,比较两组胆总管转角的大小及不同水平胆总管结石的发生率,分析胆总管结石的发生与胆总管转角的关系。结果结石组的胆总管转角较小(双尾P〈0.05);仅“转角≤125°’与“转角〉145°’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不同(双尾P〈0.05/3),“转角≤125°’的胆总管结石发生率较高。结论在胆道系统完整状态下,较小的胆总管转角(≤125°)可以促进胆总管结石的发生;MRCP在胆总管评价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辅助股前外侧皮瓣个体化设计在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14例,其中舌癌9例,颊癌5例。术前对供区行CTA检查,通过三维重建技术获得股前外侧皮瓣供区血管解剖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评估、挑选、定位优势穿支血管,结合口腔颌面部缺损的具体形状和范围,以穿支穿出点为中心进行皮瓣个体化设计。术中扩大切除原发灶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0 cm×4.5 cm~8.0 cm×6.0 cm,股前外侧皮瓣面积为7.5 cm×5.5 cm~10.0 cm×6.0 cm。结果 14例患者术前CTA定位的优势穿支血管的走行、起源和穿出点位置等,与术中所见一致,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及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个月,皮瓣血运良好,外形不臃肿,患者咀嚼、吞咽及发音功能均获得良好恢复;供区未出现感觉异常及运动障碍。结论术前通过CTA三维重建技术评估,定位优势穿支血管,辅助股前外侧皮瓣个体化设计,制定精确的皮瓣切取手术方案,能有效提高皮瓣切取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获得理想的口腔颌面部形态及功能修复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危险程度胃肠道间质瘤(HRGIST)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2014年3月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RGIST的CT表现,并讨论其CT特征。结果肿瘤位于胃部12例,小肠11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5/4/2),直肠1例;肿块最大径2.5~15.0 cm,最大径〉5 cm者22例,〈5 cm者2例;24例中20例肿块形态不规则,21例周围脂肪间隙模糊;24例肿块均可见不同程度坏死囊变,15例溃疡形成,2例瘤体破溃穿孔,伴腹腔积液、积气,3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大部分呈中度至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小肠HRGIST较胃HRGIST强化更明显,并可见丰富的血管供应;3例伴发肝脏多发转移。结论 HR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CPA)囊性占位性病变的MRI特征。方法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55例CPA囊性占位性病变患者的MRI表现,其中听神经鞘瘤24例,表皮样囊肿13例,蛛网膜囊肿11例,脑膜瘤2例,三叉神经鞘瘤2例,舌咽神经鞘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结果各种病变均有其MRI特征性表现,如听神经瘤"喇叭征"、三叉神经鞘瘤"哑铃征"、脑膜瘤"脑膜尾征"、表皮样囊肿DWI高信号等。结论根据解剖部位及MRI信号特点,MRI可对CPA区常见囊性占位性病变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