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患者男性 ,18岁。因面色苍白 1个月 ,发热、咳嗽 4d入院。入院后经骨髓细胞学、免疫组化等检查确诊为 :①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2a型 ) ;②乙型肝炎。经抗感染、护肝、支持治疗以及DA方案化疗 ,并在每次化疗前给予昂丹司琼 8mg静注 (共用 5次 ) ,患者均未有任何特殊不适。于第 6次化疗前患者改用格拉司琼 3mg(批号 0 110 110 0 3,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 )用一次性注射器缓慢静注。注射完毕患者突然出现面色潮红、心慌、气促、鼻塞、喉部阻塞感及发音困难。体检 :BP90 / 4 0mmHg,HR 12 0bpm,脉搏细弱 ,气管处可闻及明显痰…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聋是我国儿童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其中有相当多的患者仍保留有一定的残余听力。诸多研究已表明,这些残余听力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言语康复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目前研究不够深入和广泛,国内外对残余听力的定义、评估尚无统一的标准,如何在人工耳蜗植入术中保护好残余听力仍是当前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仙璐贝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取鼻内镜下咽鼓管咽口检查、负压吸引、咽鼓管吹张及同步仙璐贝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单个疗程对照组总有效率72.1%,治疗组总有效率93.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疗程对照组总有效率86.8%,治疗组95.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联合仙璐贝氧驱动雾化治疗有利于咽鼓管功能恢复,早期改善症状,提高听力,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胆脂瘤多见于颞骨,其他尚可见于肾、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鼻窦胆脂瘤又称角质瘤、角质囊肿,较为少见,文献多为单一病例报道。发生于蝶窦者则极为罕见,而同时合并鼻窦炎、鼻息肉者未见文献报道。我科2009年收治蝶窦胆脂瘤并鼻息肉l例,在鼻内镜下切除后痊愈出院,经随访1年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所致精神障碍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高代谢症侯群以及心血管、精神、神经等多系统症状。极少部分病人以精神障碍为突出表现或首发表现,临床上易误诊为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病。笔者就本院自2001~2003年收治的8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所致精神障碍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管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 ~8%,男女患病比为1∶3至1∶5,多见于头面部、胸背部及四肢[1].根据Mulliken-Glowacki等生物学分类方法分为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大类[2],内皮细胞增殖活跃者为真性血管瘤,内皮细胞增殖相对稳定者为血管畸形.真性血管瘤又分为表浅性毛细血管瘤、深部性海绵状血管瘤、混合性毛细血管海绵状血管瘤.真性血管瘤绝大多数可自行消退,部分不能自然消退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头颈部、血管瘤迅速增大者,更应及早手术治疗.现报告1例婴幼儿颈胸部巨大毛细血管瘤的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在鼻中隔穿孔修补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2011年采用夹层法治疗16例鼻中隔穿孔患者,在鼻内镜下行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术后定期鼻腔清洁和换药。结果15例穿孔I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随访1—3年,无穿孔复发及不良反应,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同种异体鼻中隔软骨移植术在鼻中隔穿孔修补中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