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1月22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心理访谈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花季女孩出于好奇偷看了家人买的色情光盘,被母亲无意中发现,她非常担心孩子看了这些东西会影响她的正常发育和成长,很想与孩子谈这件事情,可又不知从  相似文献   
2.
膜结合配体依赖的TRAIL抗肿瘤细胞旁观者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TRAIL基因抗肿瘤作用旁观者效应的发生机制。方法:腺病毒Ad/Lac-Z转染肿瘤细胞后作为标记的旁观者细胞,腺病毒Ad/g-TRAIL 转染肿瘤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在6孔Transwell培养板上同一孔内应用隔离或混合培养旁观者细胞和效应细胞的方法,通过检测旁观者细胞Lac-Z酶的活性,以明确TRAIL基因旁观者效应的发生机制。结果:检测了不同来源的肿瘤细胞株,包括大肠癌细胞株DLD1和Lovo、肺癌细胞株A549、肝癌细胞株HepG2、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卵巢癌细胞株DOV13。各株肿瘤细胞转染Ad/g-TRAIL后ELISA方法均未检测出培养液中出现可溶性TRAIL(s-TRAIL);隔离培养效应细胞与旁观者细胞,旁观者细胞的Lac-Z活性与PBS及腺病毒Ad/CMV-GFP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混合培养组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混合培养效应细胞与旁观者细胞(1∶1),发现高密度细胞生长组其旁观者效应明显大于低密度生长组(P<0.05 );FACS检测Sub G0/G1 发现DOV13细胞在高密度生长组显著高于低密度生长组(P<0.05);荧光及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TRAIL转染细胞可诱导周围旁观者细胞发生凋亡而自己并不首先发生凋亡。结论:腺病毒介导的TRAIL基因的旁观者效应是通过TRIAL蛋白表达并定位于细胞膜上,通过细胞接触结合于邻近肿瘤细胞膜上的TRAIL受体而诱导旁观者肿瘤细胞的凋亡,而不是通过水解膜配体形成s-TRAIL而发生旁观者效应,这种作用是细胞接触依赖的。  相似文献   
3.
Brugada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夫  王达开 《海南医学》2006,17(10):136-138
西班牙学者Brugada.P和Brugada.J于1992年首先报告了8个病人[1],均出现有快速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意外事件,平时心电图QT间期正常,但是呈右束支阻滞及STV1-V3抬高,而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及心肌活检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证据,1996年日本Miyazaki[2]等首次将此独特的临床电生理病症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Ⅱ~Ⅲ级急性胆囊炎(AC)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BD)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最佳时机。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及上海市浦东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PTGBD后行LC的Ⅱ~Ⅲ级A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按照1∶1的比例分为早期组(PTGBD后4~6周行LC)和晚期组(PTGBD后7~8周行LC)。比较两组性别、年龄、AC分级、PTGBD术后并发症、体质量指数、LC术前合并症等以及LC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治疗总费用、中转开腹、LC术后并发症等。比较两组术前术后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结果最终248例患者入选, 其中男性52例, 女性196例, 年龄范围18~89岁, 年龄(52.5±20.2)岁。早期组126例, 晚期组12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AC分级、体质量指数、LC术前合并症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具有可比性。术前SF-36评分早期组明显优于晚期组, 晚期组PTGB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早期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UPLC建立同时测定菟丝子药材中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内蒙古产菟丝子为代表建立菟丝子药材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定量方法,用此方法测定12批不同产地菟丝子药材中6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色谱条件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2.1 mm×50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21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结果: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分别在0.046 8~0.748 8μg(r=0.999 9),0.024 2~0.387 2μg(r=0.999 9),0.088 2~1.411 2μg(r=0.999 9),0.002 3~0.037 0μg(r=0.999 7),0.028 8~0.460 8μg(r=0.999 6)和0.002 3~0.037 0μg(r=0.999 4)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0.292 5,0.302 5,0.367 5,0.289 0,0.360 0,0.286 0 mg·L~(-1),定量限分别为0.877 5,1.210 0,1.470 0,1.012 0,1.260 0,1.215 5 m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5%,99.78%,99.53%,99.38%,100.03%,99.35%,RSD分别为1.0%,1.2%,1.0%,1.4%,1.1%,0.5%。12批来自不同产地的菟丝子6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快速、稳定、可控,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菟丝子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穿心莲内酯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作为临床广泛使用的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保肝利胆、免疫调节、抗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糖尿病、神经保护、中止妊娠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是,由于其制剂仍存在一定的过敏反应和毒副作用,很多厂家的制剂工艺仍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对目前的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相关不良反应,及其临床注射液的质量标准作一综述,以期对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的成药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北方用火炕取暖较常见,故CO中毒后造成臀部热压伤较多见。臀部热压伤既有受压的因素,又有热力的因素,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损伤。同时CO中毒致组织缺氧,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我院从2003年1月到2007年11月收治CO中毒合并热压伤患者6例,采用逐渐清创后局部筋膜皮瓣修复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34%)高于对照组(81.3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选择性脑动脉内介入溶栓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救治成功率高,且可以快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全结肠肠病型肠道T细胞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女 ,2 7岁。因反复腹痛、腹泻伴发热半年入院。曾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全结肠黏膜充血、糜烂 ,肝曲、乙状结肠及直肠黏膜见散在溃疡 ,大小从 1.0~ 2 .0cm不等 ,考虑为溃疡性结肠炎 ,以柳氮磺胺吡啶 (SASP)治疗 ,病情恶化。体检 :面色潮红 ,皮肤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心肺(- )。腹膨隆 ,肝、脾肋下未及 ,全腹轻压痛 ,肌紧张不明显 ,移动性浊音阳性。入院后B超示 :脾略肿大 ,腹腔内大量腹水 ;腹水常规示 :红细胞 5 0 0个 / μl,白细胞12 0 0个 / μl,其中淋巴细胞 98%。血常规示白细胞 10× 10 9/L ,中性粒细胞0 .92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AS)中GLAST和GLT-1蛋白表达及转运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3 d Wistar大鼠的仔鼠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鉴定细胞纯度后,进行0(对照组)、50、100、200及400μmol/L乙酸铅染毒,染毒时间为7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集图像;以Alamar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以Western blot法检测GLAST和GLT-1蛋白的表达;以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结果 50和100μmol/L铅暴露组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200μmol/L铅暴露72 h后,少量细胞开始脱壁,细胞间隙增大;400μmol/L铅暴露组细胞变大,突起变短或消失,脱壁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铅暴露组的AS活力均降低(P0.05),100、200和400μmol/L铅暴露组的GLT-1蛋白含量下降(P0.05),但各浓度铅暴露组的GLAST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100、200和400μmol/L铅暴露组的3H-Glu放射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暴露可明显抑制AS中GLT-1蛋白的表达,并导致AS的Glu转运体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