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免疫学把扁桃体视为免疫活性的基本器官。由于免疫学正在发展阶段,因此资料不多,实验结果常有矛盾,故各种论点很难一致。现将文献中遗漏的扁桃体免疫资料分述如下: 扁桃体免疫的有关组织胚胎学人体免疫系统是由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人与低等动物间在发展程度和功能上都有明显差别:例如无脊椎动物只有吞噬细胞,进展到软骨鱼等脊椎动物始有弥散的淋巴系统,至哺乳动物方产生较多种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免疫,发展到人类才具备完善的免疫系统。在人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根据1979年7月至1983年7月4年间有关感觉神经性聋的500多篇文献的简略综合。这些文献多数是听力学家们在听力学杂志上的报道,涉及听觉脑干反应(ABR)测听和用镫骨肌声反射试验预测或确定感觉神经性聋、动物的噪声性聋和职业噪声的题材较多。作者侧重临床选取了其中113篇写成了本文。【儿童感觉神经性聋】感觉神经性聋的出生  相似文献   
3.
单侧扁桃体肿大可由炎症、慢性感染或肿瘤致成。病毒性或细菌性急性扁桃体炎的肿大,因病程短,有急性全身症状,治愈迅速,故诊断较易。但由肉芽肿或梅毒所致的扁桃体肿大,诊断较难,可在扁桃体摘除后和通过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来确诊。由于扁桃体反复发炎所致的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肿瘤细胞含有不同的抗原,包括肿瘤相关抗原。这种肿瘤相关抗原在临床上可用作发现肿瘤的标志,有些同时也可参与宿主抵抗肿瘤的生长。很多强调它的作用是在发现循环肿瘤相关标志,癌胚抗原(CEA)与放射免疫测定已被广泛  相似文献   
5.
儿童罹患球孢子菌病无症状者约占60%,一般由于吸入粗球孢子菌的分节孢子(arthrospores)所致。在肺部它们发育成为含内孢子(endospores)的小球,引起肉芽性炎性反应,偶而感染通过淋巴血行播散或直接侵及其他组织。本文报告一例13个月呈现呼吸困难的婴儿,三个月来进行性咳嗽、喘鸣、鼻部炎症,但不发热。颈侧位摄片显示声门下气道呈现非对称性狭窄。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改善,口服地塞米松则见好转。支气管镜检查见声门下有一脆性肿块,活检提示为内孢子,经霉菌培养证实系粗球孢子菌;作球孢子菌素皮肤试验出现5mm大小的硬结和红斑。先后二次支气管镜检查切除肿块无  相似文献   
6.
自廿世纪初现代鼻成形术问世以来,注意力较多集中在复位(reduction)上,而充填(aug-m entation)应用不多,且疗效不佳。凡鼻骨、鼻背软骨、鼻翼、鼻棘区组织缺陷而产生呼吸困难或影响美观者,都可作充填术。鼻部畸形有时在某一部位需作复位(如奔尖),而在另一部位则需充填(如鼻背)。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贮藏的干燥颞筋膜作为鼓膜修补材料(穿孔小于次全鼓膜穿孔者)。通过36例随访,愈合率达64%,部份愈合率11%。如将残留鼓膜有萎缩、疤痕、石灰沉着者除外,愈合率可达76%,部份愈合率8%。此法简便易行,在门诊部就可施行,不须住院,既经济而又节约时  相似文献   
8.
扁桃体切除术目前大多数医生喜用气管内管全身麻醉,这不仅可产生各种麻醉操作并发症, 也可产生药物反应,上呼吸道梗阻,心跳骤停等危险。采用针麻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可消除上述问题,特别是对边远地区及全麻禁忌症患者更为适用,也较安全。针麻进行扁桃体切除术是1958年上海首先进行的。Pauser(1972)应用电针麻取得了成功。作者于印尼从1980年1~3月对任选的20例复发性  相似文献   
9.
耳鸣的测试     
测定耳鸣的音调与响度可以帮助诊断,检定疗效。近年来虽发展了耳鸣听力计、研究用听力计等高级仪器,但测试法很不一致。本文介绍常用的耳鸣测试法供临床开展此项工作时参考。【发展史】Josephson(1931)首先测试耳鸣的音调,发现用与耳鸣同样频率的声音可以掩蔽病耳的耳鸣,把声强调节到接近耳鸣响度时,就是所欲测定的耳鸣声强。此法至今仍在应用。前此Wegel(1928)测试其本人的耳鸣时,耳鸣的“拍节声”不仅出现于测试音的基频,同样也可出现于测试音的分谐波(subharmonics)频率。Fowler(1938)建议采用双耳响度平衡  相似文献   
10.
急性会厌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以发病急骤、来势凶险为其特征,如不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可迅速致死,为耳鼻咽喉科临床急重症之一。虽然Theisen在1900年早有报告,将其命名为“前会厌咽峡炎(angina epiglottidea anterior)”,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是到40年代Sinclair(1941),Alexander(1942),DuBois&Aldrich(1943),Miller(1948)等相继对小儿会厌炎作了系统论述,明确了临床病理特征,强调了小儿声门上与声门下急性炎症阻塞的区别,才引起了注意。Rabe(1946)将小儿急性炎性喉梗阻分为三类:(1)白喉型,(2)病毒型,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