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颈部先天性囊肿或瘘管,分为颈正中囊肿(或瘘管)及颈侧部囊肿(或瘘管)二种。前者来源于胚胎期的甲状舌管,称之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后者则来源于胚胎期鳃器的残留物,通常称之鳃裂囊肿或瘘管,这一命名最早是由Heuzinger(1865)提出的。鳃源性囊肿或瘘管不仅在耳鼻喉科,而且也是外科、内科、儿科等均可能遇到的疾  相似文献   
2.
3.
脊索瘤为起源于胚胎期残余脊索组织的罕见肿瘤,国内报道仅20余例。原发于口咽及喉咽部的病例甚为少见,我科收治一例,报告如下。王某,男,47岁,农民。进行性吞咽困难一年半,转颈困难伴颈后疼痛三个月,于1979年8月20日入  相似文献   
4.
翼腭窝是深居于上颌骨和蝶骨体之间的隐匿腔隙,其内含有颌内动脉和静脉、翼管神经、上颌神经及蝶腭神经节等内容,为面中部组织之血液供应、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支配的重要枢纽区。自从六十年代以来,国外的鼻科学者相继采用翼腭窝手术来治疗某些顽固性鼻部疾患,如复发性鼻后部出血、血管运动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等,均获满意的疗效。尤其是翼管神经切除术,近十余年来已为多数学者倡用,并提出数种手术进路和方法,其中有经上颌窦进路(GOlding—Wood,1961)、经鼻中隔进路(Malcomson;1959)、经腭进路(Chandra,1969)及经鼻腔进路(Patel,1975)等术式,各有优缺  相似文献   
5.
颈部鳃源性囊肿及瘘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的先天性囊肿或瘘管,分为颈正中及颈侧部两种。前者来源于胚胎期的甲状舌管,称为甲状舌骨囊肿或瘘管,后者则发源于胚胎期鳃器的残留组织,最早由Heuzinger(1865)提出命名为鳃裂囊肿或痿管。发病概况及其临床分类该病通常单侧起病,以左颈侧稍多,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其中瘘管发病年龄较早,多在10岁以下,有些初生后就有症状,但多延至学  相似文献   
6.
在1968—1971年间,Arslan 已采用该手术治疗了145例病人、作者将此种治疗称之经国窗渗透诱导疗法。我院于1980年以来,施行该手术5例,4例获满意疗效,1例效果较差而加用内淋巴囊切开引流术。典型病例介绍患者孙××,男,49岁,工人,住院号10993。因发作性眩晕、耳呜、耳聋二年余,于1980年9月4日入院。入院前半年中病情加重,每1—2个月发作一次眩  相似文献   
7.
类脂性肺炎系指各种油脂物质(矿物油、动物油、植物油)进入肺泡后引起的肺部反应,属于吸入性肺炎的范畴,多见于婴幼儿。一般是因应用含油脂的药液滴鼻,或服用鱼肝油、牛奶等误吸入气管后所致;但由含油脂的固体性气管异物引起此症者,尚末见过报道。我们曾在气管异物取除术中,遇有个别病例,术后呈现类脂性肺炎的典型表现。此  相似文献   
8.
近来,我科采用经鼻腔电凝固蝶腭孔区粘膜一我们称之蝶腭孔电凝术,治疗了1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该法对病人无大痛苦,简单易行,可同时进行双侧治疗,因此值得试用。操作步骤我们使用电凝器,是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出产的1422型高频手术器,具备电凝、电割、电灼多种用途。使用前先将电极柄及球形电极在75%酒精中浸泡消毒。  相似文献   
9.
通过80例功能性鼻窦手术及214例鼻内窥镜诊断性检查,对鼻腔数个较常用的手术解剖标志反复进行了测试和临床观察,发现其中7个标志最具实用价值,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避免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可靠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10.
耳源性颅内高压是中耳炎的罕见并发症。本文报导两个典型病例,并根据近代神经耳科学的观点,对本症进行了再评价。 Talor(1890)首先对类似病症作了描述。Quincke(1896)始肯定本症为综合症,将其命名为浆液性脑膜炎。Symonds(1931)对本症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更详尽的描述,并命名为耳源性脑积水,由于当时没有脑造影术,因此推断为脑内积水。但本症的脑室大小正常,甚至比正常还小,Horowitz(1949)因此提出“耳源性颅内高压”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