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30例儿童骨性Ⅲ类错(月合)患者分为早期治疗组(ETG)和晚期治疗组(LTG)12例未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牙合)儿童为对照组,同样分为早期对照组(ECG)和晚期对照组(LCG)。治疗组患儿在治疗前(T_1),治疗6个月后(T_2),对照组患儿在观察前(T_3),观察6个月后(T_4)分别拍摄X线头影侧位片。测出6个月内平均疗效与患儿牙与颌骨生长发育量之和(T_2~T_1),6个月内牙与颌骨平均增长量的大小(T_4~T_3)。结果:ETG与ECG,LTG与LCG比较,各测量项目在矢状方向上均发生显著变化,而ETG与LTG比较差异不甚明显。A点在ETG相对LTG显著前移,其它测量项目无显著性差异。认为用前方牵引结合上颌扩弓疗法对混合牙列早期患者疗效显著,对替牙(牙合)后期与恒牙(牙合)早期仍可获得相似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错牙合畸形的矫治过程中 ,咬合的打开状态直接关系到矫治的成功与否。我们在正畸临床实践中发现 ,只要掌握好适应症 ,严格操作步骤 ,应用多用途压低型唇弓 ,可取得满意的矫治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在我院正畸门诊就诊的安氏 类深覆牙合患者 2 6例。其中男 10例 ,女 16例 ,年龄 11~ 2 3岁 ,平均13 .5岁。安氏 1患者 17例 ,安氏 2患者 8例。方法 :使用 0 .0 2 2× 0 .0 2 8英寸以及 0 .0 18× 0 .0 2 5英寸两种规格的矫治托槽 ,全部使用进口澳丝弯制唇弓 ;前种规格的托槽使用 0 .0 18英寸 ,后种规格的托槽使用 0 .0 16英…  相似文献   
3.
正畸临床中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同时伴有深覆牙合的安氏II类I分类患者比较常见。这一类患者往往上颌需要强支抗,同时也较常应用平导来打开咬合。我们采用改良Nance弓[1],既加强了上颌支抗,同时也较容易地将咬合打开。1临床制作及其特点1.1制作上颌第一磨牙带环腭侧焊1.0mm不锈钢丝,弓丝离开组织面0.5mm,延伸到前牙基托内。前牙基托的范围为上颌两侧侧切牙之间的区域。腭侧前部导板厚度约2mm,以上下后牙离开2~3mm为宜。导板平面与下切牙长轴垂直。特点:(1)可以起到同Nance弓一样的作用,增加了后牙支抗,避免了口外力的应用,从而…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研究安氏Ⅱ^1与Ⅱ^2类错He的颅面特征。方法:选取153例安氏Ⅱ^1和42例安氏Ⅱ^2类错He患者,利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类错He的SNA SNB,ANB,SN-MP,NP-FH等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切牙位置在两类错He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01)。结论:安氏Ⅱ^1与Ⅱ^2类错He的颅面形态除上切牙位置外无明显差异,其颅面骨骼类型基本一致,但各变量间存在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过Ⅲ类颌间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He后,颌面部硬组织的变化,探讨其矫治机制,以丰富骨性前牙反He的非手术矫治方法。方法:轻中度骨性前牙反He10例中男4例,女6例,12-14岁,用方丝弓矫治器加Ⅲ类颌间牵引矫正,治疗前后均摄头颅侧位片,并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下前牙出现代偿性移植,下颌后牙明显远中竖直,上后牙稍微近中倾斜。上后牙与下切牙均升高,He平面变平。下颌稍向后向下旋转。∠SNB有所减少。结论:在方丝弓矫治技术中通过持续、适宜的Ⅲ类颌间牵引,可有效地矫治轻、中度骨性Ⅲ类错He。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安氏Ⅱ1成人与青少年拔牙矫治后软硬组织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安氏Ⅱ1经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进行固定矫治的女性患者72例(成人35例、青少年37例)。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软组织面型指标变化量与相应的颌骨指标间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成人组软组织唇型指标变化量与上切牙的内收量呈明显的相关性(P<0.01),无骨性相关;而青少年组不仅与牙性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与下颌骨的前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同时两组软组织指标间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矫治后两组软硬组织变化间及软组织变化间均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两组间相关性的大小有统计学差异;软组织的改变不仅与牙颌变化明显相关,而且受其自身形态、功能、内部结构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非拔牙正畸治疗后牙列与骨骼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非拔牙正畸治疗的长期稳定性.方法研究28例患者的牙(牙合)模型和X线头颅侧位片,分别在治疗前、后及摘除保持器后的平均第8年分析30项头影测量指标,7项牙(牙合)模型指标.结果尽管在治疗期间牙弓长度及尖牙间宽度变化很小,但在摘除保持器后这二者均显著减少.摘除保持器后切牙拥挤度轻微增加;磨牙间宽度、覆(牙合)及覆盖显示了长期的稳定性.下颌切牙近远中径及唇舌径的大小与治疗前、后切牙拥挤度无关.伴发较大ANB角及下颌体长度较短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在摘除保持器后表现出较大的切牙拥挤度、较短的牙弓长度、较深的覆(牙合).结论非拔牙正畸治疗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研究安氏Ⅱ1与Ⅱ2 类错牙合的颅面特征。方法 :选取 15 3例安氏Ⅱ1和 4 2例安氏Ⅱ2类错牙合患者 ,利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对其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类错牙合的SNA、SNB、ANB、SN MP、NP FH等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上切牙位置在两类错牙合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P <0 .0 0 1)。结论 :安氏Ⅱ1与Ⅱ2 类错牙合的颅面形态除上切牙位置外无明显差异 ,其颅面骨骼类型基本一致 ,但各变量间存在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非拔牙正畸治疗的长期稳定性。方法 :研究 2 8例患者的牙牙合模型和X线头颅侧位片 ,分别在治疗前、后及摘除保持器后的平均第 8年分析 30项头影测量指标 ,7项牙牙合模型指标。结果 :尽管在治疗期间牙弓长度及尖牙间宽度变化很小 ,但在摘除保持器后这二者均显著减少。摘除保持器后切牙拥挤度轻微增加 ;磨牙间宽度、覆牙合及覆盖显示了长期的稳定性。下颌切牙近远中径及唇舌径的大小与治疗前、后切牙拥挤度无关。伴发较大ANB角及下颌体长度较短的安氏Ⅱ类错牙合在摘除保持器后表现出较大的切牙拥挤度、较短的牙弓长度、较深的覆牙合。结论 :非拔牙正畸治疗有较好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