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了解现阶段婚前医学检查(婚检)情况,探讨婚检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无影响及影响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1日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出台前后婚检及出生缺陷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条例出台前两年在该中心婚检门诊接受婚检有6738人,检出疾病370人,检出率为5.49%;同时在洛龙区人口学校新婚培训进行调查问卷新婚夫妇8901人,接受婚检的到达8790人,占98.75%,未接受婚检有111人,占1.25%,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65‰。而条例出台后至今,该中心婚检门诊接受婚检有641人,检出疾病23人,检出率3.59%;同时在洛龙区人口学校新婚培训班进行调查问卷新婚夫妇6134人,接受婚检仅有51人,占0.83%,未接受婚检有6083人,占98.17%;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23‰。结论:婚检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应加强婚前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婚配青年自我保健意识;医疗保健单位应采取人性化的服务吸引婚配青年自觉接受婚检保健服务,提高其婚姻生活质量,从而达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家长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意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早产儿家长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认知情况,对我院新生儿科及脑康复科早产儿的家长作了抽样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8例OHSS临床资料。结果:OHSS大多发生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10~23天,年轻、身材瘦小、高免疫敏感性、PCOS为高危因素,经严密监护、输白蛋白或血浆、扩容及放腹水等对症治疗后治愈。结论:在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中,警惕发生OHSS的高危因素,能有效减少OHSS的发生,对中、重度OHSS患者应住院严密监护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洛阳市辖区部分单位妇女生殖状况及影响因素,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方法:以回顾性分析,对2001~2006年6年间,辖区部分单位已婚妇女病普查情况,按年代分别统计。普查对象已婚妇女分析出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及疾病的变化。结果:普查人数12 384例,患病人数8 632例,患病率69.70%。其中妇科常见疾病,宫颈慢性疾病占首位;阴道疾病占次位;呈上升趋势,宫颈癌也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腺癌呈年轻化趋势。结论:妇女的生殖健康保护迫在眉睫。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工作重点筛查宫颈疾病、子宫内膜腺癌、以预防生殖感染为目的,加大妇女普查普治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导乐陪产联合干预措施为产妇提供心理和生理上的专业知识,使其树立自信,以利于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方法按随机选择模式将2012年1至3月在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住院分娩的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350例沿用常规产时服务模式,观察组328例实施导乐陪产、播放潜脑音乐、自控硬膜外镇痛等联合干预措施,观察2组的分娩方式、产后24小时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264例(80.5%),剖宫产64例(19.5%);对照组阴道分娩194例(55.4%),剖宫产156例(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1,P<0.05)。对照组产后24小时出血1例(0.3%),观察组产后24小时无出血病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P>0.05)。结论导乐陪产的顺产分娩率高,联合干预措施对促进自然分娩,提升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并结合易感基因筛查进行结果分析,以了解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生情况及主要高危因素.方法 采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因听力障碍收住院的648例高危新生儿为研究组,同时按1:3比例在同期正常新生儿中随机抽取1 94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用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在3个月左右转诊至洛阳市听力筛查诊断中心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畸变耳声发射/声导抗多种方法组合测试,进行听力学诊断;采用新生儿遗传疾病筛查采样卡采集足跟血,用限制性酶切结合直接测序方法对3种常见耳聋易感基因(m.1555A>G、GJB2、SLC26A4)突变进行筛查.结果 共采集听力障碍高危儿648例,其中男419例,女229例.正常新生儿初筛未通过率2.42%(47/1 944),高危新生儿初筛未通过率18.83%(122/648),两组差异显著(χ2=214.71,P<0.05).听力障碍高危儿听力损伤发生率6.17‰(4/648),正常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病率1.03‰(2/1 944),两组差异显著(u=2.34,P<0.05);高危新生儿基因筛查阳性率为18.52%(12/648),听力障碍确诊率6.17‰(4/648),基因筛查阳性率远高于确诊率.结论 听力损伤高危因素主要为早产合并低体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高危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高危新生儿应定期进行听力复查,并及时给予听力学诊断,建立一个详细的追踪随访系统.  相似文献   
8.
1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结果临床分析,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并就ABR和TEOAE联合筛查诊断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听神经病进行大致探讨。方法:以2006年6月~2009年6月18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A、B两组,按1∶3的比例随机抽取同期的正常新生儿546例为对照组;初筛复筛均采用筛查型OAE,复筛未通过新生儿转诊听力诊断中心行听力学评估和医学诊断。结果:A组(血清胆红素浓度≥342μmol/L)81例,男53例,女28例,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率30.86%(25/81),ABR异常率70.37%(57/81),确诊听力障碍23例,确诊率28.39%(23/81);其中11例为TEOAE初复筛通过、ABR检测为缺失或严重异常、高度怀疑听神经病的患儿现已纳入重点随访对象。B组(血清胆红素浓度<342μmol/L)101例,男66例,女35例,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率17.82%(18/101),ABR异常率43.56%(44/101),确诊听力障碍9例,确诊率8.91%(9/101)。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μmol/L)546例,男317例,女229例,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率8.79%(48/546),ABR异常率1.28%(7/546)。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是导致新生儿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听力损失程度成正相关。ABR和TEOAE联合应用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特别是听神经病患儿听力的早期评估比单独TEOAE测试应用更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9.
不同分娩方式婴幼儿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调查138名1~36月呼吸道感染(肺炎)住院患儿的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情况。结果:患儿母亲剖宫产率达68.12%,高于同期妇产医院剖宫产率。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院18例儿童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病例临床结果分析,了解其发病特点,探索小儿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早期综合诊断的模式。方法:对所有病例行病史询问及常规耳科检查;采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听性脑干反应(ABR)、多频稳态反应(ASSR)检查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声导抗等多种客观听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听力评估;应用0.5~0.8 mm薄层CT进行颞骨扫描;部分病例运用直接测序对突变热点SLC26A4 IVS7-2A>G进行筛查。结果:18例中男13例,女5例,其中单侧发病3例,双侧发病15例;平均确诊年龄为25.4月;听力结果显示:轻度听力损伤1耳,占总数的2.78%(1/36),中度听力损伤1耳,占总数的2.78%(1/36),中重度听力损伤9耳,占总数的25%(9/34),重度听力损伤7耳,占总数的19.44%(7/36),极重度力损伤18耳,占总数的50.0%(18/36);听性脑干反应(ABR)特征性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反应出现8耳,占总数的22.22%(8/36);CT结果显示:符合前庭导水管扩大CT诊断标准33耳,异常率高达91.67%(33/36);热点突变SLC26A4 IVS7-2A>G基因筛查7例,发现热点突变6例,阳性率85.71%(6/7)。结论:应用常规病史调查及CT检查大前庭导水管确诊年龄为25.4月龄,而应用儿童早期听力与热点突变SLC26A4 IVS7-2A>G联合筛查、高分辨率颞骨薄层CT扫描相结合的方法,可将确诊年龄提前至1个月,两者具有显著差异,对小儿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早期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