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根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舌根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舌根癌患者21例,经舌骨咽切开进路11例,下颌骨部分切除进路7例,下唇、下颌骨、舌正中切开进路3例。结果:3例下唇、下颌骨、舌正中切开者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困难;余18例口腔功能均正常。随访2~5年,失访2例,2年生存18例,3年生存13例,5年生存5例。结论:经舌骨咽切开进路对吞咽功能及语言功能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3.
127例食管异物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住入院食管异物患者127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腮入路及其拓展术式在咽旁隙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8年4月行经颈腮入路手术治疗的29例咽旁颅底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颈腮入路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肿瘤,1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离断再复位切除侵犯颅底咽旁隙巨大复发性多形性腺瘤,2例颈腮入路下颌骨升支后缘部分切除暴露咽旁隙切除侵犯颅底的多形性腺瘤,22例颈腮入路将下颌骨前上牵拉暴露颅底咽旁隙并切除该部位肿瘤,2例颈腮入路结合内镜辅助切除颅底咽旁隙复发神经来源肿瘤。结果本组29例患者皆成功手术,其中恶性肿瘤2例,良性肿瘤27例;27例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25例,复发神经来源肿瘤2例。25例多形性腺瘤病例中3例为复发多形性腺瘤;本组病例均无出血、张口受限等不良并发症。复发良性肿瘤病例中2例行术后预防气管切开,术后1个月皆拔除气管套管。2例颅底咽旁隙复发恶性肿瘤中手术后最短存活时间为1年7个月,最长3年。结论颈腮入路不仅适应于大部分咽旁隙肿瘤的切除,而且可以根据肿瘤的性质和累及颅底的范围进行适当拓展,以实现有效切除肿瘤和保证重要解剖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既往中耳炎术后残留乳突开放腔的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留非手术耳的助听功能,双模式助听优势。方法对4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鼓膜穿孔的患者同期行CI+鼓膜修补术,4例既往行中耳乳突根治术、具有乳突开放腔且长期不干耳或中耳胆脂瘤复发的患者同期行CI+脂肪填塞术腔+外耳道及咽鼓管封闭术,8例患者对侧耳均继续佩戴助听器(Hearing-aid,HA),观察切口愈合、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在术后开机6月时,测试患者单纯CI状态下的听阈(T)和言语识别率(Word recognition score,WRS),同术前进行比较,同时比较单纯CI与CI-HA双模式下的WRS值。结果 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经加强换药10天后愈合。其余7例术区无感染、脑膜炎、迷路炎等并发症,手术安全,整个随访过程中未见中耳炎复发、电极脱落等异常;术后T明显降低、WRS明显增高,CI-HA状态下的WRS(双音节词和短句)高于单纯CI状态下的WR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耳显微手术中电钻及吸引器产生的噪音对非手术耳听力的影响。方法采用ER-7c声级计记录中耳手术中不同规格的切割钻、金钢钻和吸引器噪声,比较非手术耳术前、术后2周、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纯音测听骨导阈值。骨导听阈0.25~8.00kHz至少2个或2个以上频率减少≥10dB为术后骨导听阈下降阳性,增加≥10dB为术后骨导听阈提高阳性。结果手术中不同规格的电钻和不同大小吸引器头产生的噪声强度分别为107.5~113.7dBSPL和96.7~110.5dBSPL;20例手术患者随访中发现7例(35.0%)患者非手术耳术后2周或1个月骨导阈值提高阳性,术后3个月骨导阈值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耳显微手术中电钻和吸引器噪声可引起非手术耳听力短暂阈值漂移,三个月后听力基本恢复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1996年1月~2002年1月收治13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其中8例采用经上颌骨进路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耳道成形术在鼓膜前部穿孔及大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听骨链完整、前部鼓膜穿孔及大穿孔的中耳炎患者临床资料,耳后径路行耳道成形术,电钻磨除耳道壁悬垂的骨质,以便显微镜能彻底显露鼓膜穿孔的边缘。结果术后6个月、1、2、3年穿孔愈合的累积百分比分别为93.3%,92.9%、91.7%、90.4%。鼓膜成形术的听力结果:85%病例在术后6个月末,86%病例术后1年,84%术后2年,89%病例术后3年,气骨导差0~30 dB内(对应的术前值为63%)。行耳道成形术的所有患者均达到稳定的、外观容易被接受的效果,没有狭窄病例。结论耳道成形术能显著提高鼓膜前部穿孔及大穿孔患者鼓膜修补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听骨链缺损是临床常见中耳疾病之一,由此引起杠杆运动与阻抗匹配功能的障碍,使声波不能正常传入内耳,造成传导性聋。通过鼓室重建和听骨置换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听力,听骨链重建手术即重建鼓膜-底板间的连接、恢复两窗间相位-压力差,目的是恢复听骨链解剖结构的完整性、活动度及稳定性。随着耳外科技术、材料科学与制作工艺的进步,在听骨链病变的修复与重建领域出现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听骨赝复体是听骨链重建的重要材料,目前其在生物相容性、结构适形性、解剖可塑性以及制作精细化等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本文从听骨假体设计、赝复体材料的特性、赝复体演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就听骨链病变的修复及听骨赝复体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