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aonance imaging,MRI)能够早期检测鼻咽癌的颅底骨侵犯灶,是治疗前标准检查.而SPECT/ CT和CT检测颅底骨侵犯的价值尚不明确.本研究对比分析SPECT/CT和CT对鼻咽癌(naso pharyngeal carcinoma,NPC)颅底骨侵犯(skull base bone involvemen,SBBI)检测能力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2014-01-01-2015-12-31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165例NPC初治患者于放疗前同期进行SPECT/CT颅底断层骨显像,鼻咽颅底CT、MRI检查.以MRI结果为标准,采用双盲法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根据肿瘤的不同侵犯途径,进一步把颅底骨分斜坡、岩尖,蝶骨体、蝶窦底和翼突、翼板等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ECT/CT和CT检测颅底骨破坏灵敏度分别为96.7%(89/92)和60.9% (56/92),特异度分别为72.6% (53/73)和95.9% (70/73),准确度分别为86.1%(142/165)和76.4% (126/165),Kappa值分别为0.711和0.542.SPECT/CT和CT的AUC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和0.784,分别与曲线下面积0.5行Z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43,P<0.001;Z=10.09,P<0.001.在斜坡和岩尖区域,SPECT/CT和CT检测SBBI灵敏度分别为96.7% (88/91)和57.1% (52/91),特异性分别为89.2% (66/74)和100.0%(74/74),准确度值分别为93.3%(154/165)和76.4%(126/165),SPECT/CT和CT检测AUC值分别为0.929和0.7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5,P<0.001.结论 SPECT/CT和CT能有效地检测鼻咽癌SBBI,在斜坡、岩尖区域,SPECT/CT检测效能优于CT.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鼓膜穿刺与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l,NPC)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mbase及中文期刊数据库(CBM,CNKI及CSTJ),获取对照鼓膜穿刺与鼓膜置管治疗NPC放疗后SOM的临床研究资料;用Stata9.2统计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5篇,合计患者352例(484耳);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在有效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78,1.32)];而鼓膜置管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鼓膜穿刺组[RR=0.25,95%CI(0.14,0.44)]。结论在NPC放疗后SOM患者的初次治疗中,鼓膜穿刺和鼓膜置管的疗效相似,鼓膜置管比鼓膜穿刺更易发生并发症。以上分析结果提示,对于初次治疗的患者选择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小的鼓膜穿刺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脑胶质瘤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0例。A组给予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B组给予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远期预后情况、肿瘤标志物、免疫因子及海马功能。结果:两组RR分别为24.29%、22.86%,DCR分别为62.86%、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42、0.728>0.05)。两组TTP、PFS、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IL-2R、PTN、IgE、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SIL-2R、PTN、IgE、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NC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B组患者NCF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型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对疾病控制效果相当,但前者治疗安全性较高、海马功能损伤较小,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Ki67、nm23基因在鼻咽癌的表达以及同鼻咽癌临床分期、远处转移等的关系。方法:对66例鼻咽癌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Ki67、nm23基因的表达情况。在66例中,33例有远处转移(有远处转移组),33例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组),其中,4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20例无颈淋巴结转移。结果:①从Ki67表达水平来看有远处转移组的鼻咽癌组织明显高于无远处转移组(z=-5.395,P〈0.001),而nm23的表达明显低于无远处转移组(z=-3.866,P〈0.001);②Ki67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268,P〈0.05);nm23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246,P〈0.05);③Ki67和nm23的表达与T分期无明显关系(分别为r=0.171、-0.130,均P〉0.05);④Ki67、nm23的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无明显差异(z=-1.498、-0.901,P〉0.05);⑤Ki67与nm23的表达呈负相关(r=-0.327,P〈0.05)。结论:Ki67、nm23表达的增高和降低很可能是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的因素之一;Ki67与nm23表达的高低与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有关,在预后评估中Ki67、nm23表达的高低很有可能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防治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adiation-induced oral mucositis, RIOM)的疗效。  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NPC患者随机分配进入试验组和观察组。试验组在放射治疗开始口服沙利度胺片, 并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漱口, 对照组自放疗开始仅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漱口。观察两组RIOM发生时间及程度。  结果  试验组RIOM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试验组3、4级RIOM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口腔照射剂量体积在平均剂量、V30、V35、V40、V45、V50、V54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营养制剂、激素、抗生素使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嗜睡、周围神经毒性、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沙利度胺可降低NPC的RIOM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