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科自2002年6月 ̄2005年6月共收治因疗效欠佳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均经3次以上门诊治疗,系统检查与病因分析后明确诊断存在漏诊相关疾病的患者5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鼻息肉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其与鼻息肉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4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外周血作为鼻息肉组,另收22例单纯鼻出血或者鼻中隔偏曲患者外周血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鼻息肉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表达水平为(4.03±0.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5±0.2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的发生发展可能与高水平表达Th17细胞存在一定关系,具体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手术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但其疗效取决于诸多因素。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精确、细致手术操作外,恰当的术前处理和术后用药以及术后正确规范化的处理,特别是术后内镜下换药处理对手术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纤维喉镜下咽部异物的检查和处理技巧。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127例下咽部异物的病情及处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均用纤维喉镜发现并成功取出异物。结论:纤维喉镜是检查和治疗下咽部异物方便且有效的方法,可大大减少下咽部异物的漏诊。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3岁。因渐进性左侧鼻塞10余年于2010年3月17日入院。临床表现为左侧鼻塞,渐进性加重,无流涕、鼻出血、嗅觉障碍。体格检查:左侧鼻腔巨大泡状鼻甲样新生物,粉红色,表面光滑,质中,触之不易出血;左下鼻甲狭小,鼻中隔向右偏曲,鼻腔内无脓性分泌物(封三图1A)。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鼻窦CT扫描:左侧鼻腔内充满软组织影,鼻中隔向右推移,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图2)。新生物活组织检查提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8岁。因右鼻鼻塞、流脓涕10年入院,患者3年前曾在本市下级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发现右鼻腔有"石头样"物,给予取出后鼻腔通气一度好转,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呈持续性鼻塞,偶有鼻出血,出血量不多,能自行停止。病程中嗅觉有下降,无头痛,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体检:一般情况好,外鼻无畸形,鼻中隔右偏,右侧总鼻道内见表面呈黑色、有异味、质地坚硬"新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因疗效欠佳或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106例,均经3次以上门诊治疗,系统检查与病因分析后明确诊断存在漏诊相关疾病的患者5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方法治疗干预组与鼻内镜手术治疗干预组,各40例。保守方法治疗干预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案,鼻内镜手术治疗干预组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分析比较两组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头晕头痛症状持续的时间;治疗前后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量表分值;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鼻内镜手术治疗干预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量表分值为(4.24±0.11)分,低于保守方法治疗干预组的(14.11±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手术治疗干预组嗅觉减退、鼻塞、流涕、头晕头痛症状持续的时间分别为(4.21±0.11)、(4.21±0.12)、(4.12±0.10)、(3.03±0.12)d,均短于保守方法治疗干预组的(6.16±1.21)、(6.42±1.16)、(6.71±1.35)、(4.12±1.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出现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可加速临床症状消失,缩短疗程,其实施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高,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双径路切除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22例确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尖牙窝双径路手术清除上颌窦肿瘤组织。术中见肿瘤基底部位于上颌窦内下壁者9例,位于前壁者3例,位于外侧壁者5例,位于上颌窦开口者3例,窦腔弥散性病变者2例。术后随访18个月。结果22例患者2例复发,复发率为9%。结论对于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尤其是原发于上颌窦前、内下壁及外下角处的肿瘤,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尖牙窝双径路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视野和手术操作空间,达到彻底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保留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息肉组织中IL-9、IL-17及Foxp3的表达,初步探讨Th9、Thl7/Treg细胞失衡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标本取自40例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和20例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正常中鼻甲黏膜(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鼻息肉标本和正常中鼻甲黏膜中IL-9、IL-17及Foxp3的表达水平。结果:鼻息肉组织中IL-9、IL-17阳性率分别为75.0%、80.0%,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35.0%和50.0%),而Foxp3表达(37.5%)明显低于对照组(80.0%),均P%0.05。结论:IL-9和IL-17因子明显与鼻息肉的发病有关,推测鼻息肉组织中有明显Th9浸润,并存在Thl7/Treg失衡,二者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