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被广泛认为是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血胆固醇升高,使经后妇女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然而对于明显高脂血症的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治疗(ERT)对血脂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探讨结合型此激素对于绝经后高脂血症妇女血脂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免疫分析法 (TR FIA)测定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学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 ,寻找灵敏度、准确度高的乙肝病毒标物检测方法 ,收集某院门诊病人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血清标本 ,采用TR FIA和放射免疫法(RIA)同时检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TR FIA法灵敏度除抗HBC为 92 .8%以外 ,其余四项均在 95 %以上 ,特异性在 99%以上 ,准确率在 98%以上。提示TR FIA定量检测乙肝标志物 ,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放射性污染、方法简便、出报告快等特点 ,其灵敏度超过RIA法 ,是目前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最理想的测定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TPSA、FPSA和PAP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前列腺酸性磷酸酶 (PAP)的检测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 (ELISA)法对 3 8例前列腺癌、85例前列腺良性疾病和 40例正常人血清中 TPSA、FPSA和PAP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 TPSA、 FPSA和 PAP水平均显著高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P<0 .0 1) ,F/ T比值前列腺癌组明显低于前列腺良性疾病组和正常组 (P<0 .0 1) ,前列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糖生物学理论与免疫技术相结合,建立一种血清学检测诊断IgA肾病(IgAN)的新方法,以解决只能依靠肾活检穿刺术诊断IgAN的问题。方法:应用特异性识别糖链末端的凝集素,并结合抗人IgA特异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糖链异常的IgA水平。结果:采用该方法对各组血清405nm吸光值测定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测定值为0.22±0.10(n=156),IgAN确诊病人组为:0.68±0.17(n=2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IgAN疑诊病人组的测定值为:0.38±0.15(n=19),高于正常对照组。22份确诊的IgAN病人血清中,与病理诊断的阳性符合率为81.8%(19/12),而假阳性率仅为1.9%(3/156)。结论: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对于IgAN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UF-100尿沉渣分析中荧光相关指标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  梁陶  袁汉尧  曹穗春 《检验医学》2002,17(6):372-373
目的探讨球菌、杆菌、酵母菌、结晶等颗粒物质对UF-100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RBC)计数的干扰,确定红细胞平均荧光强度(RBC-MF1)和红细胞荧光强度分布宽度标准差(RBC-F1-DWSD)对RBC误认结果判断的意义.方法用镜检法对UF-100分析中RBC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并与RBC荧光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生RBC误认时,酵母菌的RBC MF1值最高(28.8±4.1 ch),球菌、杆菌次之(21.3±3.2 ch),结晶最低(10.1±2.0 ch).与RBC的荧光强度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01). 结论球菌、杆菌、酵母菌、结晶可被误认为RBC,荧光相关指标对误认RBC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新世纪、新技术的挑战,培养具有较强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检验医师,在近三年我院检验系临床基础的课程教学中,我们采取教学紧密结合临床,逐步淡化传统教学中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论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习及教师素质培养几方面入手,加强检验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收到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曹传勇  袁汉尧 《河北医学》2002,8(4):323-32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rostateSPecificAntigen .psa)在临床中的应用及本地区的正常参考值。方法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15例前列腺癌、2 5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血PSA浓度并与 6 0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前列腺癌 (PorstateCancer,CaP)组病人血清PSA为 38.15± 2 9.76 (X±Sng/ml下同 )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ProstateHyperplasia ,BPH)组为 6 .2 8± 5 .2 0 ;健康对照组为 2 .75±1.0 2 ,三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将PSA值与年龄作相关分析 ,得r=0 .5 2 ,P <0 .0 1。结论 :血清PSA可作为诊断和鉴别前列腺增生和良性前列腺癌增生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 ,本地区正常男性以PSA≤ 4ng/ml为正常参考值 ,但在分析 6 0岁以上的老年人时 ,其正常参考值应适当上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继发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法测定95例糖尿病患者(包括29例无肾病组、66例肾病组)和5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LP(A)水平,酶法测血清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糖(FBG)后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LP(A)与尿白蛋白分泌率(UAER)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无肾病组及对照组(P均<0.01),CH、TG和ApoB的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糖尿病肾病组LP(A)水平与肾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r=0.2538,P<0.05)。结论LP(A)水平与糖尿病患者有无并发糖尿病肾病及肾损害的程度有关,监测LP(A)浓度,有助于判断糖尿病患者有无并发糖尿病肾病的危险性,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肺炎患儿血清酶改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肺炎患儿的9种常见血清酶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肺炎组80例患儿及对照组80例体检正常儿童的血清相关酶活性。结果 AST、GGT、LD、CK、CK—MB、HBDH升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ALT、ALP、LD。升高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肺炎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损伤,但主要以心肌损伤为主,故应对心肌进行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脂蛋白(a)[Lp(a)]的水平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胶乳凝集抑制法检测HbA 1c,采用免疫比浊法对30例HbA 1c高于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脂蛋白(a)进行测定。结果:2型DM糖化血红蛋白(GHb)升高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Lp(a)分布均呈偏态;2型DM GHb升高组Lp(a)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根据HbA 1c水平将2型DM GHb升高组分成三组,三组间脂蛋白(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DM GHb升高组Lp(a)与HbA 1c无相关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时脂蛋白(a)的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